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琅琊颜氏 ...
-
琅琊颜氏
琅琊颜氏起源于曹魏时期的颜斐、颜盛,颜斐曾担任过黄门侍郎、京兆太守,颜盛曾任青、徐二州刺史。兄弟二人在曹魏时期从鲁(今山东曲阜)迁到临沂(今山东临沂)。自此以后琅琊颜氏主要指的是颜盛的后代,颜盛生子给事中颜钦,颜钦生汝阴太守颜默,颜默生颜含。西晋灭亡后,颜含随司马睿渡江,颜氏于是成为随晋元帝渡江的百家“中原冠带”之一。颜含过江前曾是东海王司马越的司马参军,过江后历任东阳太守、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大司农等职。应该说颜氏家族自此时起在士族中开始有了地位。颜含生颜髦,为官至侍中、光禄勋等,髦的弟弟颜谦、颜约同任官至太守。颜髦生颜琳,做官至骑都尉,颜约生颜颐做官至扩军司马。颜琳生颜靖之,做官至宋御史中丞,颜颙生颜延之,为官至宋秘书监、光禄勋。颜靖之生颜腾之,做官至宋巴陵太守,颜延之生颜竣,做官至宋散骑常侍,颜腾之生炳之,炳之生见远,做官至齐御史中丞。见远生颜协,颜协做官为梁湘东王国常侍,又兼记室,颜协生之推、之仪。梁朝末年发生侯景之乱,这场叛乱被平定后,萧绎于江陵称帝(国号仍为梁),以之推为散骑侍郎。当西魏军攻克江陵后,之推投奔北齐,做官至黄门侍郎;后来归入北周担任御史上士,归隋朝后任太子学士。之仪北周时为官至御正中大夫,归入隋朝后任集州刺史。颜之推有三个儿子:思鲁、愍楚、游秦。颜游秦在唐初历任廉州刺史、郓州刺史。颜思鲁有四子:师古、相时、勤礼、育师。颜师古唐初担任过中书侍郎、秘书少监等职;颜相时曾任谏议大夫、礼部侍郎;颜勤礼曾任弘文、集贤学士。颜勤礼生昭甫,昭甫为官至曹王侍读。昭甫生元孙、惟贞。元孙生春卿、杲卿、曜卿。春卿曾任官蜀尉、偃师丞。杲卿任假常山太守、卫尉卿兼御史中丞,安禄山叛乱起,杲卿坚决抗击,结果被安禄山杀害。颜惟贞生真卿,真卿先后担任过侍御史、平原太守,他也坚决抗击安禄山的叛乱,在抗击安禄山失败后,颜真卿西入长安,任御史大夫,后来奉命出使淮西,劝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归顺朝廷未果,结果被李希烈杀死。杲卿生有泉明、季明二子,泉明官至彭州司马,季明被安禄山所杀。颜真卿生有二子。皆为地方官,文宗时颜真卿的曾孙弘式被任命为同州参军。自此以后,颜氏家族再没有显要记载。
总之,自曹魏至唐朝后期的颜氏家族20代中,几乎没有不为官者,所以称颜氏家族是一个士族家族。这个家族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一是家族成员所任官职不是很高。这个家族中除了第五代颜髦在东晋时曾任侍中外,其他各代大多担任县令、郡守、刺史、舍人、学士、博士、少监、给事中等职,最高也不超过常侍、秘书少监、光禄勋、大司农、御史大夫等,这说明这个家族是一个地位比较低的士族家族,其权力不如清河崔氏、琅琊王氏、兰陵萧氏的势力强。二是这个家族是经学世家。颜氏家族虽然势力不是很大,但却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这就是掌握了较高的封建文化。例如,颜斐因为有才学而被召为太子洗马;颜钦因为精通《韩诗》、《礼》、《尚书》等经典,使许多学者都追随他的学识;颜含因为精通儒学、礼仪笃行,补太子中庶子,迁本州大中正;颜延之因为与以儒学著称的周续之辩难《礼记》出名而受到宋武帝刘裕的赏识,被提拔为国子祭酒、秘书监等职;颜见远因博学有志行,被任命为荆州刺史录事参军;颜之推早传家业,满腹才学经文,曾任国左常侍、中书舍人和黄门侍郎等职;颜之仪因为博涉群书,好为辞赋,进入北周后任麟趾殿学士、太子侍读;颜师古更是一代儒学大师,曾任秘书少监;颜相时、颜勤礼也都是以精通儒学而闻名,并都任弘文、崇贤学士职务;颜真卿少勤学业,既擅长博学,又专于辞章,中进士后又擢制科。三是这个家族还是书法世家。例如,颜协精工篆籀(大篆)、飞白;颜勤礼工于篆籀;颜昭甫工于篆籀、草隶;颜元孙因精通历代书法,而被玄宗召去鉴定家中诸家书迹的真伪。再如颜真卿更是著名的书法大师,他早年曾两次辞官去洛阳跟当时的大书法家张旭学习书法,他不仅继承了张氏书法的长处,而且还形成了自己的书法特点,即楷书气势雄浑、形体敦厚;行书圆熟流畅、刚劲有力。他的书法艺术对当时和后代有很大的影响。
颜氏家族作为一个士族家族,虽然在唐朝后期已经衰败了,但其影响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