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第 36 章 ...


  •   年关将近,卫府也开始逐渐忙碌起来。

      譬如李氏就常常带了苏映和卫湘芝到各相熟人家走动,这最先去的就是靖国公府。

      李氏出自二房,现在的靖国公算是她的堂兄,可李氏丝毫没有与靖国公府生分的意思,反而愈发亲近。

      便如现在,她拉着李玉鸾,让对方坐在她身边,亲亲热热的说话,而李玉鸾也时不时说些俏皮话活跃气氛,屋中一派和乐融融。

      “这就是奚哥儿媳妇吧,上次见她还是在王家老太太的寿宴上,没想到再见都是一家人了。”靖国公夫人矜持的笑笑,朝苏映道。

      “见过舅夫人。”苏映起身朝她行礼。未嫁入卫府时还可称一声国公夫人,现在就要叫舅夫人了。

      “看着倒是个好孩子。”靖国公夫人对苏映不感兴趣,刚才问话也是为了全脸面,因此问了这一句,便又转开了眼。

      “听说奚哥儿就要春闱了,不知最近书读得怎么样了。”靖国公夫人又问,不过却是对着李氏。

      “倒是还算用功。”李氏笑着答了一句,“朝堂上的事咱们这些妇道人家不懂,便只好做些贤内助的功夫。”

      言罢,她笑着看了苏映一眼,道:“便说我这媳妇吧,自己身体不好,对奚儿倒还算上心。”

      “哦?外甥媳妇这是怎么了?”国公夫人闻言便朝苏映看了过来,一边的李玉鸾也跟着转了目光。

      苏映在心里叹口气,看来自己这婆婆是非要把她子嗣艰难的名声坐实了。

      果然,下一秒李氏便把张大夫的说辞搬了出来,完了还叹息一声,“总归也不是一点机会没有,但看天意吧。”

      苏映已经调整好心态,见屋里众人目光齐齐看向她,非但没有表现出失落之态,反而无比坦荡的端着笑脸任她们打量,似乎一点也不担心。

      “左右他们还年轻,谁又能说的准呢。”国公夫人做了个总结,不过一听就是场面话。

      倒是之前一直坐在旁边的李玉鸾开始频频朝苏映看来,眸光中透露出些幸灾乐祸还有志在必得。

      从靖国公府出来,李氏又收到了几家的拜帖或者邀约,其中便有唐家的帖子,而且这次李氏没再带她,而是只带了卫湘芝一个人去。

      回来后卫湘芝脸色苍白,连跟苏映迎面碰上,也只匆匆福了一礼,就脸色难看的回了梅园,她便知道,看来李氏给她选定的夫家就是唐府了,而这次她们前去做客,显然就是在相人。

      不过因着快到除夕,李氏虽借着时节出门拜访了几家,却没办法在此时给卫湘芝定亲,所以缓了两日之后,卫湘芝便又神色如常的出现在了苏映面前。

      除夕当日,卫府张灯结彩,李氏不仅将各院子的份例都提了提,也给下人们每人发了赏钱,府里到处都是一片洋洋喜色。

      就连平日不常露面的卫老夫人也由周嬷嬷扶着,穿了一身万字福纹的新衣出来,威严坐到了上首位置。

      苏映今日亦是穿了一身红,只是衣裳没镶毛边,看起来少了俏皮,多了庄重,与卫奚携手而来,先向卫老夫人下拜请安后,这才坐到旁边。

      每个给卫老夫人拜年的小辈都能得个红封,算是压岁钱了,而苏映也发现,只有在此时,卫老夫人脸上的笑意才多了些,等见到二房的宣哥儿,更是抱着不撒手,只让他依在身边。

      众人拜过卫府老祖宗之后,却并未急着入席,只一屋子人热热闹闹的凑在一起说话,似乎在等着什么。

      他们在等什么,苏映当然知道。

      每逢除夕,宫里一般都有赏赐下来,像公卿皇族,一般除了赏赐之外,还要到宫里去赴宴,至于朝中几位大臣,则是赏福字或者派宫人送几道菜,东西的多少和类别,也决定了这人在圣上心中的位置。

