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七里香 ...
-
七里香
我还未成为游子。
少时读席慕容的诗集,翻开的第一首便是《七里香》。那是我第一本小心保存的书,遂认真地在诗旁写了一番理解,字里行间隐约带着稚嫩和自我怜惜的感叹。后来见它,这些已经是六七年前的话了。
十几岁,二十几岁的人如诗中的溪流,“急着要奔向海洋”。人群最繁茂之处就是最理想的归属,盼望着与它气息缠绕,水乳交融。我们希冀辉煌如昼的灯光里有一条影子是自己留下的,为着心头一点的星火甘愿轻易与过去挥手道别。舍却许多温暖,毫无留恋。
我的双脚也在寻找一块栖息地,为着这短暂而绚烂的存在。我短小的十个脚趾笨拙地拣着一条细枝站立,有些颤颤巍巍却不愿放松。我从成长的村庄出来,从小镇到小城,再到大城市,想望着更远的远方。
但我其实还没有漂泊过,没有在成长的土地外刻下过什么痕迹。
我有的是村子里一片片随风荡漾的金黄稻浪,老屋门前一棵长了二十几年的枣树。春天是杜鹃红透了山头,夏天是台风后的大水冲刷过沿岸的庄稼,秋天有一茬茬的茎秆直立在田野,冬天里寒风吹过北面的滩涂地。
这些恒久的景象有时会在我打电话回家的时候从眼前清晰起来,有时候则在荒凉的梦里变成一串串的声音。山林的涛声、家狗的吠叫、广播的音乐、邻里的吵架,一种实在的喧闹沉淀了不安的心。
我便继续往外奔走。
总有一天,我会在没有绿树白花的七里香外的人海里辗转沉浮。年岁一点点增加,心头的火热一缕缕压散。那时所有的感官也许都汇合成嗅觉,在遥远的时间里只记得有一株发出香味的七里香。我曾从这里离开,没有挥手,没有言语,转身就告别。
等到“浪潮渴望着重回土地”时,心底某一处的空荡忽然又变得执着起来。城市仍然继续繁荣,继续用耀眼刺目的光芒吸引着下一代的人。而村子,台门的油漆渐渐剥落,木椽子被白蚁侵蚀地摇摇欲坠。阳光里的藤椅换了人坐,那是我们的父母。满山遍野跑过的黄狗目光浑浊,趴在墙边陪着寂寞的村子,不知道想起了什么。
那是最后的一块屏障。
接下来该轮到我们自己了。村庄里活蹦乱跳的孩子已经多半不认得,他们和我当年一样,急急往外奔去。七里香早已不种,它们只存在于我的年月。田野里的枯草可以燃起一大片的烽烟,飘过稀疏的山林,腾起一团团含着哔哔啵啵响声的火焰。
肆意跳跃的火炎如我们追逐的璀璨灯光,而烟雾则是我们投下的影子。
我未曾在外漂泊,也没有“沧桑了二十年后”。身后的村子正清晰地闹哄哄,在每个太阳升起的早上周而复始。
这些一如既往的勃勃生机让我安下心来。因为这屏障,我的心头便跃起点点的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