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看到下面讨论林夕与无念的爱情,我也来抒发下:
    不论是爱情观也好,社会价值体系也好亦或是科学定律的探索也好,人们总是在寻求一种真爱,一个核心的价值体系,一个真理……但是我总觉得那是人的思辨能力的产物,也是最终困扰人的东西。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是因为人类拥有思辨能力,而外貌性格的评定,善恶美丑的判断,道德情操等等种种价值观念的形成都是思辨能力的产物,人们将各种物质的精神的事物标识成一个一个能理解判断的共谋结果,形成一个稳定的认知评判系统,以帮助人类运作社会和处理各种自然现象,但是又是由于思辨能力,人们又反思到这些种种价值观念不过人化的共谋的产物,于是又开始思索什么是最本真的最本质的东西,这是人类诞生起便有的嗜好。
    就像英国美学贡布里希就要剥开艺术的层层华丽外衣,声称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艺术品之所以能成为艺术品,其核心不是音符的跳动也不是色彩的绚烂而是一种被他称为艺术家的奥秘的东西,因为这个核心所以某些人类产物才能称为艺术品,但是什么是艺术家的奥秘贡布里希自己也能说清楚。
    谈恋爱的人一样,总喜欢剥开诸如经济能力、形容相貌等等这些被认为是外观的、外在的、被标识上价值系统的东东,认为只有剥开这些物质的外在的东西才能窥视到最本真的“爱”,才是真爱,才是精神上的相通相恋。
    实际上,谁能完全定义什么是外在的什么是内在的?什么是精神的什么是物质的?这种二元对立不过是永远处于人类思辨之中反复循环的矛盾事物。
    什么是绝对的真理,什么是唯一的真爱这种问题的提出是人因为拥有思辨能力后的一种嗜好、偏执,无法解决也没人能戒除。
    马克思说这是人类的终极目标——寻求自我的最终实现。同理,林夕的行为其实是在实现他的自我实现……
    美学理论说这是痛感的介入,审美理论上说审美有三个步骤,感官上的愉悦,认识过程中的快感以及反思性的美。同理,林夕其实是在行为艺术ing……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