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城防营 ...
-
回京几天里,秦王府陆续收到京中各府请柬,所有人都想攀上这位皇家公主。三年前,秦末的大哥秦怀永奉命平定西北少数民族羌氏,没想到一向英勇善战的大哥却被羌族连连击败,最后竟死于羌族之手。消息传来,京城一片悲戚,秦王爷更是一夜白了头。最后,秦王请旨带兵剿灭羌族,举家前往西北。秦王治军有方,在短短两年内整编西北驻军,训练出一支令羌族闻风丧胆的秦家军,获得西北百姓一片好评。然而由于西北恶劣的气候加之秦王爷积郁成疾,不治而亡。消息一出,西北羌族蠢蠢欲动,秦末的胞弟秦风尚且年幼。文惠帝为稳定局势,特令安平执掌西北军务,封明月将军。这是大梁朝第二位女将军。据说,第一位女将军是文惠帝的发妻,已逝皇后叶皇后。关于这位皇后的死众说纷纭。有人说她是难产而死,也有人说她是被当今皇后徐氏所害。秦王的尸首由秦末的弟弟秦风送回京城,据说,那日,京城的百姓自发到城门口,为老王爷送行。
深夜,秦末翻阅弟弟秦风送来的西北军报。如今秦风已十五,诸多军中事物也已上手,本想等他更加熟悉军务之后再请旨将军权交付与他,没想到文惠帝却在这时召她回京,这其中的缘由想必不是文惠帝口中担心她的人生大事那么简单。命丫鬟研磨,秦末提笔向弟弟告知京中事宜,并嘱咐他妥善处理西北军务。
太子府中,太子与谢洵正在为十日后皇后娘娘的寿辰挑选礼物。秦末在文惠帝处请旨,获得城防军军副将的头衔。
“安平,知道你在西北带兵有方,可你现在是大梁公主,不用去做那些个苦差事的。”太子道。
“太子哥哥,你也知道的,我如今已经回京十多天了,除了能来你这以外就是去京中那些夫人小姐的什么赏花宴。你知道的,我自小对那些就不感兴趣。”秦末道。
“好吧好吧。”太子道,“母后那边也是念叨了你很久,晚些时候我进宫请安,你可要与我一起、”
“劳皇后娘娘记挂,我确实是应该进宫见见婶婶的。”秦末道。
卯时,秦末与太子进宫,与皇后一同用膳。
“安平,你可真是的,回京那么多天,也不知道来看看婶婶。要不是太子拉着你,你是不是不打算来了?”徐皇后佯怒,对着秦末说道。
徐皇后是开朝丞相徐甫平的女儿,当年文惠帝虽身为太子,势力却是与当年的武王相距甚远。可偏偏徐丞相看中了文惠帝,将女儿嫁与他作为侧妃,最后还助文惠帝夺得皇帝宝座。叶皇后死后,徐氏顺理成章成为了大梁朝的第三任皇后。
太子册立后,文惠帝担心将来太子即位,其母家势力过大,外戚弄权。因而近年来徐家在朝中的地位逐渐下降,而许贵妃的母家许家却是风头无两。也不怪安宁公主整日里趾高气昂。
那日在家宴上,徐皇后简短询问了关于秦末弟弟秦风以及西北一些事宜便匆匆离席,似乎是身体有些不适。
“婶婶息怒,侄女怎会不来呢。只是近来府中事物繁多,且城防军那边也是抽不开身。这不侄女一有空就和太子哥哥来看您了不是。听说您最近身体抱恙,不知可有见好。”秦末问。
“本宫就知道你是孝顺的孩子,不过身为大梁公主,怎么能让你去做城防军副将这种苦差事呢!说出去,不得让百姓以为咱们大梁的公主成什么了。你真的太耍小性子了!”皇后道。
“皇后娘娘教训的是,只是侄女认为,保卫京城乃至皇家的安全,是城防军的职责,更是每个身为大梁子民的职责。既然安平身为大梁公主,更应有责任保卫大梁百姓。”秦末道。
“你这孩子,既然这样,我还能说什么呢。今晚我命御膳房做了你最爱吃的清蒸鲑鱼,来尝尝……”皇后道。