      像苏映在家时,苏质就曾收到过皇帝亲手写的一副对联,是赞他忠心的,有时还会赐酒,而她爹也总是会在此刻才笑得开怀些,平日里是难见到的。

      卫怀策虽不算陛下最倚重的那几个大臣,到底也可参议政事,所以每年的赏赐也不会漏下。

      果然时辰差不多时,便听下人来报,称宫里来人了。

      刚才还在笑闹闲谈的卫府众人瞬时神色庄重,由卫老太君领头,跟着迎出了大门口。

      来人是个着蓝衣的小太监,虽是在奉天殿伺候的,显品级不够,因此卫怀策一见之下便心中一沉。

      小太监宣读了皇帝口谕之后,这才一挥手,让身后宫女将提着的食盒放下。

      “多谢公公,天气寒冷,公公不如进府吃杯水酒再走吧。”卫怀策谢恩过后,便朝小太监道。

      小太监虽是替天子传信,倒是也没张狂,只道:“多谢卫大人了,只是咱家还得去工部侍郎府上,实在是耽搁不得。”言罢便领着宫女浩浩荡荡的走了。

      赐菜已被摆上了桌,都是宫中的常见菜色,蒸碗,炒鹿筋,福禄寿喜的丸子,再是寻常不过。

      而之间还精神矍铄的卫老太君也一脸严肃,道:“虽陛下仍旧赏了菜下来,可与去年也没什分别,看来圣上对我卫府的印象并未有任何改善。”

      “是儿子不好,让母亲担忧了。”卫怀策扶着卫老太太坐下,自责道。

      “还是咱们家在朝中势力不够。”卫老太君叹息一声,“你二弟虽在兵部任职,可圣上向来重文轻武,若是家中后辈们不争气,怕是不出三代,便要就此落败下去了。”

      言罢她扫了一眼屋中众人。

      二房那边庶子庶女倒是不少,但卫定亦跟他父亲一样,是个不爱文章的,卫宣年纪太小,还看不出来什么,余下的便只得卫奚一人了。

      “你这子嗣也未免太单薄了些。”卫老太太终是道。

      自己这个继子倒是个做官的料,生的卫奚也出众,可偏偏大房只有这一根独苗,说句不好听的,要是哪天卫奚遭遇不测,那卫府两房以后便只能靠一个,还看不出造化的八岁小二了。

      说到子嗣单薄,李氏的面上闪过些尴尬,她自生了卫奚之后便身子受损无法再育子女,这才提了张姨娘上来,便是为着堵众人的悠悠之口。

      幸好张姨娘只生了个女儿,之后便再无所出,李氏也大松一口气,哪知卫怀策又自己带了个苏姨娘回来,宠爱非常,每月里便属去她那最多。

      “苏姨娘虽是常伺候老爷,身子却不大好,因此这么年来也未见有孕,真是可惜了。”李氏面上神色已恢复如常,也跟着叹一句。

      她这一说,倒是提醒卫老太太了,似乎屋中并未见苏姨娘的身影。

      “她这是又病了?”

      “可不是嘛。”李氏拿帕子揩揩嘴角,“前日里受了风,昨日就来报了病,说怕大家沾染病气,就不来给母亲请安了。”

      “竟这样严重吗?”卫怀策也眉头紧皱,“那就请个大夫过去瞧瞧吧。”

      他话音刚落,门外一个小丫头就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道:“不好了,苏姨娘见血了!”

      “你说什么?!”卫怀策立刻起身,“到底怎么回事?”

      卫老太太闻言也杵着拐杖起身,“你也别急,女人家麻烦事总是比较多,先让大夫过去瞧瞧吧。”

      “母亲说的是,夫君稍安勿躁。”李氏给赵嬷嬷使个眼色,赵嬷嬷立刻心领神会的退了出去。

      因着这个插曲,众人用膳时气氛都压抑了不少,片刻后,丫头来报,说苏姨娘血止住了,大夫也说没有大事。

      闻言,卫怀策总算放下心来,苏映不经意间扫过李氏的脸,见她竟然也是大松口气的模样,便知此事绝不简单。

      她又转头去看卫湘芝,却见对方一脸平静,似乎早料到会这样。

      苏映眉头一挑,没想到卫湘芝竟然敢在除夕之夜闹上这么一出。

      果然,就在夜宴即将结束时,院子外面又吵闹起来,似乎是哪个小丫头想要冲进来却被人死死拦住。

      “什么事这么吵?”卫老太太自然也听见了,眉头紧皱。

      李氏旁边的赵嬷嬷一脸焦急却无法开口,李氏一见之下便知苏姨娘那边不妙,立刻起身道:“母亲,我去看看吧。”

      她刚准备起身,卫湘芝身边的梅香却像是自言自语般的样小声道:“怎么听着像是苏姨娘身边,大丫头柳红的声音?”

      话音刚落,李氏便眸光锐利的扫了过来,梅香已是低了头,可还是忍不住瑟缩了一下。

      若是她不帮小姐,那么等她陪嫁过去,也也要跟着处境艰难,若是跟着小姐搏一搏,说不定还另有生机。

      “罢了,我亲自去看看吧。”卫老太太叹口气,扶着周嬷嬷起身。

      “母亲,外面天寒地冻的,些许小事哪里能劳烦您老人家,媳妇去就行了。”李氏心中焦急,面上却偏还要做了淡定模样。

      可惜卫老太太也是个有主意的,说了亲自去,便不会轻易改变,终是由周嬷嬷扶着出了正房大门。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