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022 矿土 ...

  •   怎么还这么咬牙切齿的?

      顺着曹盼军的视线看了过去,“那男人谁呀?”没见过,也不是村里人,公社的干部吗?

      看着不太像。

      个头挺高的,身材挺拔,单看侧脸长得还挺方正。

      是啊,那男人谁啊。

      傅长缨平日里跟他们说话三两句就不耐烦,可怎么就跟那男人聊得这么开心。

      呵呵。

      曹盼军瞥了一眼,脚已经往那边挪了过去。

      长缨没想到竟然会在这里遇到向武。

      她多少有些意外,“公社出了什么事吗?”

      向武他乡遇故知也挺惊讶的,人比上次见到时精神头足多了,他多少放下心来,毕竟看到过前一秒还冷静沉着的人在眼前晕倒几乎不能呼吸傅长缨。

      这触及到他一些不太好的回忆,好在结果没有当初那么糟糕。

      “没有,我只是来这边看看。”

      傅长缨忍不住玩笑,“这是来人口普查吗?”

      这让两人都笑了起来。

      气氛正融洽,冷不丁的就听到曹盼军的声音,“傅长缨,这是谁呀,不介绍认识下?”

      “县公安局的向武同志。”傅长缨的介绍极为简单,她也没想着还能再见面,加上要去打电话,提了一嘴就往公社那边去,压根没想着再说什么。

      倒是留下曹盼军有些郁闷,这什么人啊。

      刚想要开口,只见那向公安点了点头,也离开了。

      曹盼军:“……”他就是冷场王对吧?

      偏生高建设还不知道舍友的心思,“那是公安啊,长缨还真可以,认识的人不是革委会的就是公安局的。”

      有这人脉,起码不用担心被欺负。

      他们也能跟着沾沾光。

      曹盼军没搭腔,看着那向公安的背影,好一会儿才说道:“你不觉得这人口音有点耳熟吗?”

      “有吗?”

      有。

      曹盼军很肯定,刚才他听到那个向武跟傅长缨说“那你去忙”,就这么几个字,他觉得有点过于熟悉。

      “同乡?”

      这个词蹦出来时,曹盼军都有些不相信。

      “不是吧,五大三粗的看着不像啊。”高建设持怀疑态度,不过这个公安到底哪里人是很重要的事情吗?

      “集上挺热闹的,我们去逛逛。”

      高建设不认识向武,对这人到底是不是老乡也没什么兴趣。

      他对集市上的东西兴趣更浓厚。

      曹盼军跟着一块过去,等两人溜达一圈再过来,发现傅长缨不见了踪影。

      公社大院的人倒是爽快,“大湾村的那个女知青啊,她回去了。怎么可能走回去,县里头的公安同志骑车捎带一程。为啥?我说你们这俩小同志打听那么清楚干什么?”

      高建设也觉得这跟审贼似的,刚想要打个马虎眼,就听到曹盼军开口,“我们都是大湾村的知青。”

      “这样啊,就你们那个女知青打电话到市里,说是有什么省地质局的人过来,她就回去了。”

      曹盼军心不在焉的说了句谢谢,拉着高建设往回走。

      “咱们不是说在集上吃点东西吗?”

      “就知道吃,省地质局的人来了你不知道?”

      高建设有些犯嘀咕,“不是之前去市局了吗?”

      “县里办不了去市里,市里办不来去省里,这点道理都不懂吗?”曹盼军十分嫌弃,不过傅长缨的能耐越来越大了,竟然能把省地质局的人招来。

      “本事不小嘛。”

      “你这是臊我的吧?”傅长缨坐在后面,看不清蹬自行车的人到底什么样表情,“不过省里来人也挺好,说明我们这里有宝藏。”

      “宝藏?”向武略有些奇怪,“你们这里有什么重要的陵墓吗?”

      “不是陵墓。”这人怎么想的,咋还能扯到陵墓上去?“省里特地来人表明很重视眼下的情况,或许我们村的那几个山上有重要的矿石物质呢?要真有重要的矿藏,村子里的人说不定还能在矿上工作,这年头当工人总比当农民好些嘛。”

      向武听到这话笑了下,语气略有些严肃,“这话不要胡说,工农都很光荣。”

      “哎呀我也只是跟你说一下嘛,公安同志你总不至于举报我吧?”

      女孩子撒娇而不自知,向武觉得略棘手,好在背对着傅长缨倒也不用担心什么。

      “注意着些才是。”

      听到公安同志语气松动,长缨松了口气,“知道知道,谢谢向武同志提醒,往后一定注意。”

      因为这小小插曲,傅长缨也没再多话,搭着顺风车到了大湾村,跟向武致谢后这才小跑着去村委大院。

      看着停在那里的汽车,傅长缨有些羡慕,等回头拉着村民们挣了钱,她也要弄辆小汽车,出门办事也方便。

      正想着,几个人从里面出来。

      “长缨回来了呀,正好,这是咱们省地质局的沈正存研究员,这是市局的萧芳同志。”

      村长介绍了一番,“沈同志和萧芳同志正打算去山里。”

      傅长缨的猜测没错。

      市里送到省地质局检测的结果让局里的研究员们十分感兴趣。

      “我们发现你送去的土里面富含铝硅酸盐成分……”

      “沈研究员说的硅铝酸盐有个别名叫高岭石。”萧芳解释道:“咱们南边的窑厂最喜欢的陶瓷黏土。”

      竟然是高岭石!

      长缨兴奋起来,“那咱们这是不是也能搞个窑厂来烧陶瓷器具?”

