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学子出西山 ...

  •   大夏朝后世史书记载,江南水患的庆和五年,是大夏朝历史上至关重要的一年。

      这一年,不仅对西山学子来说,是极具变革性的一年。便是对西山学院来说,更是奠定它江南众学院首领地位的一年。

      而这一切的发生,都是因为一个名叫喻子居的西山学子。

      他如流星般地出现,引领着一众西山学子,开创了属于西山学院的一代繁荣。

      他的出现,使得西山学子成为江南之地百废俱兴的中流砥柱,甚至成就了大夏朝历史上最为君臣相得的一代典范。

      柳敬的大力宣扬,使得宋榆的名声,越发被余杭百姓知道。连带西山学院,都成了余杭百姓心中,一面指引正道的旗帜。

      屋外的雨声渐渐小了,西山学院山门外熬煮米粥的大锅,成了熬药的放大版简易药炉。

      长青拉药材的板车,尚未停稳,就被蜂拥而来帮忙搬运药材的余杭百姓团团围住。

      “长青小哥,拉了这许多的药材,可累着了吧!你先去歇一会,这些药材交给我等,定会稳稳当当地搬进学院的库房。”山门外的青壮年两人一组,抬起板车上的药材箱,就往西山学院的山门内而去。

      慈和的老人,颤颤巍巍地从怀里掏出一块洗得发旧的帕子,满是感激地递给长青,“小哥,擦擦汗吧!”

      随着浓郁的药味在空气中飘散,余杭百姓们那颗忐忑的心终于安定了下来。

      不过三五日光景,山门外再也看不见那些稚童畏畏缩缩的身影。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西山学院内,洪亮的读书声,虽然还是牙牙学语般的稚嫩,却已汇成细雨中最亮眼的锋芒。

      衣着破烂的稚童,以树枝作笔,跟着西山的学子们在地上写写画画,开始了他们别具一格的蒙学生涯。

      稚童们眼神中的呆滞和怯懦渐渐褪去,懵懂未明中染上了几分天真的希冀。

      稚童们的父母,双眼湿润地望着西山学院的山门,不时用手揉着酸涩的眼睛,脸上漾出希望的红晕。

      西山学院的山长,慢条斯理地捋着花白的胡须,嘴角微微上扬,仿佛看到了西山学院无可阻挡的崛起力量。

      唐嵘站在宋榆身旁,反在背后的手中正拿着一本《幼学琼林》。他看着从屋檐落下来的,越来越小的雨线,脸上裂开了灿烂至极的微笑,“子居,自助而后天助!这场雨,终于要停了!”

      “大哥,我以后定要成为像你一样的人!”喻子谦的小拳头紧紧握起,眼中光芒耀然。

      “喻兄心中有大义,确是我辈学子的楷模!”柳廷面色复杂地自言自语道。

      西山学子低头引导蒙童学字念书时,朗朗的希望之音不仅在学院之中回荡,更在余杭百姓的心田回响。

      西山学子帮助余杭大夫分拣药材时,那晕染在身上的淡淡药香,如春风化雨般,让余杭百姓感受到发自内心的温暖熨帖。

      在余杭百姓脸上溢出越发显眼的笑容时,一缕阳光冲破浓浓的雨雾,撒向这片饱受大水摧残的疮痍之地。

      江南的大雨终于过去,西山学院的山门外,在静默了许久之后,响起了惊天的欢呼之声。

      这声音,与隔山相望的云林寺,交相呼应。
      万昌镰、柳廷、唐嵘、喻子谦、晏山……
      一众西山学子,领着受他们开蒙的稚童,抬头望向从天空射来的那缕阳光,一时之间百感齐发,笑容和泪水交织。

      痊愈的和尚未痊愈的余杭患疾之人,脸上全都裂开了笑容。

      栉风沐雨,草行露宿,他们终于坚持下来了!

      雷鸣般的欢呼声中,宋榆被小童叫去山长的院子。她一动不动地坐在椅子上,面色中的凝重并未完全褪去。

      “可算是天晴了!”柳敬喜笑颜开地说道,有种如释重负般的轻松。

      “是啊!天晴了。”山长欢喜地说道,看向依然愁眉未展的宋榆,不由得问道,“子居,为何不乐?”

      “先生,行百里者半九十。水患过去固然可喜,然而因水患而死去的牲畜不知凡几,尸体泡水之后会留下疫毒。若不加以防范,一旦过到人身上,此前所有的努力都将功亏一篑。”宋榆冷静地说道。

      自古以来,与水患相伴相生的,除了随之而来的饥荒,还有大水过后几乎从未缺席的疫病。

      历史以来,因疫病传染而十死无生者,屡屡可见。因疫病诊治不利,而造成十室九空之地,也并非没有。

      “喻公子可有办法?”柳敬脱口而出询问道,摆出洗耳恭听的姿态。

      “防疫如救火,防大于治,贵在神速。”宋榆眉心微微拢起,条理清晰地分析道,“天气越热,疫毒散播得越快。若三日之内,不能将疫毒除尽,则余杭危。然余杭人口之众,仅城内便有六万户,城外人口更多。按制百户设一里,余杭一县百余里,仅靠城内的大夫,绝无可能在三日之内,将疫毒除尽!”

