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六团雾 ...

  •   宁习格是生气的,我能感觉到,但他并不怪我。

      “我知道面对需要一点时间。”他抱着我,语气温和带着商量,“但是游歌,逃避永远比面对更加困难。”

      我低头,想要习惯性敷衍过去,但是面对宁习格,我不想敷衍。

      所以我说:“我想想。”

      真心的我想想,不是推拉战术的我想想。

      我做了一个星期的心里建设,鬼知道我这平平淡淡的一个星期经历了什么。

      我不知道为什么不愿意去,明明在谁的眼里都是那么平常。
      我不知道为什么下意识想要逃避,明明根本没有理由。

      所有的难以置信在周六的下午得到了解答。

      给我做咨询的是北聆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心理专家,是宁习格的专业课教授介绍的。

      他给我做了简单的一份电子测评——人格障碍筛查报告。

      报告结果——回避型人格和分裂型人格障碍达到最高值,被动攻击性、边缘型人格、抑郁型人格障碍超过临界值。

      初步诊断为回避型人格。

      “小歌。”医生把本子合上,给我到了杯水,语气温和,“嗯,测试题的话,它受到咱们主观意识判断影响,和当下的情绪环境,目前的心情都是有直接的关系的,它可以作为一个参考的作用。那从测试的分数,包括刚刚咱们聊的主述问诊的一个情况来看的话,确实患有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可能,但是这只是初步诊断,具体的情况,严重程度还要看接下来的深入了解的情况,并且要做好长期回诊交流的准备……”

      他说了很多很多的话,但后面的话我突然没了听下去的兴趣,那后来的十五分钟内我想了很多。

      从想到宁习格以后也会穿上白大褂坐在这样一间心理咨询室,说着怎样的话,到想我们以后结婚生出来的孩子会不会遗传这个精神问题。

      直到出了门,看到一直等在门外的宁习格,我都有阵恍惚的不真实感。

      宁习格总是很懂我,他嘴巴张了张,最后什么都没说,牵着我去吃了顿好吃的。

      饭结束的时候我才把我有回避型人格的事情告诉了他。

      他笑着说没事,知道了原因也就有了解决方法。
      “鸵鸟歌歌一定会慢慢的摆脱这个称号。”宁习格揉着我的我的头。

      我跟他说今晚我们去住酒店,我不想回宿舍。

      他说好。

      治疗的过程很慢,但每次去医院宁习格都会陪着我,我慢慢的从刚开始的不说真话到放心交谈。

      医生人很好,但我也确实发现他有时会因为我再一次难撬开的嘴和我做着心理上的斗智斗勇。

      这个和蔼的中年大叔最后还是凭借专业的能力和耐心的态度让我一步步放下心理戒备。

      我开始和他谈起我的童年经历,想到某些事情的时候我会忍不住、憋不住地哭,往往这个时候他会递我一张纸巾,身旁的宁习格会习惯性握紧我的手。

      是的,偶尔他会在门外等着我,但大多数时候会在咨询室陪着我,而只有他在的时候,我才会对医生说更多的真话。

      也或许是因为,我很怕在宁习格面前说谎。

      咨询断断续续进行了一年多,医生才在我半真半假、自我隐瞒的叙述中拼凑出了关于我童年的一些创伤性记忆。

      最终的诊断报告显示我有回避型人格板上钉钉,而成因——

      “童年有被短暂性PUA的经历,以及家庭和学校的双重精神打压,精神虐待,并且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在年龄的增长中不断积压最终形成。”

      “小歌,我想问你,在那位老师对你进行反复的精神羞辱后,你有过向家庭求助吗?”医生温和的说着。

      咨询室的灯是橘色的,很温暖。

      我想了想,点头,又摇头。

      他似乎并不感到疑惑,依旧一脸的温和与鼓励,让我回忆起了宁习格从小到大对我的笑脸,那一刻我觉得他和宁习格有一些相像的地方,比如说都给我特别温暖的感觉,于是我下意识地选择相信他。

      他问:“可以和我具体聊一聊吗?”

      我点了点头:“我也不知道算不算求助,但我记得很清楚,我有一次在餐桌上提起过,开玩笑地说我们班有个女同学经常被数学老师骂,骂她蠢笨如猪,是个不可雕琢的垃圾,还让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站起来,站一节课,还问她你这么笨是不是爸妈都是外地人,一般外地人生的基因都不大好,她就说她爸妈都是本地的,她心里希望是这么说可以让老师停止对她这样的谩骂,也希望可以高看她一点,不要再说那些很难听的话。”

      我喉咙有些发紧,眼泪又不争气的掉下来,我不记得这是来这里的第几次哭,总觉得有些丢人,但宁习格不觉得,他一直轻轻拍着我的背给我擦眼泪。

      而医生一直给我递着纸巾,还很认真的说,“其实大多数人对眼泪都存在误区,觉得这是软弱的象征,但在我们心理学上,则认为眼泪是一种好东西,不惧怕流眼泪的人他们的心理反而会更加健康,因为这是心理情绪正常发泄的一种途径,而健康的发泄有利于心理的自我调适,所以小歌,不用觉得丢人,如果你哪一天觉得心理压力很大的话,可以来我这哭一哭,或者找个拳击馆打打拳等等,这些都是排解郁闷心情的一种方式,反而把情绪积压才是不正确的。”

      我点了点头,继续说,“我这么试探了他们,算是吧?试图得到认可,他们却只说,那肯定是老师的教育方式,棍棒底下出孝子,老师严厉一点也都是为了你们好。”

      “嗯,然后你又是怎么做的呢?”

