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2、剧本终 ...

  •   然而当天晚上,李不言在京郊的小院子迎来一位不速之客。

      这位是内阁一名非常不引人注目的文官,他虽然官阶比较高,但是和李不言一样并未掌握实权,平常都像影子一样隐没在首辅身后,听命于他,几乎是唯首辅马首是瞻,非常没有存在感。

      他没有存在感到什么地步?

      正史和野史里竟然没能找到他的名字。

      这位文官的戏份由宗政汀扮演,为了方便记录,屈铭远导演索性就直接将宗政汀的名字安在上面,反正他的名字也挺符合大众对于书生文官的想象,而且他一个素人的名字也不会导致观众出戏。

      就是这样一个“无名小卒”,他在历史上却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文官的姓名既已不可考,接下来便以“宗政汀”代之。

      话说宗政汀当晚前往李不言的府邸(虽说是国师府邸,但还是原本几百两银子买的小宅子,只是名上好听了些),彻夜长谈,不知说了些什么,直到凌晨才出门。

      而第二天黄昏就从宫中传来老首辅遇刺的消息。

      皇城午门内的东南角是内阁衙门,鉴于最近恰逢多事之秋,内阁全体成员全部夜宿皇城的衙门之中,以便应付特殊情况。

      市井上流传的说法,就是老首辅其实在前一天夜里就死了,凌晨的时候把内阁里其它几个文臣吓个半死,处理好他身后事务之后才敢把首辅身死的消息传出来,生怕有什么事端导致原本就濒临倾颓的朝堂崩坍。

      然而首辅的死亡却不可避免地引起朝堂局势的进一步变化,以他为首的文臣集团失去了领头人,按照籍贯和倾向分成好几个派系,逐步走向分崩离析。

      更是由于这回主战派占了上风,向来重文轻武的大钺朝廷上武将的地位隐隐提升,很多武将军官见证过李不言铿锵坚定的讲说,对于他的观感很好。

      他们很多都是自小习武,虽然家中有请过教书先生,但是这些大老粗的武将却都学不进去,因此在朝堂上说不过那些博览群书的文臣,话语权很轻,要不是李不言站出来的一番言论,他们只能不战而退,将都城拱手让人。

      接下来李不言在军队里操练兵士的表现更是让武将们惊讶,他们完全没有想到这个看着满嘴跑火车的“神棍”武艺竟然如此高强,不比他们中的任何一人差,甚至更胜一筹。

      当然,老首辅的死在坊间还有其它的说法,传说中李不言是百年前的神降之子,天生受神命降福民众,有违逆他心意的人都会被投入阴曹地府,如此云云。

      这些传说无非就是为李不言的身世又添上一抹传奇色彩,完全不影响大局,李不言并没有在意,他只是按部就班的选兵练兵,以免将来打仗时会措手不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宗政汀在老首辅死掉的第二天便辞官归家,世人皆道他只是老首辅座下的一条狗,却没想到或许他们二人之间或许是有真感情的,老首辅逝世之后他不愿意再出仕为官,从此便青衫白布,退隐山林,也算是忘年交的一段佳话。

