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收小麦 ...
-
鸭子还在孵化的过程中,小麦已经成熟,沉甸甸的麦穗快要压弯麦秆。
前些日子还下了一场下雨,多少对麦子的产量有一些影响,之后都是风和日丽。太阳晒得麦子变得金黄的。
今天太阳也是一样的耀眼,家里决定今天就把后院子的麦子都收回来。
这次收麦子和之前的不同,周宁让大家都斜挎着布兜,把麦穗折下来,所有的麦穗折下来之后,在用镰刀把麦秆都割下来。
麦地不大,老周头领着两个儿子为主要劳动力,赵氏,张氏都是抱着孩子过来参观的,王氏和小妹也带着麻绳在旁边坐着。算是全家出动,一部分干活,一部分监工。
他们三个人一人负责一趟,周宁也背了个小布袋子,要是有人发现了比较大的麦穗就喊他,他想再挑出这些大的留着种。
三个人走了俩个来回,这些麦子就都收回来了,他们就一起先把麦穗都倒到矮沿的竹篓里,放在院子里面在晒一天。
然后拿着镰刀把剩下的麦秆都放倒,镰刀都没有重新磨,直接上去割的。
周宁把布兜里的麦穗单独倒在一个竹篓里,放在最边上,他在竹篓旁边放了一小块石头,做一个标记,怕他不在旁边大家搞混了。
这样不到一个下午,麦子就都收到院子里了,麦秆也都直接放倒在地里面,晒几天就可以直接烧火了。
大家坐在院子里,看着晒着的一片麦穗。
老周头笑着道:“我看这些麦子脱完壳,得有50斤左右,去年冬天周宁你们一共也就种了3斤多的麦种吧。再加上有一些冻死的,这小麦算下来还挺高产的,要是这么种,那一亩地不得收400斤呀。”
周宁摇了摇头道:“爷爷,应该达不到,这块地,上肥就上了三次,这点地用的肥快赶上在家一亩地的肥量了;浇水,我也能自己浇的过来,他刚返青的时候没怎么下雨我都是隔三差五的浇水,照顾的比田里的麦子要精细很多。而且去年我选的麦种都是最大,最饱满的,要是在大地里面种,咱们也没有那么多好的麦种,我估计要是种到地里也就能有230到240斤左右的产量。还需要肥力跟的上。”
周大龙也很惊讶:“230也不少了,还不占地,今年咱们在这里面挑30斤,在荒地挑两亩地种上,先看行不行,要是能多收多少粮食。”
大家听到这样的分析,也都很兴奋,好像那些粮食都摆在他们面前。
老周头适时的给大家泼点冷水道:“想的都挺好,这些麦穗能不能出50斤还不一定,还要明天咱们脱壳之后再看,再说地里面能不能成还不一定,今年冬天咱们先种下再说。”
二龙道:“爹,我们就乐呵乐呵,这日子过的才有劲头,这一年多产一千斤小麦,卖出去换钱就差不多10贯钱,这得不少呢。”
“二叔,你想的都少了了,要是别人看咱们一年多产一千金,肯定也要种,我们这些小麦按麦种外出卖,价格翻番,都得20贯呢,我们这都是经过检验的,他们要是拿春小麦的种子,没准有一半都冻死了呢。”周宁给大家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都是乡里乡亲的,怎么可能当种子卖出去。再说人家怎么可能一斤20文来买你的种子,自己种一年啥都有了。行了,别瞎想了。”老周头明显不接受这个方向。
他这么说大家也就不讨论麦子的话题。
王氏另起了一个话题,就道:“大姑娘都得4个月了吧,明天也没啥事,我过去看看。大龙媳妇,咱家还有多少鸡蛋?明天我给她拿点。”
赵氏如数家珍的道:“这几天都没吃,攒了35个,今天的还没捡呢,应该得有40个吧。”
“那我拿三十个吧!在过段时间两个孩子都得断奶了,鸡蛋还得多攒几天,留着到时候给他们俩蒸蛋糕吃。”
“行,娘,要不你就都拿去吧,这功夫草都出来了,这几天没有什么事,我带着小妹出去割点草回来喂鸡。吃的多了下蛋就多了。他俩断奶起码还得一个月呢。”赵氏道。
“不用了,就三十够了,红他一个人也吃不了多少,到时候他要是吃再给她送点。”
转过天来,吃过了饭,王氏带着张氏抱着小多福就出门了,剩下的人都在家里搓麦子,赵氏把小多玉抱出来,在地上铺了一个毯子,把她放在上面,让她自己坐那里玩。赵氏也跟着搓麦子。
麦子一个粒一个粒的被搓出来,金黄的一片。
中午王氏回来了,拎了一块野猪肉,说给大家改善伙食。
大家吃完饭,坐在院子里继续搓。快到傍晚,就把这些麦子都搓出来了。还要筛一下,把麦子里的皮给筛出来。
然后上称称了一下,一共53斤,老周头的意思是明天大家一起把麦子挑一下,把大的饱满的跳出来当种子,小一点的就先磨成面粉,大家先尝尝味道怎么样。
所以第二天大家用了一天时间挑出来30斤麦种,剩下22斤让周大龙背着去磨成面粉,当然也挑出快到一斤的杂质。这样精心挑出来的麦子里面一点杂质都没有,要是吃肯定比平常的好吃。
三十斤种子还需要晒一下再收起来。磨成的面粉当天晚上就吃上了,白面馒头,不知道是不是大家的错觉,都说比之前的更劲道好吃了。这次种的麦子也算大获成功了。
接着,家里有花了一天的时间把荒地里的黄豆都种上了。这才得上农耕结束,接下来隔几天挨个地里在拔拔草,追追肥,就剩下收割了。
周宁跟着他爷爷挨个地里巡视一下,今年的麦子普遍不是很好,只有荒地上的一亩地要比其他的长得好。老周头都有点纳闷,水差不多,肥也差不多,地还没有其他麦地好,为啥长得要更好一些呢?周宁也不能给他解释黄豆留下来的氮肥更多,荒地上的麦子比其他肥力更大。就引导他爷爷可能是换茬种的原因,黄豆需要的营养小麦不需要,就都留给小麦了。
老周头半信半疑,周宁就跟他爷爷说要不然冬天就用种完黄豆的地试验种上冬小麦,没准长得更好呢,明年开春,在麦地选4亩再种黄豆也是一样的。
老周头没有立刻答应,说到时候再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