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楔子 ...

  •   夜已过半,东辰国皇都却依旧热闹非凡,鼎沸的人声浮荡于整个皇城之上,街头巷尾的彩灯竟比白昼还要亮些。
      而那偏僻的一隅,依旧守候着几个乞儿,等着过路人打赏,这一派寂静却越发显得与皇城气象格格不入。但,人人忙于庆贺,又有谁会顾及这落寞的角落呢?
      皇宫里,歌舞升平,热闹更甚,这大概是东辰国近二十年来最值得庆贺的一天!也是东辰国君修文帝萧炎登基六年来最值得记入史册的一天!
      “还有多久?”修文帝萧炎面色沉着,目光殷切的望着殿门口。
      “回圣上,想是快了,派去迎定远将军的御林军已回报了三次,就是这片刻了。”一旁的大监俯身回禀。
      东辰建国百余年,历经战乱,其西南边境因着地理所处之处更是为各国所争,为首的便是西启国。
      上一任国君在世时,因治军不力,导致西境十二城为西启国所占,自此东辰西启陷入连年战争之中。
      连年征战,连年亏空,国君的身体也日日败落下去,五年后于老国君去世时十二城也未能收回。
      修文帝萧炎登基时,改国号光复,立下的重誓便是富国强兵,收回边境。
      期间,用了十年的时间大兴农业,保障民生,与周边其他各国加强往来,养精蓄锐。
      另一边,十年间,西启的老皇帝逝世,新帝夜桓登基,新皇过于安于享乐,加之东辰十年未曾兴兵,猜想他们已经淡了收复失地之心,心底的防御也愈发松散,更有甚者公开嘲笑那东辰修文帝只怕是一个讲大话的皇帝。
      修文帝萧炎听到此处,也只是一笑置之。
      西启未曾想过,边境,东辰的铁骑来得如此之快。西启防备不足,东辰的军队却势如破竹,这些年,东辰的韬光养晦为的就是这一刻。
      西启十年经历,朝堂散漫,官员腐败,贵族奢靡,军队的管理亦是年年松懈,军营中贪生怕死之徒比比皆是,战场上更显得畏畏缩缩。
      这一战,注定失败,差的只是时间。
      光复十五年,经过五年征战,在定远将军穆烨的带领下,筹备军需,操练兵法,培植细作深入敌军内部,西启的防御不攻自破,已于三月前收回西境十二城。
      战事连年,民不聊生,加之西启国力有限,西启皇帝便自下了降书,并于两国边境商谈休战事宜。
      穆烨代国君行议和事项,西启皇帝为求自保,安抚民心,在约定两国二十年互不相犯,友好往来的基础上,甘愿让只有八岁的嫡子入东辰为质。
      班师回朝的消息已在一月前就收到了,修文皇帝更是一早就命人准备迎接事宜,可已入夜,却依旧未见穆烨入宫。
      忽然,一小内监急匆匆跑来,附在大监耳边轻言几句,大监一脸急色,连忙回禀了修文帝:
      “穆将军夫人在回程路上,不小心动了胎气,这会儿将军照顾在侧,一时走不开”。
      一旁皇上胞弟厉王却阴阳怪气而言:“这穆烨好大的面子,皇兄自晨起便在这勤政殿等着,他倒好,进了皇城却不先进宫面圣”。
      那沉静的修文帝瞬间变了脸色,满脸怒气质疑道:“穆烨这厮与朕自幼相识,他的性情我还是了解的,若非事出紧急,断不会忘了礼仪”,转而向一旁的大监急切吩咐:“快,把宫中最好的御医派去,务必确保母子平安”。
      “是,穆将军说其他事项,皆由同行御史令回禀圣听,至于质子,天色已晚,驿管难以接洽,先行带回府邸,待与圣上商定后再行裁决”。
      “这些都不重要,先请御医,任何情况,速速来报”。说完起身转向内阁,临去前又加了一句:“其他人歌舞尽兴,今晚接风宴不必拘礼”。言毕,在宫娥引导下往后宫走去。
      此时的定远将军穆府,八岁的男孩与一个侍童定定的站在屋檐一角,脸上满是倦容,可眼神却十分坚毅,透露出丝丝防备。
      来往的人神色急切,宫里来的太医也满脸愁色。
      眼下,无一人有心顾及于他。
      随着一声啼哭,满院子的人脸都充满喜色,道贺之声不绝于耳。
      穆将军的小女在这夜色中降临。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楔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