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5章 石头也是药材 ...

  •   集市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卖货郎挑着担穿梭其中,商贩摆着摊吆喝的,云瑶好奇地左看看右看看,如同没有见识的乡巴佬。

      走在拥挤的人潮中,两旁五花八门的东西,云瑶摸了摸袖子中的三两银子,囊中羞涩,暂且只看看吧。家里的粮食不多了,这些银子还要留着买粮呢。

      李叔翁劝道:“买粮食我这里有银子,你莫要操心家里事,女孩子好不容易出趟门,给自己买点胭脂水粉。”

      云瑶比谁都清楚,李家被儿子搜刮一空,哪里还有银子。家里只存着夏收回来麦子,交了租子只剩下两袋,李老夫妇舍不得□□细的白面,于是把麦子换成了粗粮,凑合多吃一段时间。

      万事以吃为重,云瑶说:“我年纪还小,用不到胭脂水粉,咱们用银子去多买一些粮食,最好是换点细粮。”

      高粱粗喇喇的,她的嗓子眼儿受不了。

      云瑶懂事,李叔翁欣慰又难过,他想起自己的儿子,都是当爹的人了,却整天惦记着坑害爹娘,谋求钱财。

      老人神情愈发暗淡,云瑶见状想要安慰他,却不知道从何说起。她拽了拽李叔翁的袖子,郑重说:“李叔翁你别担心,万事还有我呢,你救了我的命,以后我帮你们养老。”

      云瑶这些话并不是哄人,而是她的真心话,或许是孤独太久,她特别渴望有一个温暖的家。

      李书翁和李婆婆为人良善,对她细心照顾,三人往后搭伙过日子,也挺不错的。

      这一番话让李叔翁一愣,从小捧在手心溺爱长大的儿子,忤逆不孝。无心从路旁捡来的小丫头,却想给他们养老。

      虽然孩子嘴里的话当不得真,可是李叔翁依然感觉心里暖洋洋的。

      两人去粮铺换了些粮食,买了些酒,准备回去后把蛇胆泡进去,制成药酒。

      李叔翁在前面背着粮食,提着酒,云瑶紧跟在李叔翁背后,两人快步走出街市,人渐渐稀少,两旁的摊贩也少了许多。

      骄阳似火,两人走到一棵高大槐树下,树枝茂密遮出一片阴凉,手中的酒坛放下,云瑶用草帽扇着风,袖子抹着汗珠。

      这天儿可真热!

      喝了口竹筒里的凉白开,云瑶瞥见在偏远的小角落,一个穿褐色粗麻布衣服的大汉,整个人蜷缩在太阳下,汗珠大颗大颗的落着。

      他面前铺了块布,上面摆着几块石头。旁边是卖鸡蛋,卖韭菜的摊位,时不时有人过来问价挑拣。而大汉的摊位无人问津。

      云瑶出于好奇,凑近看稀罕,这一看了不得,她发现竟然不是普通石头,都是能入药的奇石,她一眼相中了两块石头,那是天然的砒石和石黄。

      这两种石头虽然都含有毒性,但也是不可多得的药材。

      云瑶走近大汉的摊子,那个大汉看见有人前来,立马紧张站起来,搓搓手红着脸讷讷说:“俺,俺这石头……”说着舌头仿佛打结了,语无伦次的叨叨了几句,便急得抓耳挠腮。

      云瑶见状,直接上前问道:“你这石头怎么卖?”

      大汉说:“一块石头一百文。”说完生怕云瑶转身就走了,于是紧接着说:“价格还能再商量。”

      云瑶买了粮食和酒,手中只剩一两银子了,看了看摊子上石头,选了其中两块拿在手里。正要把钱递过去,李老翁拦住了说:“这两块石头哪里值两百文,咱可不能被骗了。”

      云瑶对李老翁笑了笑,小声说:“叔翁,你可别小瞧这石头,这石头还能治病呢。”

      李老翁闻言,想起之前云瑶在医馆治病,没再阻拦。

      那个大汉看见云瑶和老翁嘀嘀咕咕,以为二人不准备买了,不禁心里急了起来,家里的孩子病了,他已经呆了大半天,石头一个没卖出去。好不容易有个问价的,若是再走了,孩子看病的钱就没了。

      男子连忙喊住云瑶:“小姑娘,我这石头可是好东西,这块放在哪里,蛇虫蚁兽都不敢靠近。”他所言非虚,石黄确实有这种功效。

      见对面人没反应,他急得满头大汗,擦了擦头上的汗:“小姑娘,这石头是我父亲冒死岭南带回来的,要不是家里孩子病了,没钱求医,说什么我都不会拿出来卖的。”

      大汉又道:“我就是本镇上的人,姓丁名大浩,我保证说得句句属实。”

