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仙人夭阙 ...

  •   路上行人神色匆匆,扶老携幼,人人提着鲜果糕点,络绎不绝的人流涌向逍遥谷方向。

      “快走快走~早跟你说早点起!要是赶不上夭阙先生讲仙道,我饶不了你!”一位老妪急匆匆走在人群中,嘴里还不停唠叨自己的老伴,老翁只有皱着眉头挨训的份,乖乖听着赔着笑脸道:“睡过了睡过了~”

      与人群逆流中有两位身着乌衣,手拿玄武图腾佩剑的少年,俩人挺拔白净,看服饰样子定是北州天君府的弟子,自新天君继任以来,摒弃旧规矩,允许修炼二品及以上弟子外出游历,遍览四州。

      消息一出哗然四州,以西州神君府南州神君府为首的老派修仙者极力反对,东州神君向来不在乎修炼仙道,只顾万事兴隆的生财之道,仅有的八名弟子中就有七人都随了师父经商,新旧规矩对于他们早就不是什么问题,自然不愿掺和其他三州的勾心斗角。

      这两位北州弟子对于百姓的热络行为很是不解,稍年幼的乌衣少年开口:“逐善师兄,这些百姓是去赶集吗?”

      这位名叫逐善的弟子是新天君的大弟子,由天君亲自带大,沉稳懂事,处事不惊,他开口道:“逐清,我们过去问下。”

      “恩。”年纪稍小的逐清拦住行动缓慢的一对老夫妇询问。

      “请问老人家你们这是去做什么?”

      老妪本就慢了别人一段路,心里着急,加上被逐清拦住更加着急,拉住逐清的手说:“我着急赶路,一边走一边说。”

      逐清突然被老妪抓住心里一慌,忙向逐善求助:“师兄救我!”

      逐善紧张的拉住逐清,反被一位老翁驾住,他心中自是慌张,问“老人家你要做什么?”

      老妪白了逐清一眼,嫌弃道:“大小伙子还怕我吃了你不成!我要想吃你~”老妪瞧了眼逐善继续说“我要想吃你,他也拦不住!”

      逐清听完老妪说的瞳孔放大,更加慌张,求饶说:“婆婆饶命~我都三天没洗澡了,不好吃的!”

      同行老翁满是嘲笑的冲着逐清露出温暖的笑容:“老婆子,你吓到孩子了。”
      老妪与老翁一同放开手。

      老妪生气模样:“我要去逍遥谷参加夭阙先生的仙道大会,你们两个毛娃娃拦我们做什么?”
      逐清远离老妪躲到逐善身边,逐善听闻明白,道歉:“对不起婆婆,我们不知这么些人要去做什么,就想着问一问。”

      老妪泼辣:“哦~走在前面的年轻人你不问,偏偏问我这个老婆子!算了算了,我还要赶着去见夭阙先生不与你们说了。”

      “抱歉了!”逐善停住行礼道歉。

      逐清瞧着老妪远去,不免放下心来:“吓到我了!没想到离开了大川城这么危险!”
      逐善安慰逐清:“老人家急躁了些,是我们莽撞了,你刚出来历练还要经历很多艰险,但不要忘了师父的教诲。”

      “嗯!与人为善,与己为善,逐清忘不了。”逐清一腔热血立马恢复,他挠着脑袋问:“师兄,接下来我们要去哪里?”

      “去逍遥谷瞧一瞧这位夭阙先生,去年我在东州伏莽城也听过这号人物,正好今日机缘我们过去瞧一瞧。”

      逐善他们随着人流一路向前,很快就赶到了老妪前面,逐善喊了句:“婆婆”

      老妪瞧了他们一眼,先是稍许惊讶后带着怀疑问:“你们也要去见夭阙先生的?”

      逐善谦逊:“是,想着是机缘,去见上一见。”

      老妪又突然抓住逐善:“年轻人体力好,能否捎我一程?”

      “可,可以。”逐善表现沉稳,似乎已经习惯这位婆婆一惊一乍的行为,蹲下身来,等着老妪上背。

      “师兄~”逐清喊了一句,一副不情愿的样子,口上不敢说,心里却嫌弃那位老婆婆,你这个婆婆倚老卖老,欺负我师兄。

      老翁抓住逐清,心机笑着:“小伙子,我看你体力也应当不错!”

      “我。。我。。我可不行,老人家你看看我这身子骨,弱不禁风~”逐清慌忙摆手,身体后倾,“师兄弟中就数我没学到本事!”

      “嘿嘿嘿!小伙子你放心,我一看你身子骨就弱,离逍遥谷还远这呢,我是担心你撑不住。不过你放心,有大伯在,累了大伯背你!”

      逐清红了脸,只怪自己想的太龌龊,他看着老翁拿着果篮,殷勤起来“老伯,我来帮你拿果篮。”

      老翁强硬:“不用,我可以。”

      “老伯,我来吧,让我来。”逐清坚持抢了过来心里才安下。

      他们穿过一片森林,看到一处简单的牌坊,上面写着逍遥谷三个苍劲大字。听到前面人群中有了些许喧闹:“到了~到了~”

      “马上要见到夭阙先生了!”

      “我们快走两步!”

      逐善背着老妪丝毫感觉不到累,他现在是初级白衣,谈不上修为深厚,但是实打实的灵力基础还是有的,就算是背着一壮年男子也大气不喘。

      逐善问:“婆婆,这位夭阙先生是何方神圣?”