      “喻公子可有法子?”柳敬无奈地点头,脱口而出道,心里并未抱什么希望。

      余杭城的家底如何,身为县丞的他,最是清楚不过。纵有千般巧思,也难解无米之困。

      见他面色艰难,宋榆意有所指道,“若大人舍得,山长倒也能为大人解此难题。”

      “你是说,西山学子?”柳敬尚未反应过来,山长已是瞬间便明白了宋榆的意思。

      “正是。此前分拣药材,我辈西山学子大多已初通药理。防疫药方并不难懂,只需对照方子分取药材,便能将除疫药物按需发放熬制。而教导稚童之时,我辈西山学子耐心细致,深受余杭百姓敬重。若能常持正直仁善之心,何愁余杭百姓不依从?”宋榆言辞凿凿地说道。

      说起西山学子时,她眼中那耀眼的光芒,让人几乎无法直视,“我辈西山学子,衣为百姓所制,食为百姓所种,岂会不恤民生之多艰?”

      宋榆的这番话,不仅说透了西山学子奔驰余杭各地协助除疫的可能,更为西山学子的除疫之举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因为懂同窗之品性,所以宋榆说话时掷地有声。便是连见惯官场倾轧的柳敬,都忍不住为她的胸怀所动容。

      至此,柳县丞已然明白宋榆所谓的舍得,究竟是何意。

      西山众学子中,宋榆固然已经是精神上的领袖人物。然而,商人之子的出身,注定了她的任何举动,都难免被有心之人曲解。唯有柳廷,县丞嫡子的身份,使他足以成为西山学子中明面上的领头人。

      “喻公子舍得,柳某自然也舍得!”柳敬对着宋榆揖了一礼。

      常言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世间名利最是动人心魄,为了钱财铤而走险的人不少。摆在宋榆面前的是一条显而易见的康庄之道,即便会受人非议,又有多少人能面不改色地拒绝。

      两个舍得,两种含义。宋榆浅淡一笑,意味深长道,“有道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柳大人定不会后悔今日的决定!”

      看着宋榆潇洒离开的背影,柳敬与山长对视一眼,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自古英雄出少年!喻公子之才略,他日必非池中之物!”柳敬感慨万千地说道。

      从推测水患到囤积粮食,从提议西山学子教导稚童到分拣药材,喻子居走出的每一步,初看时都似无意之举,回头再看却又环环相扣。一步步造势,一步步将西山学院推到了令世人瞩目的位置。

      柳敬几乎可以预见,待到西山学子将余杭之地的疫毒除尽,西山学院将是何等鼎盛。
      而这一切的辉煌,皆因一人。这等心力与谋算,岂是常人能及?这般布局谋势的手段,便是久经官场的老吏都未必能做到,几乎可说是天纵奇才。

      而因他的此番谋划,西山学子的仕途之路,必然会比同期学子顺畅许多。

      “识大局而谋长远,察民情而知人性。有同窗如此,是西山学子之幸;有学生如此,是我西山学院之幸!”山长一字一句地说道,不由得心生惭愧。

      这样的喻子居,心怀之开阔,心智之坚定,又岂是他的略施小计所能撼动?他与柳敬的小算盘,喻子居又真的全然不知吗?

      喻子居的绝口不提,也许不过是为了顾全他的颜面吧!

      山长不由得苦笑一声,面色越发惆怅。

      “接下来的事情,便劳烦先生了。柳某还需去云林寺一趟,向孙大人禀报此事。”柳县丞跟着叹了一口气,第一次生出后生可畏之情。

      “大人放心,老夫必不负大人所托!”山长慎重地点了点头,收敛起纷至沓来的思绪。从院子里出去,示意仆从将学院的大钟撞响。

      咚咚的声音,一声接着一声,仿佛出征的战鼓,敲在每一个西山之人的心上。

      “山长!”疾步而来的学子和夫子们,站在大钟之前的空地上,双目炯炯有神地看向山长。

      建院二十余年,这连撞八声的大钟,除了建院的那一天,此后再未响起。

      “日前大水,民生艰难,诸位皆知!大水之后,往往大疫!县衙欲于三日之内将疫毒除尽,如今人手有缺。我西山之人,分拣药材,教导蒙童,不仅于药理之上有所借鉴,更于人事上有所领悟。老夫今日召集诸位前来,只为一件事,便是征集愿意奔驰余杭百余里协助除疫之人。”看着数百名西山学子,山长正色道,“此去,危险未知,时间紧急。但有愿去之人,便去各位夫子处登记。除疫药材、陪同衙役,自有县衙安排妥当。”
      山长的这番话,在西山学子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夫子,学生愿去!”

      “夫子,学生愿去!”

      ……

      几乎在山长话音刚落之后,与宋榆同窗的另外十五名学子,便毫不犹豫地高声报名。
      此起彼伏的“学生愿去”之声,成了这个黄昏,西山学院的绝唱。

      不惧艰险,敢为人先!

      自此成了西山学院刻入血脉的精神力量。
      西山学院,引领江南众学院的时代正式到来!

      学子出西山,在大夏朝庆和五年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大夏朝历史中经久不衰的回响。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