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开始生活 ...
-
陆宛也急急忙忙赶回河边,匆匆洗了衣服就立马回家了。
回到家已经快午饭了,陆宛得抓紧时间做饭。
没办法,快秋收了,地里忙的很。
她奶、大伯、二伯,大伯家的几个孩子,二伯家的孩子还有陆宛的爹娘,都去地里忙去了,连小陆宛七岁的弟弟陆军也跟着下地了。但家里必须得留个人帮着做活,相对于瘦弱一点的陆宛就被留下来了,所以也就担负起了做饭的重任。
好在陆宛在重生前,一直都是一个人租房子住,做饭的本领都有,而且还做的不赖,想她以前还经常叫上几个同事一起去她家做饭吃,也不怕因为做饭搞砸事情。
陆宛估量好一大家子的饭,洗好浸着,然后就开始准备菜。
从家门口的院子里的菜地上摘了个大白菜,然后搞了点缸豆角,这年代的蔬菜什么的都健康得很,一点农药都没有,觉得无化肥,无农药,陆宛也吃得很放心,处理起来也简单,只需去掉表面的脏东西就够了。
将大块头的白菜切开整个炒了,放了两个院里的红辣椒,再滴了点香醋,做成一碗香辣大白菜。
再接着将折好的缸豆角在少得可怜的油里炒热,倒入自家腌的萝卜丁,搞上两个小辣椒提提味儿,就可以出锅了,
最后再搞碗西红柿蛋汤,蒸上几个之前就做好备着的大饼,一顿饭也就做好了。
这年头,物资都是顶顶珍贵的东西,像鸡蛋什么的,陆宛都不敢多打,一大缸的蛋花汤就打了四颗蛋。
鸡蛋,对这个年代的人说都是奢侈品,大人平常根本不舍得吃,有鸡蛋也都是留着给小孩吃。虽说如此,也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奢侈得多吃几口。
对于农村里的人来说,种田是没有经济来源的,只能靠平时养几只鸡,卖几个鸡蛋来补贴点家用,哪怕只是一点点钱,对他们来说也看得比命还珍贵。
陆宛以前还不知道,老是听她奶奶讲起七八十年代的艰苦日子,还无法深有体会。
如今自己重生到了这样的年代,还真是深深地体会了一把贫穷的感觉。
不过幸好她现在并不是个普通的乡下丫头,也不会甘愿一辈子待在乡下的。
陆宛掐着点做完菜,大家伙也就回来了。
卸下身上的农具,摘下草帽,每个人都是汗流浃背的,衣裳就像刚洗过一样。
大家伙相继在井边洗完脸,就立马围着桌子坐下来。拿起陆宛准备好的碗筷就迫不及待的下筷了。狼吞虎咽得根本没法看。
这年头吃的少,干的多,壮得跟头牛一样都得累到。也是没办法,不然谁会愿意过这样的生活。
“小宛做这么多饭菜,就是辛苦了,累着没?”
陆宛她娘谢英宝还是心疼女儿的。
“做这么点饭,怎么了?”陆宛她老奶立马撇了眼谢英宝,“女孩子哪有这么娇气?”
“娘,小宛是不容易,你看咱们一家子十多口人,对吧,这么多饭菜,要准备起来也是不容易。何况小宛身子骨弱。”陆宛她爹陆建国也帮着陆宛说话。
无论如何啊,她这爹娘啊,是真的疼她这个女儿。
要换作是别人家的女儿,那可能就什么都不是。这年代,农村里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得很,大多人都认为女儿不过就是个赔钱货,养大了不过就是想让她找门好亲事,补贴补贴家里。
但她爹娘就从不这样觉得,无论是她还是弟弟陆军,在他们眼里都是一样的。甚至疼她要比儿子还多些。
这一点让陆宛很庆幸。拥有这样开明的爹娘,是件多么幸福的事。
“这么心疼你这闺女干嘛?不就说两句嘛,还不让说了。”老太太的脸一下黑了下来,估计是怪她那老儿子也开口反驳她了。
“娘说的对,女孩子呀,就是赔钱货,将来迟早要嫁人的。就应该让她多帮帮家里都干活儿,那样以后婆家的人才能稍微看得起她点儿。”
说话的是二房媳妇刘瑛,那大老娘们就爱说这样那样的话,就是农村典型的泼妇形象。大房媳妇王翠柳和谢英宝平时都不怎么待见她,这妯娌关系也处得不好。
谢英宝听她这样说就来气了。
“我女儿怎么就成了赔钱货?下次再说这样的话小心我对你不客气!”
“呦,难道我说错了,就是赔钱货一个,从小到大在她身上花了这么多钱,反倒是养个闲人……”
“够了,到此为止。要吃饭的吃,不要吃的给我滚回去!”坐主位的老头子陆宛她爷开口了,喝止了大家的话头,所有人也就不敢说了。
在这个家里,陆宛她老奶之所以不待见三房媳妇儿谢英宝,主要是因为她在嫁进来之后好长时间肚子都没有动静。
这年头女儿不能生养可是会被婆家嫌弃死的。
幸好,不久在王照华,也就是陆宛她老奶闹过一次后谢英宝就争气地怀上了,也就是陆宛。
但是陆宛在肚子的时候,谢英宝在下地干农活时不小心摔了跤,差点小产,可急坏了陆建国,也急坏了王照华。毕竟是老儿子的头胎。
好不容易保住了胎,之后也没敢让谢英宝再下地。
但是这么一闹,陆宛就打小体质不好,家里时常因为她要买药而闹矛盾。
那时候的钱都是归王照华管着的。三房的钱都要尽数上交。
陆建国和谢银宝为了向王照华要点买药钱,没少受她和刘瑛的冷嘲热讽。
陆建国是王照华的老儿子,因此也算是比较偏袒着些,但是时间长了,对于时常要用药对付着的陆宛,也是越来越不情愿了。不仅是刘瑛,连王照华都不愿意再拿出这个钱了。
那时候,这药钱钱闹出的矛盾可不是点小事。
两婆媳间不对盘,这家里人都知道的。后来谢英宝生了小儿子陆军,陆宛的身子骨好了些,不需要再经常喝药,王照华的态度才稍微好转了些。
幸好陆宛她老爷陆常倒是挺心疼着小孙女的。
老太太心疼钱不肯拿出来,他就总是偷偷摸摸的把钱拿出来给老儿子,让他去给那最小的孙女买药。
再说那大房,大伯陆建业是个老实人,大伯母也是个不错的人,这陆宛知道,他们在自己家困难也时常帮助着她们家。
只是这二房,二伯还是不错的,但这二伯母刘瑛着实是个不省心的人,整天盯着王照华,就怕她偏袒了她那大儿子和老儿子,自己捞不到好处。
陆宛看透了这些,平时也就尽量躲着些二伯母。
她可不想花费这么多的时间跟这样的人纠缠,没必要。而且对上她估计也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讲不清。人家会撒泼,会嚷嚷,哪里会要那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