      老妪见逐善宽厚,这才仔细解释起来:“夭阙先生可是仙人,前年蒙止城里连月暴雨,河堤开裂农田尽毁,我们祭祀祈求天帝保佑,天帝就派了夭阙先生下凡救助,才得以化危为安,夭阙先生人好心善,长着一副笑意盈盈面,带着我们排水种田,这才避免了饥荒的发生。”

      逐善觉得这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也谈不上这位夭阙先生就是仙家:“婆婆,您说的这些不过是正义向善之人常做的事情,也不能断定夭阙先生就是仙人。”

      此话一出,老妪哼了一声表示不认同:“你个毛娃娃知道什么!当日夭阙先生一来到蒙止城里大雨急停,艳阳高照,你说这不是神仙显灵是什么?”

      逐清在一旁也听的清楚,不及多想立马辩驳:“也许是巧了呢!”

      老妪听后恶狠狠的看了逐清一眼,逐清立马吓的低头不语。

      与他们同行的人中有一壮年开口:“你们肯定没见过夭阙先生治病救人,若是见了肯定就不会这样说了。”

      逐清忙问:“敢问大哥也是受过夭阙先生帮助的?”

      大哥也在自来熟,经过逐清一问,话匣子打开:“我看看比我年纪小,叫我张大哥就行,我从宁方城来,三年前宁方城里突发瘟疫,一夜之间死人过半,人人惶恐。”

      “神君府和王宫里不来人吗?”逐清还未等张大哥说完问题倒先出来。

      逐善看了逐清一眼,“逐清不得无礼,等张大哥讲完再询问。”

      “是~师兄~”

      “没事没事,我继续说。”张大哥变了脸色,眼神厌恶甚至仇恨“神君和王宫里的人才不会顾及我们百姓的死活,个个逍遥快活,听说我们南州的这位神君还在忙着娶亲生儿子~就连城中官员也纷纷逃出了城,那时候宁方城就像一座死人城。”说道情深之处,张大哥不免哀伤。

      “不过,直到夭阙先生带着弟子过来救治,不到半月,城中瘟疫尽散,这才有了现在的宁方城,你说夭阙先生怎么不是仙人?”

      逐清听后不免感叹,有些敬佩这位夭阙先生,除师父外他觉得夭阙先生最是秉承正道心存向善之人,让人钦佩,不过当年师父也赶去了宁方城,大川距离宁方遥遥,晚到了几日,肯定是没见到这位夭阙先生。

      这位张大哥见没人插话继续说:“不仅仅是宁方蒙止两城,未济、兴丘、祉甲等城都受过夭阙先生的庇佑,夭阙先生不求回报,一心救死扶伤,比神君王上大臣更值得我们爱戴。”

      逐善听后仍然默不作声,可心里明白这位夭阙先生在这些百姓心中的份量。

      “到了!我看见夭阙先生了!”前方有人喊了一声。

      众人往前方看去,只见一个三丈左右红色方台上坐着一位身着蓝色衣服的年轻男子,左右晃着腿,略显轻浮,逐一与百姓打招呼,过去的百姓皆是毕恭毕敬笑脸相迎,规矩坐在台下的蒲草垫子上。

      再近处,一排六个身穿浅蓝色衣服的少年站在路口迎接百姓,个个谦逊有礼,面容和善,为首的是一位容貌清秀的少年,行为举止颇有君子风范。

      等到逐善经过,老妪拍拍其肩膀,说:“放我下来,我自己走。”

      为首公子上前扶了老妪一把,笑着说:“婆婆好福气,有这么孝顺的孙子!”

      老妪依旧没有笑颜,低头忙着整理褶皱的衣衫,随意说:“他不是我孙子,我才没有这么孝顺的孙子,我要去见夭阙先生不与你说了。”说完匆忙往里面走。

      老翁接过逐清拿的果篮,去追老妪:“老婆子等等我。”

      为首的公子看向逐善,作揖:“看着公子不像附近城里的百姓。”

      逐善回礼:“我与师弟游历到此地听闻夭阙先生盛名特来拜访。”

      “在下弃恶,夭阙先生弟子,不知公子怎么称呼?”

      逐清听后一惊,心直口快:“弃恶!和我逐善师兄名字同意,真是太巧!”

      逐善一听不觉为何,反而觉得如此眉清目秀的少年的名号与他如此不符,逐善一笑:“也是机缘,不知尊师在何处?我与师弟前去拜访。”

      “在那里,讲闲台上就是。”弃恶指向后面红色台子,逐善视线望去台子上空无一人,不,还有一个人,难道是哪位晃着腿的年轻人?逐善疑惑,再问:“请问可是那位坐在台上晃着双腿之人?”

      弃恶一副常见神情回答:“正是,家师放荡不羁,平日里散漫了些!兄台莫见怪。”

      “确实自在!”逐清感叹,心里不由拿他来与自己师父做对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一个北边一个南边,完全是相反的做派,若是师父看到他这个样子肯定是一顿训斥,说不定还要罚去打扫承祉楼。

      “不得无礼。”逐善侧身看了逐清一眼,后向弃恶致歉:“我这小师弟口无遮拦还请见谅。”
      弃恶反不在意:“无妨,我师父不在乎这些。”

      逐清低头,耳朵却灵的很,见对方没有追责又问:“这位师兄说的是讲闲台吗?”

      “是,讲闲台是师父取得名字,附近城中百姓皆受过师父恩惠,每逢初一十五,佳节农庆都会来谷里看师父,起初师父不愿张扬,谁知百姓越来越多,师父说百姓辛苦来这一趟不能让他们失望所归。这才修了这讲闲台,和各位大哥大姐伯伯婶婶聊些家常琐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