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4 章 ...
-
通往建康的马路上,有一支马队在树下休息,其中几个人穿的相当考究,只是连日来奔波,他们脸上都有一些倦色,旁边是执勤的兵士,原来竟是官家的人。一个相貌英俊的青年抹了抹汗,接过旁边人递来的水喝了一口,“赵成,吩咐下去出发吧。”
赵成皱了皱眉头:“王爷,已经很赶了,算时间也应该来不及了吧,何况王公子他们似乎相当累。”
萧景良侧头看了一会,的确,一帮文人,都是世家弟子,没吃过什么苦头,这会儿都疲倦的很。他想了想道:“那再休息会。”他心中有些烦恼,既然铎王早已来到建康,为何他现在才收到消息。铎王萧景纯是萧景良的幼弟,很小便封了封地,不能经常回京,而萧景良又异常宠爱这个弟弟,所以一旦他到来,不管怎样的情况,都会第一时间前去,只是这次,他们几个去了京郊的别苑居住,得到消息时,萧景纯已然呆了三天,照规矩他是该回封地去了。
待到城门时前面派出去打探的人也已经过来了,赵成上前询问了几句,脸色微微有变,萧景良一看到他的脸色,心也凉了一下,他右手轻轻抚额,叹道:“果然还是晚了。”他侧过脸对谢逸说道,“本来还想让你们好好认识一下,我这个弟弟文才比起你来,倒也不遑多让啊。”
谢逸小小吃了一惊,也不是自负吧,但在建康这个文化中心,他一直是出类拔萃,真要有人与他并驾齐驱,除了八友,竟还有别人?
从别苑匆匆赶回,已经是玩的不尽兴了,又没见到想见的人,真是郁闷之极。第二天,一道圣旨到了他手上,任命他为铎王文学,一个很有名望的官职。普通人获了这个官职自然是欣然前往,但谢逸在健康过的如鱼得水,而且得到庐陵王的赏识,凭着家族的势力,不愁坐不到高位,所以对于他来说,离开建康反而是一种贬谪了。
接了旨,谢逸一脸苦闷,谢桢在一旁,也看出他心情不好,轻轻问道:“小逸,你不愿意去?”
“荆州天高地远的,我又不认识,去那里有什么好的。”
“这可是个很高的官位,在建康要想获得如此品级怕是不易。”
“我不要,在建康过的好好的,去那里做什么,皇帝陛下怎么突然要升我官了呢。”
“还不是你太爱出风头了,皇帝大概也知道你文采风流了。”谢桢听出他话里的玩笑意味,也乐得耍嘴皮子。
荆州虽说是全国第二大都城,但再怎么好,与京都一比,便失了颜色,谢逸心想,只要在家中装这么几天病,再让父亲好好打点一番,留下来应该不成问题。这么想着,脚刚踏进后院,便听到一阵花瓶破碎的声音,还有母亲的哭泣声以及父亲气急败坏的声音。这是怎么了,父亲温文尔雅,母亲贤惠大方,这十几年来可从未听过他们吵架,这会子怎么都大打出手了。谢逸害怕殃及池鱼,忙拉住一个侍女问道:“老爷夫人这是怎么了?”
“小公子,我听馨儿姐姐说,夫人不同意小公子离家,跟老爷说理,没说几句就吵起来了。”
居然是为了他的事,谢逸来到屋子前,只听谢夫人说:“你真是好狠的心,逸儿还这么小,你就忍心让他独自到荆州去。”
“你懂什么,文学是多有名望的官职,我是为逸儿好。”
“我不懂,是我十月怀胎将他生下来,年少时,你安排他在广陵求学,我忍了,毕竟离建康并不远,如今他才回来几年,你就要把他送到荆州,那么远的一个地方,我想着都心疼。”
“逸儿已经不小了,是该独当一面的时候了。”
“留在建康不好吗,这儿是京城,发展总是最好的。”
谢科被逼的有些紧,只得说道:“是父亲的意思,他觉得让逸儿去荆州是最好的。”
谢逸惊的浑身都僵住了,也就是说,要他去荆州长辈的意思,为什么,没有家族的支持,他还能够不去吗?
谢夫人已然安静下来,谢科拂了拂袖,走到门口便看到谢逸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皱眉问道:“逸儿,你站那做什么?”
“父亲,是你向皇上请旨派我去荆州的吗?”
“你都听到了?”
“那是真的了,”谢逸眼睛死死盯着他,“我不想去。”
“这是你祖父的意思。”
谢逸低着头,祖父是谢家的长辈,一向是说一不二,而且他是个深明大义的儒者,深受士人推崇,他这样做应该是有理由的,“可是……”
正在犹疑之际,一名侍女匆匆跑来,“小公子,太傅大人请你过去一趟。”
“祖父?”谢逸低语了一声,这会儿找他是什么事。
“逸儿,去吧,如果到后来你仍不愿去,那就算了。” 谢科做了个手势,向后院走去,谢逸也赶紧跟在身后,不管祖父说什么,总之他是抵死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