      李不言这人是有些神神鬼鬼,他排兵布阵也很出乎寻常人的意料,与外族打了几仗便大获全胜,就连叛军首领都被他擒下。

      在被本朝开国皇帝打退之后,外族部落逃回大漠,其内部分崩离析,发展到现在势力最大的一个名叫济宁,也就是这次侵略的对象。

      这可真是风水轮流转,之前钺朝皇帝被叛军掳走,现在李不言也将济宁首领擒获。

      两国手中都掌握着重要人质,双方不得不坐下来商议和谈事宜。

      接下来就是顺理成章地交换人质、签订和平条约,如此种种。

      这样看来剧本只是老套的英雄性主角拯救世界的故事,并没有什么新意,然而按照吴鸿振一贯的作风,情况却并非如此。

      看似完满却并非结局,李不言的故事还在继续。

      经由他扶持上位的摄政王非常尊重他,大大小小的事件都会听取他的意见,可唯独在他救回“太上皇”一事上对他颇有微词。

      摄政王本是先皇的庶子,在名分上就被“太上皇”嫡长子的身份压上一头,完全是因为当时无人可以坐镇朝堂才上位的。

      “太上皇”死在军中还好,可偏偏却被李不言救出来重返宫中,朝堂上还有些余党支持“太上皇”重登帝位,维持皇室的尊贵血统。

      更有言官在奏章上暗戳戳的讽刺他是浣衣女的儿子,鸠占鹊巢,污染皇室尊贵的血脉,不配当皇帝。

      更有甚者,拿他身体不好,没有子嗣大做文章。说那是先皇有灵,不愿看到嫡系被排挤出权力中心,才注定让他无子息后代继承皇位,即使现在占着位置,等百年之后也必将真皇归位。

      更何况经此一战,李不言在全国民众中声名鹊起,赫赫战功已经压倒了君王的名声,在民间传说中已是接近神仙的存在,世人只知有李不言,不知有真命天子。

      对于李不言的赏赐,也已经是赏无可赏,再赏金进爵的话,倒还不如让他直接把皇位倒出来。

      现任皇帝身体已经不太好了,他缠绵病榻之侧,还在盘算着把李不言手中的兵权收回来大部分。

      好在李不言本人不在意这些,交归实权之后他也乐得清闲自在,领一份俸禄生活。

      现任皇帝不满于李不言将“太上皇”救出来,而“太上皇”对李不言却更为嫉恨,毕竟是李不言提出拥护现任皇帝登基,导致他沦陷敌军之中失去原本的人质价值,几经生死才保住性命,至于最后李不言救他出来不过是顺理成章将功补过。

      在现任皇帝死后,“太上皇”经过宫变重新登上皇位,他坐在阔别已久的龙椅上,念着言官弹劾李不言的奏折。

      他亲自一条条细数李不言的罪过,从恃功欺人,到蔑视皇威,条条款款好似李不言真的犯下什么滔天罪行一般。

      可仔细听来,大部分不过是模棱两可、牵强附会的罪状罢了。

      皇帝觉得这些罪状难以服众,只是细数一番罪状敲打李不言,却给朝廷群臣指了个风向。

      紧接着他的暗卫在李不言的府上“搜查”出来一大堆兵器和明黄色皇袍,认定为李不言谋反的证据,皇帝看似不忍戕害功臣,先是以雷霆手段罢免李不言全部官职,将他放归故里,背地里却派遣皇家密卫的精锐沿途刺杀。

      李不言斩杀掉所有刺客,发觉一切之后拎着剑直接杀入宫墙,他当时的情状简直不似凡人,剑上身上都滴着淋淋的鲜血,通身浴血,气质阴沉犹如鬼魅一般。

      他一步步走上殿前的台阶,血液一滴滴洒在他走过的路上,又滚落到台阶下面。

      李不言在众目睽睽之下把剑横在皇帝颈项之前,一字一句的细数他是怎么样暗中布局,怎么样散布谣言,怎么样步步紧逼,他几乎将皇权的威严踩在脚底下。

      皇帝在他的威视下几乎说不出话来,但态度是很明显默认的沉寂。

      李不言冷笑一声。

      “罢了,我也不需要你的歉意,你们果然是出自同一血脉,性格真实一模一样的伪善。

      “时至今日我才明白过来,你们这种人的善意也好恶意也罢,不是因为我如何如何,而是在于我当下是否对你有利,只要不再对我有所依仗,你们就会毫不犹豫的坑害我,哪怕我曾经对你有恩。

      “不过现在明白也不晚。”李不言手中锋锐的剑刃将皇帝的脖子上划出一道血痕。

      皇帝没有传召,任何人不可擅自跑到殿上。

      现在没有人能救皇帝了。

      皇帝没想到自己从乱军之中幸运生还,却要再登基的不几天面临死亡的威胁。

      而且这死亡的威胁还是他亲自请回宫里去的,这他哪里说理去?

