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9、我们最终的去向 ...
-
我们一直在成长。如果我们的故事拍成片子,一般也不一般。
明阳拍到了第九个一般人的故事。
“还记得阿得吗?这次的主角跟他有关。”
明阳照旧会请我和麦冬去片子的首映式,我只去过一次,麦冬后来去过两次。
他的片子时长还一直保持着普通电影的两倍长。片子都是记录一个人的日常,真实到像偷窥。
麦冬执着修行,吸引了一群人追求“灵性地成长”,他的“身心灵疗愈所”成了越来越多人的乌托邦,成了一个很大的圈子。我没想到的是,麦冬是个有钱人,比我能想象的还有钱,有钱到可以随便买地,就是那个资源枯竭型的村落,人烟稀少的那片地,他给买下了。
我今年28岁了,结婚育有一子。我经常跟我的妻子提起明阳和麦冬。她也常跟我提起她曾经的知己炎炎和小桐。但她也一直没机会见明阳和麦冬,我也一直没见过炎炎和小桐。
听着像是要活在岁月中,注定要遗忘的人吧。
不知道。
过客一般。
我决定带上我的妻子去明阳电影的首映。
我发信息给麦冬,很久后,收到回复“首映见”。
素素,她终究当上了律师,只是没有留在上海,我曾路过她工作的律所,看到橱窗里金牌律师的照片是她,心血来潮地想去会一面,结果她已经离职,她的同事说:“她回老家开律所去了,应该换了新的联系方式。”
我想起那天晚上一起呆过的江景房,很大很大,足以装下我和她那个夏天和秋天的整个故事。
青子,杳无音信。印象定格在她上公交车时的画面,却始终想不起脸庞来。
燕子,毕业后回我们小镇的电视台上班,《小记者燕子叨叨叨》还在不间断更新着,虽然整容的后遗症永远停留在她的脸上,但是看得出来,她已经完全释然,偶尔她的先生和孩子也会出镜打趣,一半的表情和快乐的笑声足可以猜到是幸福的模样啦!
《小记者燕子叨叨叨》的那首歌,她的女儿唱得更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