      “我平静的接受了,并且不断告诉自己,老师这么骂我也是希望我成绩好起来,他是个认真负责的老师,我有这样的抱怨是不好的,是愧对老师良苦用心的。”

      “游歌……”宁习格握紧了我的手,我听到他胸口有些剧烈的反应,应该是沉压下了一口气。

      “并且他后来看着我九十分的数学卷子也把我单独叫出去,说你看看,要不是有我,你也考不到这样的好成绩。”

      “我成绩有点好转了,可我同桌的成绩又不太好,于是我很清楚的记得,有一次期末考试前,他把我单独喊出去,我以为他又要骂我,我就有点忐忑,可谁知道他和我说,你同桌的成绩太烂了,这样下去会给我们班拖后腿的,这样,等考试的时候你把试卷稍微往旁边偏一偏,别挡着知道了吗?”

      我深呼吸了一口气。

      继续:“我点了点头,说好的老师。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样的感觉,医生,现在的我知道那个时候的我大错特错,那个老师也相当的混蛋,可是,可是那个时候我明明觉得这件事是错的,却有一种非常奇怪的,‘我终于得到了他的认可’的激动感,甚至有些引以为豪巴不得让周围所有人都知道,尤其是同桌被他喊出去回来后,给了我一个……一个非常……默契?的眼神……”

      “那一刻我就有了一种我是个好学生的虚荣感,我觉得我更加相信那个老师骂我都是为了我好。”

      “班里没有人觉得奇怪吗?”医生问。

      我摇了摇头,“有的,有人私下八卦过,但数学成绩特别优秀的几个同学立刻就出来反驳,说老师家里有困难,他的妻子得了很严重的病还坚守在岗位上,你们却在这里偷偷议论他,书都白念的吗?一群白眼狼自己不努力还怪老师,于是就再没人敢摆上台面讲了。”

      医生点点头:“那么后来呢?”

      “后来是五年级下学期的时候,我的数学成绩再次很糟糕,躲在家门外哭不敢进门,我怕我妈又抄起扫把打我,然后出门倒垃圾的宁习格发现了我。”说完我看了一眼一旁的宁习格,他对我笑一下。

      拍了拍我肩膀说:“没事,游歌,你说的很好。”

      “当时我再三追问,她才告诉了我事情的真相,但我却很费解,明明那个老师已经道德败坏成那个样子了,她为什么在说话的方方面面还要极力维护他。”宁习格补充说。

      “我当时问她,你讨不讨厌他,她说,老师也是为了我们好,我不能讨厌他。”宁习格叹了口气,“当时的我不理解,但我知道这样的老师,他本身就有问题,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告诉了我的家里人,我爸是个医生,有一个学心理的朋友,所以他对心理学也稍稍有些涉猎,一听就说这不是典型的PUA吗?于是当晚就打了教育局的举报电话,第二天那个老师就被带走调查了。”

      也是那个时候,宁习格对心理学感兴趣,还在少不更事的时候承诺说,以后我给你做专属的心理咨询。

      我终于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宁习格他动心那么早。

      ——————

      作者:各度秋色

      注:小说只能采取片面、直观性的简述,不能作为心理障碍的直接诊断性的第一手资料,如发现自身有异常心理,建议寻找专业机构专业医院的专业心理医生进行咨询,绝对不要根据网上的相关片面性资料自我诊断。
      其次,患有心理障碍并不是什么过不去的坎,按照医生建议进行心理康复即可。

      关于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基本资料(采摘自专业心理评估机构,因涉及广告嫌疑故打码):

      回避型人格障碍(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 APD )的特点是回避涉及拒绝、批评或羞辱风险的社交场合或互动。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人有强烈的能力不足感,并且通过避免任何可能对他们进行负.面评价的情况来应对适应不良。成年以后这些问题对他们的社交和职业功能产生不利影响。这类患者总觉得自己缺乏社交能力,缺乏吸引力,在各方面都处于劣势,因而显得过分敏感和自卑。自尊心过低加上过分敏感,担心自己会被别人拒绝,使得患者很难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行为表现:
      1.避免社交互动,包括工作中的社交互动,因为他们害怕自己会受到批评或拒绝,或者人们会不赞成他们,例如在以下情况下:
      (1)可能会拒绝升职,因为他们害怕同事会批评他们。
      (2)可能会避免开会。
      (3)避免结交新朋友,除非他们确信他们会被喜欢。
      2.认为人们会批评和反对,直到通过严格的测试证明相反。因此,在加入一个团体并建立亲密关系之前,他们需要反复保证支持和不加批判的接受。
      3.渴望社交,但害怕将自己的幸福掌握在他人手中。因为这些他们限制了与人的互动,他们往往相对孤立,并且没有可以在他们需要时帮助他们的社交网络。
      4.对任何轻微的批评、不赞成或嘲讽都非常敏感,对任何对他们做出负面反应的迹象保持警惕。他们紧张、焦虑的外表可能会引起嘲笑或戏弄,从而似乎证实了他们的自我怀疑。
      5.低自尊和自卑感。与新朋友的互动受到抑制,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在社交方面无能、没有吸引力并且不如他人。他们倾向于安静和胆怯,并试图消失。不愿谈论自己,以免被嘲笑或羞辱。
      6.非常不愿意承担个人风险或参加新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倾向于夸大危险并选择回避。他们可能更喜欢安全感和确定性。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成因:
      1.遗传因素,虽然没有特定的基因或基因谱被证明直接导致分裂样人格障碍,但研究表明,有分裂样人格障碍亲密家庭成员的人有这种人格的风险更高。
      2.环境因素
      (1)童年时期父母或照顾者的情感虐待、疏忽和疏离,可能会加剧孩子对人际关系的恐惧
      (2)在童年时期遭受批评、嘲笑
      (3)在童年时期被同龄人拒绝
      (4)在孩提时代非常害羞,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会减少甚至反而增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