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小故事五 ...
-
刘二娘和林书生顺从的出了门,两人相视一笑,心里明白这婚事成了。
“小书呆子,你……”“二娘,你……”两人默契的开口。
“走吧。”刘二娘拉着林书生向前走。
“二娘,你知道……”林书生握紧了手,把二娘并不细腻,温热的手坚定的藏在袖子里,大步赶到刘二娘前面。像二娘以前保护自己那样。
“去你任职的那家书院,呆子”刘二娘的耳朵从新听到了街上的声音,自林家父母匆匆离开后,刘二娘的耳朵就都不是自己的了,什么也听不见,只能听到心里发出“去追”的声音。
两人将将走到街口,林书生才想起来,近日连绵的雨导致路滑难走,上课的学生没几个,已经休息好几日了。
“二娘,书院近日…..”林书生的视线不好意思的错开了刘二娘微红的脸庞。
“好啦,那我们就去,常去的那家货摊看看”刘二娘无奈的说。
湖绿的软顶小轿与他们错过身,“嬷嬷,那是不是旅店的小二儿。”王桂娘在旅店实在闷的无趣,让脚夫们找来一顶软轿出了门。
“诶呦,还真是,小姐不说,嬷嬷还没认出来。”刘嬷嬷殷切的回答。
“哦”桂娘干巴巴的回答,心里好像萌动了什么。王桂娘瞧了一眼刘嬷嬷。
“还是刘嬷嬷好,要是王嬷嬷看见自己把帘子掀开,又要说自己的规矩没练好,甚至又要报到母亲那里。害自己吃一顿数落。”
王嬷嬷总是坏的事情,好的事情都要报给母亲,不如这个嬷嬷总是纵着自己,桂娘甚至将自己一些秘密也说给她。
并且,刘嬷嬷也很是赞同自己,只是母亲不很喜欢她。
桂娘直到两人走向另一个方向才放下帘子,心里存了疑惑,埋在心里。
“继续走吧”刘嬷嬷叫着轿夫向前面更热闹的街道走。
不远的茶摊上,陈晏安看着这一幕,松了一口气,“幸好,没再节外生枝。”
陈晏安抖抖伞上的雨水,重新走进这连绵的雨雾中。
时间倒回到刘店主找到陈晏安的那晚。
“陈郎君,你是一个有大本事的人,一瞧就和我们这些人不一样,小老儿看您就是天上的文曲星。”刘店主好听话一股脑儿的说出来。
“店家,你是要帮你孙子取名还是要写信,请说吧”陈晏安一路上没少听到这些好听话。
“不不不,小老儿是想请问您写过文书么”刘店主的脸在豆大的灯火下,映衬的微红。
“文书?小生从未写过文书,若是老丈有所诉求,小生愿效微薄之力。”陈晏安心里嘀咕,“这店主吞吞吐吐,怕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老丈放心,小生不是好事之人,老丈不愿说就算了。”刘店主一听这话,只得说出两家要结儿女亲家,但又担心邻家小子对自家女儿不好。
刘老头一股气的诉说自己这些年的不容易,女儿的不理解,说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物伤其类,陈晏安想起母亲这些年的不容易,也是眼泪在眼眶打转,好在没让它下来,“老丈,你情绪平稳些,别伤了身子。仔细听我说。”
陈晏安心里定下计谋,又反复一下语序,开口。
“老丈,小生年纪小,言语无状,还请老丈先受我一拜。”陈晏安一拱手。
“小子直心肠,就直说了,老丈,以后的事总要他二人去走,今日你要他签了这一纸文书,说不定就是以后几十年他们二人的刺,您要是有一天不能看顾,这事的恩怨怕就到了您女儿身上。”
刘老头这时才惊醒,“小郎君,您不亏是有大学问的,小老儿受教了。”
于是陈晏安教刘店主说话要如何说,才能让林家二老下定决心,在提醒林家的好日子有刘家的一半功劳下,并且还不伤两家情分的定下这事。
除了刘老头真的想让林书生写下这入赘文书以外,这事算平稳过去了。
希望刘二娘和林书生能不负这一番谋划吧。
陈晏安收起伞,进到不算黑的旅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