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第 24 章 ...
-
明媚的阳光散落在京城民居的碧色砖瓦上,亦倾泻入朱窗半掩的屋中。
坐在窗边的应岚正垂首绣着手中的一方青色绢布,一针一线,显然有些入神的模样。
忽听门外传来一道女声,是个大嗓门,听起来兴冲冲的,带着几分开朗与熟门熟路。
“贺娘子,你在家吗?”
听到熟悉的声音,应岚将手中的针线活不由得停了一下,方才抬眸去看。
恰好那位娘子正跨进门槛,两人四目相对,皆眼眸弯弯笑了起来。
“卢姐姐。”
应岚出声唤人,然后将瓷白小巧的下颔半搭在一只支起的手上,散漫随意的笑盈盈模样。
文卢氏走进屋中来,看着面前含笑静坐,眉目间隐有几抹疲色的应岚,未及她开口说话便自己坐下。
看到应岚发了一个哈欠,慵懒的模样带着几分柔和妩媚意味,倒像只未曾睡醒的猫似的,文卢氏不觉有些好笑。
“昨晚做什么了?竟然这么困。”文卢氏带些揶揄地开口问应岚。
应岚仍旧保持着当下懒洋洋的姿势,听文卢氏这么说,只是将那只半搭着下颔的手臂收了回去,抬手去收拾起一旁小桌上的针线。
她看起来若无其事的平静模样,但白净的耳朵却微微泛起了一抹彤色,教文卢氏看得心中不由得生起笑意来。
“春困罢了。”应岚一面笑着回答文卢氏的话,一面不忘岔开话题,“小宝今日不是不上学吗?怎么没让他跟着来。”
文卢氏见应岚面薄,遂不再戏弄她。因说起自己那虽然乖巧但却十分贪玩的儿子,向来笑口常开的文卢氏亦不免有些气闷与头疼。
摆了摆手,文卢氏满脸皆是沉沉郁色,别提有多苦恼的模样了。
“说到这个我便头疼,这混小子平日里看起来乖乖的,谁知道在学堂却是个坐不住的,昨日上课又偷偷溜出去摘迎春花,今日被先生罚抄书呢。”
小宝向来乖巧可爱,应岚倒未曾想到他会做这种逃课的事情。
不过虽然应岚现在没有孩子,但小时候却养过应岩很长一段时间,仔细想想应岩小时候刚入学时,似乎亦是很调皮的……
这么想着,应岚不由得开口,去劝慰显然为此烦躁得有些愁眉不展的文卢氏。
“小孩子刚开蒙大概都是这样的,从前在家我弟弟初入学的时候,亦很不愿意规规矩矩上学堂呢。”
文卢氏是个心胸开阔的人,此时听到应岚这么说,转而一想小宝刚刚开蒙不久,考取功名还来日方长,便亦教自己不再苦恼下去了。
只是……文卢氏想到应岚方才说的话,不由得有些讶然地问道:“贺娘子,你还有个弟弟?”
听到文卢氏这么问,应岚想起应岩,眼中的笑意越发深了起来。
微微颔首,应岚回答道:“是啊。”
文卢氏看出应岚说起自己的弟弟,眼中明显的明媚笑意来,又想到自己夫君曾说过的应丞相的长子是个年少有为的才俊来。
心中想着果然是书香门第的世家,连孩子都个个是人中龙凤,文卢氏看着面前妍丽的应岚,不由带些赞叹地问道:“贺娘子,你弟弟定然亦是个仪表堂堂的小才子吧?”
虽然晓得应岚只是应府的庶女,但平素相交,文卢氏却知道她是个沉稳聪慧的娘子。
想来,贺娘子的弟弟应当也是个聪明的孩子吧。
可谁知应岚听了她的话,却只是摇了摇头,微微笑道:“卢姐姐这话真是过誉了,阿岩读书并不聪明,哪里算得上小才子。”
虽然这么好似随口地说着,但应岚却因为提起应岩,而不由得眉眼都生动了起来。
文卢氏看到朱窗外阳光倾泻而下,被日光轻沐着眉眼越发柔和明媚的应岚,心中忽然晃过一个词来。
真是赏心悦目啊。
只听应岚温声又继续盈盈笑着说道:“不过我倒从未定要阿岩出人头地,只他能尽自己的心力去用功学习,我便已经很满意了。”
听到应岚这么说,话中满是对那位小公子的柔和关爱,文卢氏不由得感慨道:“贺娘子同小公子感情可真好。”
应岚笑笑,未曾说话,文卢氏却看着她,带些意味深长地眨眨眼睛笑了一下。
目光扫了一眼应岚纤柔若柳的腰肢,文卢氏揶揄道:“只是不知道将来,贺娘子养育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还是这么无欲无求。”
文卢氏并不知晓年幼时的应岩便是应岚一手养大的,应岚听她这么说,虽因不知想到了什么而微有些耳热,但却仍旧沉静地一笑置之。
同应岚说了这么久的话,文卢氏这才想起来自己此行前来,是要送东西的。
从自己拿来的针线笸箩里翻找了一番,文卢氏在应岚看来的目光中,笑着自几双未曾纳好的鞋垫下取出一本小册子来。
看到文卢氏虽然神情有些促狭,但却好似将那本小册子奉为至宝一般递过来,应岚的眼眸中不由得闪过一抹疑惑来。
应岚这副单纯茫然的模样,有些不同于她往日里沉稳老成的模样,倒像是这个年龄的小姑娘了。
文卢氏心中想到,一会儿应岚打开小册子看了里面的内容,小姑娘面薄还不知道要羞成什么样子。
但面上却只是抿唇笑吟吟,一副诱骗小兔子的大灰狼模样,看起来正经又热心肠。
“从前给你出主意,让你同贺编修一起去求观音娘娘,你却不肯相信这些,所以只好另想办法来帮你们了。”
应岚越发茫然迷惑,但却还是很有礼貌地笑着答谢文卢氏,然后探手取过那本小册子来:“多谢卢姐姐。”
只是待到应岚打开那本小册子,却因为翻开看到里面的内容,而腾地闹了一个大红脸。
文卢氏看着面色红得像自家菜园里种的番柿子一般的应岚,目的达成,终是忍不住放声笑出了声。
那本小册子像是一只烫手山芋般,应岚几乎是迅速地合上了书页,然后看似很镇定地将其放回了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