六月初一,秦末到城防营就职的日子。因秦王府内尚且无人照管,秦末便请旨等弟弟秦风回京再搬到公主府。一大早,周管家便安排下人们清扫王府,还说要宴请京城的大人们到府,庆贺她就职。不过在秦末的言辞拒绝下,就此作罢。
此次回京,秦末带了两名随从,他们都是秦王精心挑选保护她的。分别唤作稷风与信月,他们与秦末一同在京城长大,又一同去往西北。其中信月既是她的侍卫,也是她的丫鬟。
“信月,此次去城防营,你就以我侍女的身份与我一起。这城防营与咱们秦家军不同,不像在军中那般自由。凡是都要留个心眼。你可知?”秦末今日换上了军中装束,上身着翻领小袖长衣,腰系钿缕带。下身穿条纹小口卷边裤,与透空软绵靴配成一套。发带束发,颇具男子气。
见到秦末这般打扮,连信月也不忍道:“之前在西北未曾感觉,如今到了京城,公主这般打扮怕是京城中再找不到第二人。真是像极了哪家的公子。”
“你别打趣了,秦末道。
“是,公主。奴婢一定小心行事,万不敢耽误公主的事。“信月道。
秦末道:“还有,稷风那里,你叫他盯紧太子府,有什么消息向我汇报。”
信月:“是。”
城防营中,一大早便聚集了一大波人。
只见有人说道:“听说城防营新来的副将是一位公主?”
“公主?哪位公主,从来没有听说有公主做咱们副将的。”另一人接道。
“还能有谁,肯定是那位刚回京就被封为安平公主的郡主。想来公主之前本就驻守西北,还是皇上亲封的明月将军。比咱们这些没上过战场的可是强得多了。”其中一人说道。安平公主的事迹本就为大梁百姓熟知,更有不少民间话本以她为原型,创作了不少的奇闻轶事。
“说什么,那么起劲。”只见一男子走来,众人见此便各自散去。此人乃是城防军校尉赵同。见众人散去,赵同走进营帐内。
“将军,属下们都在议论,说这安平公主要来咱们城防营做副将?可是真的?”赵同问。
“确有此事,想必公主一会便到。”话音未落,门外便报安平公主到此。
“城防军副将秦末,向将军报到。”秦末一路走来,并未迎来多少关注,这令她十分满意。
“公主多礼了。”秦末抬头,竟是谢洵。心中不免有些疑惑。谢洵看出她脸上的神情,解释道:“城防军本是由陈至陈将军管理,如今陈将军即将调往西南,便向圣上推荐在下代理军中事物,调令不久便下。”
“原来如此,没想到谢大人不仅才情了得,这带兵也是这般令人崇敬?”秦末疑惑,那日回京,不仅是因为文惠帝的谕旨,在此之前,有人曾匿名给她写过一封信。对方称她兄长秦怀永的死另有隐情,可能与太子有关。还说京城中的城防营也有与她有关的东西,不过具体是什么,那人却没细说。起初,秦末只当是江湖上一些无聊的恶作剧,后来仔细阅读那人所讲的事情,又觉得有太多的疑点,使她不得不亲自回京,搞清楚这一切的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她兄长的死到底是否是被羌族人所为。而这谢洵的出现倒是让她意料不到,本以为城防营是陈至所控,那么那件与她有关的东西可能也在陈至手上。如今陈至被调西南,这位谢将军是否知道那东西的下落呢?又或者,东西那人知道谢洵会接管城防军,所以谢洵才是拥有那东西的人。不管怎样,这城防营得好好查查。秦末心想。
“公主既到城防营,便要守这营里的规矩。”谢洵吩咐,“赵同,你带公主熟悉营中事物,叫她尽快上手。”
赵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