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小砖一块 ...
-
曾经听写文的朋友抱怨,校园文真是难写的东西,学校里发生的事情散乱无章,实在是难以数出个子丑寅卯来。如果要概括的话,这类文应该属于小品文吧!没有一条清晰的情节发展线路,单以记录琐事为主。优点在于轻松自然,缺点就在于情节缺少抓力,就是说缺少一些吸引人看下去的动力。
坦白的说,我并不喜欢粗线条的女主角,现代科技信息的发达造就了聪明而且敏感早熟的孩子,所以这样单纯到只把男生当兄弟的女孩稀少到让人怀疑她存在的可能性。
不过这样质疑似乎是没有根据的,龙生九子个个不同,什么样的人都有可能存在。呵呵,扯得有些远了。
一直看到全文的第六章,我都在疑惑,这篇到底是BG还是GL?记得小时候学立体几何时,老师拿过一模型给我们,也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社会就是一个圆,而我们每一个人就是其中的一点,因此无论是X、Y、Z轴的变化,都不单单由我们自己决定,而是会影响到别人,用时髦一点的话说,就是互动。这种互动就好象是机器的齿轮一样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换言之,每个人物的出场、语言、动作行为都有其为主线服务的必要。虽然是小品文,但是情节线路还是应该清晰的吧!但是扬扬父母离婚到晓晓往医院跑的那一段,我看不出于主线有什么关系?并且着墨太多,很多场景把扬扬和晓晓的关系写得相当暧昧!实在有抢戏嫌疑。
第六章可称得上是一个转折点了。第六章之前,大人的文字清新幽默,叙述的故事也是温馨逗趣。但是从第六章开始,文字突然变得十分干,不知道是否是拖文时间太长,以至于写得没有感觉了呢?总之能让人记住的话语很少,能打动人心的话也很少,女主的很多想法,其实可以挖的再深一些。不用仅仅停留在心理活动的阶段,因为人在想某些事情的时候,表情,动作都会有相应的变化,光以心理活动支撑全文,那会是非常枯燥的。
而且在这里想探讨一个小小的问题。当故事情节没有太多悬念,甚至一看开头就知道结尾的时候,靠什么吸引读者?是文笔、氛围还是人物性格?文章一开始写得很好,很是吸引人,读幼儿园时期的晓晓,虽然行为有些夸张,不太像三岁小孩,但胜在故事有趣、温馨,所以并不枯燥。只是到了文章后面,这种清新的感觉没有了,女主的心理活动多到有些絮絮叨叨,而四角恋(扬扬也算进去吧)的故事又没有太多的戏剧冲突,实在有些生硬,作者这样处理,不免有些可惜。
总的来说,文章很好,只是人物再丰满一些,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