      李不言的剑停留在他脖子上面数秒,把外皮割破了一个口子,流出来汩汩鲜血。

      皇帝抬起他浑浊老迈的眼睛,这么多年过去,他的弟弟死了,他也曾几经生死,两登皇位,然而高挑的白衣少年还是记忆中的模样,依旧风华昭昭,年青力盛。

      他不禁有些怨恨起来,他曾经对李不言那么好,不惜和群臣作对,越级封他为从一品的高位,却没想到李不言想要杀他。

      皇帝在看李不言,李不言也在看皇帝,他盯着皇帝脖子上的伤口看了一阵,忽然收起剑来。

      “算了,反正你也活不了多久。”说罢,李不言走到殿下,径直从宫门扬长而去,殿下这么多人竟然没有一个敢拦下他的。

      出入皇城禁地有如无人之地,李不言这下子可真是狠狠打了皇帝的脸面。

      李不言走后皇帝劫后余生的长舒口气,并且在朝堂上发了很大的脾气,责怪台下武官为何不能拦下李不言。

      紧接着他将弟弟治政下的所有政策全部推翻,大力削减武官的地位,重新推行重文轻武的风尚,同时撕破与济宁订下的合约,出动全部兵马围剿之前被李不言打得只剩下半口气的外族部落。

      然而在不久之后,皇帝忽然觉得腰酸背痛,他一开始以为是自己年龄大了,身子骨撑不住,总会有些小毛病。

      后来他的身上越来越疼,酸痛简直是从他骨头缝里钻出来的,皮肤下面甚至肉眼可见的有什么东西在蠕动,让他恨不得把血肉敲开,看看里面有什么。

      皇帝的脾气变得一天比一天更暴躁,有一天他把案上的所有药全部摔在地上,又下令将几个太医拖出去处死。

      之后他木楞楞地坐在床上,看到床边摆放着的铜镜,里面倒影中自己状似疯魔的样貌,头发枯黄干燥,眼睛中的痴狂是模糊的映像也掩盖不住的,他就像早已死去,只剩下躯壳中住着的厉鬼。

      很多仆从都死在他的盛怒之下,剩下的唯唯诺诺不敢凑上前来。

      整个大殿静悄悄的,死一般的寂静。

      皇帝的耳边忽然响起李不言之前的话。

      “反正你也活不了多长时间了。”

      李不言说话的时候是在白天,然而许是寿数到达极限,皇帝总莫名觉得阴寒入骨,那道声音也一直阴恻恻地回响在他耳边。

      有如反复吟哦的恶毒咒歌。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滚!都给我滚!”

      深宫中的每个人都静默着,听他们的新皇在歇斯底里地发疯,这个皇朝的未来不明方向,正一步步走入下坡,走入永无止境的黑暗。

      或许之前的传说并没有错,皇帝被俘虏,都城即将面对着大军临近,这就是皇朝日薄西山,即将步入倾颓的征兆。

      李不言的出现,只是像一块顽石,极短地阻碍了一下历史滚滚向前的车轮,很快就又重新归于原途。

      济宁部落虽然被打败,但是另一名为辽远的部落从中得益,它吸纳了济宁原有的势力,大大壮大自身实力,盘踞在北方的荒漠中,靠着打劫与游牧成长为一个庞然巨物,一个足够睥睨中原的庞然巨物。

      可这次,再也没有另一个李不言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世间再无李不言。

      剧本终。

      ——好家伙好家伙,下半场我连大气都没敢喘一下,李不言的压迫力也太强了吧
      ——屈导这尿性真是谁也猜不到,我单单猜到剧情不可能只是李不言挽救国家,但是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的结局
      ——李不言:谢邀,京都保卫战成功了但是没有完全成功
      ——后来呢后来呢?最后皇帝的结局是什么?
      ——结局不算大圆满,但是似乎也不算糟,恶人终有恶报,只可惜了黎民百姓
      ——HE不是HE,BE也不是BE,这就是屈导的魅力所在,让人看完之后总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2章 剧本终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