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房思琪的初恋乐园2023.3.17 ...
-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我大抵是懂了,为什么是巨作。
对于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来说,我听到过很多对这本书的评价
有人觉得是恶魔的存在世界上存在施暴者导致
有些人觉得房思琪是过于肆虐的阅读文学作品导致
有的人觉得是房思琪没有足够的性教育导致
也有人觉得她是懦弱.
还有好多好多的。
在谁谁谁的眼里我的随意是逃避
在高龄人里他们的随意也许是谁谁谁的最高境界。
“小孩从说实话的孩子进化为可以选择说实话的孩子,在话语的民主中,小孩才长成大。”
不同的人们总站在各种不同的角度批判一个人是好是坏,而每个人的观点不一,对和错亦不一,好像是多人占据的A点那么就是世界认定正确的标准,也会有一群在B点上坚持他们的观念,坚拒被改变,B点人少即世界认定错误的标准,相同下,A点的人也坚拒被其他事任何东西改变,每个时代都有这种无限循环的对立,不然哪来的“对/错呢。”为什么对要站在错前面?.真奇特这观念。
认为是世界上有恶魔导致的,那么恶魔从何而来。
认为房思琪肆虐阅读文学作品的人,认为读文学把她读成疯子的人有没有想过即使她不读文学也会如此。
认为她懦弱的人有没有想过她不懦弱也是同样的结局,甚至更要掺目忍睹几分。
认为她没有性教育的人即使有人教过她,她也防范不了这样的事发生。
这就像世界上循环的规律种种,犯罪已经刻在了祖祖先先的基因内了,想“解决问题”谁乐意把自己的骨头敲碎,骨髓拿去清洗一番再来告诉你犯罪是错误的。
在那本书里的原话“就像一个人心中没有爱却说我爱你一样。”这话有点像如今的自己。“心动”是一个很重的词,对于我来说是的。
“是因为某种因素而不能被社会化的自然人,也就是说,只有非社会人才算是人类哦。你们明白非社会和反社会的不同吧?”非社会人在这里我理解的是拥有着从未被教化有足够的自我思想和判断力,不被世俗化的人类。
“柏拉图说人求索他缺失的另一半”,在书里大概想解说爱情原本的样子和衬托思琪和怡婷那种难得可贵的友谊”,我对于书里更倾向于他俩的友谊,柏拉图索求他缺失的另一半,这是爱情,找到了另一半的同时,会使其融合为一体,那就成了一句话夫妻为一体,做任何事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对方,例如你在暴力或者思想控制对方的同时你也在残害自己罢了,这才是爱情共同生命体。
而书后说偏偏有那一种人,跟自己称为镜像,永远合不起来,但是却可以与己共存,共伴永存,这是思琪和怡婷。他们不会彼此爱上对方变成一体,不会有易破碎感,可以肆无忌惮的对对方展示自己。她是镜像的朋友亦是自己,这样的人太少了。
里面的伊纹对于我来说像个正在受罪的天使般存在,也概括了太多的现代女性了
我很好奇难道创造婚姻的本质是枷锁吗是一纸合同?还是什么,难道不是恋爱期赠送给伴侣的礼物一种形式吗?难道一定得是结了婚关系感好像超越了原本恋爱性质的光速之外,别忘了因什么而结婚,如果只是追求己利,那么真残忍,如果追求锁拷式爱情,那结婚,真没意思。
“伊纹还一天到晚帮邻居当保姆呢。”
“为什么伊纹姐姐要穿高领长袖。”
“我自己是女人,却从来读不出康拉德哪里贬抑女人。”很讽刺太讽刺了。
“这是老师爱你的方式,你懂吗?你不要生我的气,你是读过书的人,应该知道美丽是不属于它自己的。你那么美,但总也不可能属于全部的人,那只好属于我了。你知道吗,你是我的。你喜欢老师,老师喜欢你,我们没有做不对的事情。这是两个互相喜欢的人能做的最极致的事情,你不可以生我的气。你不知道我花了多大的勇气才走到这一步。第一次见到你,我就知道你是我命中注定的小天使。你知道我读你的作文,你说:‘在爱里,我时常看见天堂。这个天堂有涮着白金色鬃毛的马匹成对地亲吻,一点点的土腥气蒸上来。’我从不背学生的作文,但是刚刚我真的在你身上尝到了天堂。一面拿着红笔我一面看见你咬着笔杆写下这句话的样子。你为什么就不离开我的脑子呢?你可以责备我走太远。你可以责备我做太过。但是你能责备我的爱吗?你能责备自己的美吗?更何况,再过几天就是教师节了,你是全世界最好的教师节礼物。”
就像骗钱的骗子在行骗说的好话一样钓人上钩,思琪一本书都把老师写的很好,甚至用语都很冷静,可以证实了在一个不懂到懂的女孩撕裂毁坏的过程,甚至她选择“骗自己,好像这样才能活下去。”
