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进击的御史大夫 ...
天启八年春,虽说如今已经是初春了,可帝都里还是那么寒冷,街上的人们仍然缩着脖子,裹着厚厚的棉袄,双手插兜,在车水马龙里穿梭。只有枝头上几朵娇艳粉嫩的桃花羞答答地开着,似羞红脸颊的小姑娘,昭示着春天的到来。
然而朝堂上的春天并没有来到,反而还是凛冽严冬。
陛下年满十六,按照老祖宗留下的规矩该亲政了。
只是当前朝政由陛下长姐长公主把持,臣下们奏请陛下亲政的奏折如同泥牛入海,得不到半分回应。眼看日子一天天过去了,长公主仍无交还政权之意,保皇派的大臣们纷纷坐不住了。
今日的朝堂之上,由年迈而颇负盛名的御史大夫牵头,便掀起了一次还政于陛下的战争。
若说天底下谁最希望陛下亲政,那保皇派一定是个中翘楚了,而御史大夫则是翘楚中的翘楚。
御史大夫是谁呢?一个年近六十,头发花白的平平无奇的老头儿。但你若因此而小看他,那就大错特错了。
他可是相当扎眼。
一是因为他的头发,头发花白这说明他年纪不小,资历很老。有多老,三朝元老,即使是皇帝被他骂,也得乖乖听着挨着。
二是他那身紫色仙鹤纹样的官服,一品大员,朝堂上就没有几个,还有他是御史台的头儿。那御史台呀,整个就是一群战斗鸡中的战斗鸡,嘴皮子刻薄如刀剑,上下一翻就是暴雨梨花针,你若没有魏征和诸葛孔明的那张嘴,还是绕着走吧。
在一派风调雨顺,天下太平的恭贺之后,只见那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头迈出一步。
“老臣请奏。”
“准。”
“臣斗胆进言陛下,望陛下赐长公主与沈翰林早日完婚。”
当下一片哗然,众臣纷纷侧目。
保皇派的其他人附议。
保皇派打得好算盘。陛下十六了,可以亲政了,长公主也该功成身退,嫁人生子了。毕竟长公主年纪,咳咳,正值花样年华,不能再被琐碎小事耽误了。
你看看,沈相着急着抱重孙子都着急得病了。
当然沈相身体不适一直病着很少上朝这个事实被他们自动忽略了。
可怜沈大人一大把年纪,和他同龄的人儿子都可以满地跑打酱油了,他却连一个通房都没有,膝下空虚。作为他的同僚,一定得帮他一把不是,争取让他早日把长公主娶进门,三年抱俩。
至于陪嫁会不会有一大群男宠以及他抱的一定是长公主生的可不一定是他的这些小事就不关他们的事了。这就是沈大人该操心的事了,毕竟他还年轻着呢,正好年轻多劳嘛。
当然他们话也不能说得这么直白,官场上无论私底下怎样恨毒了对方,面上一定得笑呵呵说着外面包着蜜里面含着毒的场面话。更何况是对着“心地善良,很好说话”的长公主,当然就更得委婉,不是,诚实了。
御史大夫换了一副感伤的神色,端起三朝元老的架子侃侃而谈。
“昨日夜里,先帝入了老臣的梦,先帝表情感伤,想是要与老臣说些什么,但当老臣凑上前去,却又不得见先帝之颜。老臣醒来之后,反复思索,这才恍然大悟。先帝在位时,常与老臣于宫中相谈政事,幸而得见陛下和长公主殿下幼年烂漫,与先帝其乐融融承欢膝下之态。先帝拳拳爱子之心,早早便为长公主殿下定下了亲事,望长公主能早日成家,与夫君和睦,子孙满堂,尽享圆满。”
“不幸先帝突然驾崩,彼时陛下年幼,长公主被迫摄政。长公主虽身为女子,但天资聪颖,又得先帝教诲,摄政以来整整八年,天下风调雨顺,一片太平,实乃天下之大幸,百姓之万福。但老臣只要每每想起先帝之意,便…便…”
他擦了擦眼泪,做出一副不忍的姿态。
“幸好如今,陛下已满十六,按祖制也到了亲政的年纪,不若早日举行亲政大典,长公主和沈翰林也可早日完婚,圆先帝的遗愿。”
一个年轻官员站出来附和,他是先帝时期某一届的状元,文采风流,写得一手好文章。
“自盘古开天辟地,始分阴阳。阳上阴下,阳贵而阴贱,天之制也。昔日吕雉当政,纵乱诸吕;武后专权,颠覆李唐。可见牝鸡司晨,朝纲不稳,有生灵涂炭,天下大乱之兆。幸祖宗保佑,得圣人和先帝之教诲,长公主光风霁月,深明大义,有尧舜之美德,摄政八年来天下太平。但臣等不敢违背先帝旨意,亦不忍耽误长公主花期,幸好陛下年满十六,天资聪颖,按祖制应当亲政,也免长公主不孝先帝栈恋权位之恶名,成全其和沈翰林百年好合的一段佳话。”
话音不久,保皇派纷纷附和。有激昂者,更暗讽长公主迷恋朝政,不愿退位。
长公主派的臣子今日却是格外安静,偶有几个年轻的崇拜长公主的狂热者,说上一两句,也被淹没在这等声势浩大的讨伐中了。这种景象更刺激了保皇派的热情,他们感觉自己即将胜利,于是便愈发踊跃起来。
九重台阶之上,龙椅旁边,坐着一位二八年华的女子,风华绝代,令人过目不忘。她就是他们口中的主角,摄政的长公主——凤池。
一袭大红色牡丹宫装艳丽夺目,然而最惊艳的是她那双眼睛,眼尾狭长,瞳仁漆黑,似深逾千尺的潭水,看着清浅,实则深不见底,就是一粒石子投下,也泛不起一丝涟漪的那种。却又如此的清澈,青山白云,落英缤纷,当万物落入她的眼睛时,那一瞬间的光彩,啧啧,就连大周最出色的画手也描绘不出三分。
她老神在在地坐在椅子上,听着下面一派嘈杂,撇了身边略显激动的皇帝一眼,他眼里流露出跃跃欲试,察觉到她的眼神,吓得赶忙收敛表情,摆出一本正经的模样。
她的嘴角右边牵起一丝微笑,好似心情不错的样子,心里却念着前两天御花园的池子里正新进的几条锦鲤,头胖胖的,看着就肉多且嫩,中午便叫府里的御厨炖了去。毕竟有些鱼傻傻的,只要洒下一把饲料,就一窝蜂涌过来,啧啧,不要太好抓了。
长公主一派的人皆目瞪口呆,这御史大夫口齿伶俐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脸皮也这么厚了,不去鸿胪寺外交谈判真是屈才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上面的人不说话,底下的人也慢慢地闭了嘴,不敢再说,一时间那种愤慨和激昂就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长公主环视一周,凤目里眼波流转,似阳光下闪烁着光芒的湖面,朦胧迷离,看不真切。见没有人说话了,她这才缓缓地开了口。
“适逢听到魏侍郎提到吕雉武后,是想暗指本宫阴毒,不顾朝纲,贪恋权势,欲取皇帝而代之么?”