      瓷都景德镇有个高岭村,盛产高岭土。后来被地质学家李希霍芬翻译到矿物学界。

      傅长缨大学舍友来自瓷都,家里有个窑厂,毕业后舍友回家继承窑厂去了,知道长缨去扶贫,还送过她一些陶瓷礼物。

      长缨虽然家里没窑厂,不过听舍友说过还真不陌生。

      她第一念头就是搞个窑厂。

      “窑厂还得需要工艺,咱们哪做得来呀。”

      村长的反调让傅长缨意识到自己有些太过于兴奋,“也是,沈同志、萧芳同志,你们有什么建议没?”

      沈正存觉得这人跟疯子似的,他稍有些迟疑道:“这个我得去看看这里的高岭土有多少。”

      长缨反应过来,“应该的应该的,不过我们这边山区地形复杂,我找个熟悉地形的带着咱们一起去。”

      正在家里洗衣服的徐立川打了个喷嚏。

      年轻人揉了揉鼻子,“谁在念叨我?”

      ……

      曹盼军没想到傅长缨进山去了,“她自己去的?”

      “怎么可能,除了那俩地质专家,还有立川。立川是咱们村最机灵的年轻人,他在肯定能保护长缨。”

      高建设看着村长拍着胸脯打包票也附和道:“就是,徐立川跟傅长缨关系可好了,你就别瞎担心了。”

      “我担心她?”曹盼军声音怪异,“就她那能把天捅破的性子,还用得着人担心?”

      “行行行,都知道你铁石心肠行了吧?”

      “你说谁铁石心肠?”

      高建设:“……”你这人,还讲不讲点道理了?

      他懒的搭理这神经病。

      然而一个屋檐下住着,怎么可能躲避得了?

      高建设找了本书看,眼前却是曹盼军晃来晃去的,“你天天看书,真打算当记者?”

      省报那个来采访的记者已经走了,能在省城呆着,谁乐意下来做采访呀。

      乡下又不是什么好地方。

      高建设被他走的眼睛疼,“不行吗?我觉得傅长缨一个女孩子家去山里是不是不安全,要不老曹你问下村长,去找找看?人多了有个照应嘛。”

      曹盼军愣在了那里,看着冲自己挤眉弄眼的高建设,“你觉得我很闲吗?”

      说着人跑了。

      高建设看着被他带动的房门直摇头,“装吧。”

      看能装到什么时候!

      ……

      傅长缨跟着省地质局的两个专家去山里头搞勘测,一去就是一星期,要不是因为正好遇到了去山里头追击犯罪分子的向武一行人,估摸着还要再多待两天。

      “犯罪分子?”

      向武倒是没隐瞒,“倒卖文物。”

      文物?

      傅长缨还奇怪呢,沈正存问了句,“沂县有古墓?”

      “没有,这是跨省作案,我们追查到这边。沂县有个窑厂,藏匿了不少文物。”专案组的同志想起那些被火烧了的文物就气得牙痒痒。

      被查到头上慌了,开始消灭证据。

      那些可都是文物呀!

      他们当时为了抢救文物,没顾得第一时间抓人,等到扑灭了火这才来这边追踪。

      也亏得傅长缨一行人运气好,不然就跟那群人碰上了,指不定就要做人质呢。

      向武多说了句,“山里天气变化快,注意安全。”

      傅长缨有些没听进去,等人走了之后问徐立川,“你们这有窑厂?”

      “不知道啊。”徐立川挠了挠头,他是真不知道。

      倒是沈正存好心解释,“应该是砖窑厂,没想到沂县竟然有这么丰富的高岭土矿藏,不过烧制瓷器就别想了,这得好手艺。”

      没有景德镇那工艺,就别揽这瓷器活。

      傅长缨含蓄一笑,“不做瓷器,咱可以做点别的嘛。”

      高岭土的用途多着呢。

      烧制陶瓷那是最常见的,实际上还可以用来造纸、做耐火材料呢。

      当初同学就跟傅长缨抱怨过这事。

      宿舍里的人还觉得稀奇,怎么土就能用来造纸了。

      这还真不是胡闹。

      高岭土造纸工艺流程傅长缨大概还记得几分,只不过想要造纸那需要很多机器,比如说捣浆机、分级机还有什么压滤机、干燥机。

      这些设备,统统没有。

      村长徐长富头大了,原本以为能搞出点东西来,谁知道想要搞个厂子竟然这么难。

      “没机器的话也没事,蔡伦造纸也没见得用机器嘛。”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我想去造纸厂打听下,看这造纸具体是怎么个流程,咱们能不能搞出来个土法来造纸。”

      村长觉得这想法是好的,但问题又来了……

      “咱们真要是造出纸来,卖到哪里去呀?”

      有生产就得有销售,依照傅长缨说的,这纸品质量这么好,国内的老百姓肯定用不起。

      “国内用不起咱就卖到国外嘛,咱们穷,总有富裕的人。”

      其实国内也有消费市场,但实在太小了些。

      傅长缨打开格局,筹谋着赚外汇。

      她咬着笔杆子思索再三,写了一份《关于开采高岭土用于造纸的可行性报告》,洋洋洒洒写了二十几页。

      一式三份,誊录好。

      正好高建设要去县邮政局寄信,傅长缨叮嘱再三让他把这个给自己寄出去。

      办厂是个大事,烫手的山芋有时候就得丢出去。

      丢给他那便宜老爹去。

  • 作者有话要说:  我回来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