一些书里有些东西写的太露骨,反而遭人唾骂吐槽,其实性本身就是一种美,被如今很多人隐藏的美,断绝的美,它可以是美,也可以被一些人践踏成污秽的模样,如此人们只记住了丑恶的一面,把守护变成了雪藏。
书里的原话:
“我们的家教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
“为什么这个世界是这个样子?为什么所谓教养就是受苦的人该闭嘴?为什么打人的人上电视上广告?姐姐,我好失望,但我不是对你失望,这个世界,或是生活,命运,或叫它神,或无论叫它什么,它好差劲,我现在读小说,如果读到赏善罚恶的好结局,我就会哭,我宁愿大家承认人间有一些痛苦是不能和解的,我最讨厌人说经过痛苦才成为更好的人,我好希望大家承认有些痛苦是毁灭的,我讨厌大团圆的抒情传统,讨厌王子跟公主在一起,正面思考是多么媚俗!可是姐姐,你知道我更恨什么吗?我宁愿我是一个媚俗的人,我宁愿无知,也不想要看过世界的背面。
这是她的话
我认为一大半是倾向于自己思想的,那是我以往吸取思想往以上内容靠。
从中文系休学前几个月,我常常解离,还有另外一个症状是没有办法识字。我知道这听起来很荒谬,对,但就是我打开书我没有一个字看得懂。对一个从小就如此爱慕、崇拜文字的人来说,这是很挫折的一件事。
“精神病的学生我看多了,自残啊,自杀啊,我看你这样蛮好、蛮正常的。
“你从哪里拿到这个的。”
用一张精神病的诊断书去逃避区区一个期末考试“我早就跟你讲,你不要跟得白血病的人来往,不然你自己也会得白血病。”
你也不会跟他说:“我跟你讲,都是你的意志力不够,你的抗压性太低,所以你才会得白血病。”
“你为什么要一直去注意你的白血球呢?你看你的手指甲不是长得好好的吗?为什么要一直去想白血球呢?”
“为什么大家的白血球都可以乖乖的,你的白血球就是不乖呢?让白血球乖乖的很难吗?”
“精神病的学生我看多了,自残啊,自杀啊,我看你这样蛮好、蛮正常的。
以上书中原句。
常出现在我生活中的例子太多了,初中就有类似的,有的自称精神病的后来被拿来当笑点和梗点,拿来挂嘴边“我也有抑郁症。”
“谁没有抑郁症啊?”
不多说这一点就会显得很“不合群。”
其实抑郁症患者也不会像你们说的“有抑郁症的人不会说自己是抑郁症的。”这句话那样。
但同时也不是说一定,这句话作为一个定义真的很愚蠢,因为我看到太多人对他们的评价就是如此了,我只想说这句话的只是是部分人,不包括所有抑郁患者。
当然也有抑郁症患者说
“我不是抑郁症。”
根本不可加以定义的的东西。
你们正常人只会知道抑郁患者的获利一面,或者说他们在尽可能的降低自己损失,毕竟他们损失比获利高得多。
“随着生病的时间越来越长,朋友一个一个地离去”
有吃过神经类或精神科药物的人都知道,吃了药以后你反应会变得很迟钝,会很嗜睡。
甚至记忆力衰退,骨质疏松,体能变弱,容易头晕呕吐。
“在中文系的时候,班上有遇到一些同学,他们是所谓的文青,他们简直恨不得能得抑郁症,他们觉得抑郁症是一件很诗情画意的事情。他们不知道我站在我的疾病里,我看出去的苍白与荒芜。”书中原句
“不是因为我歌颂这个天纵英明的异性恋一夫一妻制度,我支持多元成家,也支持通奸除罪化,所谓的纯洁从一种精神状态变成一种身体的状态,变成一片□□?“这是一个女人一生中最美的时刻”,这句话是多么地父权
。”
世界上存在的任何一种性恋都是世界自然循环生存的规律,各种性恋....多的数不清且通奸除罪也没有任何错,还有很多方面只要是有“爱”都是没有错的,反而正在违背这些自然规律,为规律添加一层法则的人们,正在无形之中受着惩罚,不是吗?
书上喜欢的话。
“我已经知道,联想、象征、隐喻,是世界上最危险的东西。”
忍耐不是美德,把忍耐当成美德是这个伪善的世界维持它扭曲的秩序的方式,生气才是美德。
这本书分了太多层面去写了,比如家庭、婚姻、教育、爱情、精神病症、人性、女权,简单描述就是开扩思想的一本巨作。
我想成为一个对他人的痛苦有更多想象力的人,我想要成为可以告诉那些恨不得得精神病的孩子这种愿望是不对的那种人,我想要成为可以让无论有钱或没有钱的人都毫无顾忌地去看病的那种人,我想要成为可以实质上帮助精神病去污名化的那种人
虽然作者想做的这些放在现在还是有点不切实际,但我想再过久一点,文学作品再传递那份力量,包括各领域的思想扩散,很快会普及,最好是了,说多了这都只是我个方面的想法,不予评价,不合他人,如果观念不一,也不希望影响你认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