魏侍郎站出一步,恭敬答道:“微臣不敢。”
“我看你没什么不敢的。”长公主脸上露出嘲讽的笑,拿起一份奏折,扔下来,“自己看看吧!”
魏侍郎捡起奏折,本来愤慨的表情慢慢地垮了下来。他越看越心惊,越看越害怕,这些都是他以前做过的见不得光的事情,有些连他自己也忘记了,还没等到看完,就已是满脸冷汗。他马上跪了下来,神情慌乱,语气结结巴巴:“微臣,,,微臣并无,,,”
“你有没有做,自有刑部去查证,大周律法如山,不会放过一个坏人,也不会污蔑一个好人。行了,你退下吧!”
长公主抚了抚衣裳,就势站了起来,居高临下俯视着整个朝堂,脸上略显散漫的表情也庄重起来。
“本宫摄政,乃是尊先帝旨意,并无半分不合礼制之处,若众位爱卿有何不满,可以去与先帝说。但若有任何人胆敢污蔑皇室,尤其是某些道貌岸然,不守律法之徒,即使是本宫不想追究你轻慢之责,陛下也饶不了你。”
“臣等谨记。”
朝堂之下,顿时静若寒蝉。
保皇派的人暗暗惋惜,唉,今天是别想了,可惜还搭上了一个魏侍郎。
谁想峰回路转。
凤池的表情是优雅的,语气也是谦虚的:“本宫不才,尊先帝遗旨摄政已经八年,这八年来时刻心惊胆战,害怕有负先帝所托,有负天下百姓。幸好这八年来上苍保佑,大周风调雨顺,也没有出什么大乱子。如今陛下已经年满十六,按祖制是该亲政了。 ”说到这里,她话音一顿,“但是——”。
保皇派大臣们的心里先是不可置信,接着是一喜,想着长公主终于还是松了口,然后狠狠往上一提。
一万头草泥马在他们心里跑过。
但是什么但是,没有但是啊。
长公主派的大臣们则暗暗期待,来了来了,重点来了。
“但是本宫有些担心,相信诸位大人也心存疑虑。欲戴其冠,必承其重。陛下尚未成婚,心智还没有长大成熟,对于政务还不熟悉,也不明白天下万民的责任有多重。如果就这样冒冒然仓促亲政,本宫实在是担心哪——”
一声叹息千回百转,让多少保皇派官员心头一跳。
长公主派大臣们忙装作一副皱眉叹息,忧国忧民的样子,看得保皇派咬牙切齿。
御史大夫不慌不忙反驳,话中带刺:“政务不熟可以慢慢来,没有人是天生就会的。臣相信陛下,陛下和长公主是一脉传承的聪慧,一定会很快熟悉的。”
保皇派纷纷进言,为周大人助力。
“陛下亲政,是理所应当,天命所归!”
凤池气定神闲,凤目淡淡一扫,方才还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大臣们瞬间如同被风刮过的麦子,低下了头,闭上了嘴,作鹌鹑状。
长公主派大臣一派胸有成竹,戏看殿下怎么手撕对手,一击即中。
“周大人所言有理。”凤池眼里含着一丝笑意和赞同。
御史大夫的眼皮突突地跳着,多年来的经验告诉他,眼皮一跳,大事不妙。
凤池倏地眼神一利,话锋一转,“但是天下苍生哪里是能拿来练手的!有时候我们轻飘飘的一句话,甚至是那么一勾,就可以夺走一条人命,害得一个家庭家破人亡。这些奏折轻如鸿毛,但对于天下而言却是重如泰山。孟子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孟子又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周大人,您……可别本末倒置了。”
“这……”一向口若悬河,只有他怼别人怼得说不出话来的御史大夫被长公主堵得说不出话来了。
真是风水轮流转啊,一些曾被御史大夫的唇枪舌剑伤害了天真脆弱的心脏的大臣们在心里暗爽。
该,叫你天天毒舌,这下遭报应了吧。
我有一个故事,我随便说一说,你们随便听一听。欢迎指教,谢绝指点!还有在这里要感谢我的好朋友旅驴,感谢她呕心沥血的指导,祝她吃好喝好,天天开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进击的御史大夫
下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