      云瑶知道砒石和石黄开采不易,从南方千里迢迢运回来,她心里十分赞同他的话,她道:“这两块石头我都买了,这是二百文钱,你拿好。”

      见他穿的满是补丁,为人敦厚老实,云瑶起了恻隐之心:“我听你说,你家孩子病了,我懂点医术,如果能的话…”

      云瑶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大汉打断了,“那太好啦,我家孩子看了好几个大夫了,就是治不好,走,咱们赶紧去我家……”

      丁大浩这是病急乱投医了,浑然忘了云瑶只是个十三岁的孩子。

      云瑶不扭捏,随着丁大浩来到他的家,丁家在镇子最西边,院子是用篱笆圈住的,仅有两间屋子,逼仄又窄小。

      一个妇人正翘首趾踵,她看见丈夫领着一行人进来,急切地看着李老翁问丈夫:“这是你请回来的大夫?”

      丁大浩有些尴尬地说:“这个小姑娘才是。”并将妻子引见给云瑶。

      这么小的孩子靠谱嘛,妇人心里不由打起了鼓。

      丁大浩看出妻子的疑虑,胳膊肘撞了一下示意收敛,又带着云瑶他们来到了女儿住的屋子里。

      屋子昏暗,炕上躺着一个骨瘦如柴的小女孩,面黄蜡黄,丁大浩说他女儿丁蕊肚子常常痛,平时吃得很多,但还是越来越瘦。镇上很多人说,这是招了邪祟,丁大浩专门找仙姑看过,符水也喝了,可就是不顶事,孩子病情更重了。

      云瑶上前仔细把过脉,又检查了一下肚子,病因是肚子里长了蛔虫,只是孩子本来身体虚弱,又喝了不干净的腹水,伤及脾胃。

      她现在身体状况,不能立马喝药打蛔虫。于是云瑶找准了几个补身健胃的穴位,每按揉半个时辰过去。

      等妇人进来,告诉她按摩的位置。云瑶叮嘱:“饭食清淡为主,每天巳时按摩我画出的穴位,等五天后我再开个方子,喝了就好了。”

      丁大浩本来是怀着侥幸心理,没想到云瑶真的能治,可是不吃药就只按按穴位,怎么觉得有些离谱呢!

      他仔细问了问女儿的病情,云瑶说的头头是道,心里悬着的心才放下一半。

      李老翁看见他们不太相信的样子,不禁冷哼一句道:“刚刚在回春药铺,我们瑶瑶可是亲手救回一个病危的小儿,不信的话算了,瑶瑶我们走吧。”

      丁大浩连忙拦住李老翁和云瑶,又是道歉又是感谢,云瑶倒觉得没什么好气愤的,毕竟自己年龄在那里,别人不相信很正常,等自己把病治好了,不怕他们不信。

      云瑶与丁大浩约定好,五天之后再来,便与李叔翁坐着牛车回家去了。

      云瑶和李老翁回到家,天色已经渐晚,凉爽的晚风拂面,带来丝丝清凉,赶走了暑热,青螺山脉在夕阳的笼罩下,晕染了一层薄薄的胭脂。

      李老翁回到家,牛车上的东西一一卸下,云瑶哼着小曲帮忙,今日卖药赚了银钱,不安的心踏实下来。

      只要能靠自己的本事活下去,走到哪里她都不怕了。

      李婆婆把晚饭做好了,今天熬得小米稀饭,喝着香喷喷的小米稀饭,云瑶心里腾出一种满足感,她喜欢这种平淡而简单的幸福。

      白天李老翁跑腾了一天,上了年纪人就熬不住了,吃了饭便去休息了。云瑶身体本来不大好,东跑西颠了一天,已是强弩之末,躺在床上去见周公了。

      第二天,云瑶香甜地睡了个大懒觉,起来觉得疲倦一散而空。

      云瑶起床吃过饭,便把昨天买的两块石头拿了出来。她又找李婆婆要了块破布,一块磨刀石,云瑶用破布把口鼻蒙住,用布条把手裹得严严实实,接着用磨刀石一点点把砒石和石黄磨成粉。

      整整三天,才把这两块石头磨完。

      云瑶把磨成粉的砒石去掉杂质,装入瓦罐内,湿泥把口封上。放置炉子中烤,再取出来放凉。

      而石黄磨成粉,一部分放在瓦罐里,一部分装成三个小包,能随身携带,云瑶打算以后去青螺山的时候带上。

      云瑶千叮万嘱李老夫妻,这些石头的粉末既是药材也是大毒之物,不能轻易拿出,更不能随意服用,听得老夫妻俩胆战心惊。

      李婆婆觉得放哪里都不安全,最后把两个瓦罐放到平常人够不到的房梁上去了,这才安心。

      转眼间五天过去了,云瑶与李叔翁再次来到镇上丁大浩的家里。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章 第5章 石头也是药材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