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我们毕业了  ...
            
                 
                
                    - 
                          老师们耳提面命的高考就在眼前了,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倒计时马上就会变成个位数,分别也已经不知不自觉的来到了。
 
 在高考之前,大家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十八岁,社会上公认的成年标志,脱离自己所有幼稚、无知,走出学生时代的标志。汇才中学在最后为大家准备了一场成人仪式暨毕业典礼,为所有高三学生画上高中生活的句点。
 
 这一天所有人都是兴奋的,上学十二载,这是第一次可以穿自己的衣服来上学,可以化妆,可以弄头发,让自己闪闪发光,耀眼夺目的一天。钟晴也不例外,她甚至和妈妈精挑细选了一件黑色的A字版型连衣裙,去商场买了人生中第第一支口红,到了教室之后,尹梦又带了一些其他的化妆工具,把自己捯饬的非常完美,远超平时裹着臃肿校服的自己,钟晴想:我也想在魏俊熙面前好看一次。
 
 升旗仪式上,高三学生代表上台发言,钟晴打眼一看,还是高一刚刚入学时候的那个男生,如果不看周围,不听内容,就像大家刚刚来到这所学校一样,回首三年,恍如隔梦。
 
 “······我们就此真正独立,生火远航。”
 
 在一片音乐中,在其他学弟学妹的注视中,高三学子们率先退场,回到了教室之后其实也是同学之间一直在闲聊,偶尔还有人互相化化妆,讨论一下化妆品的八卦,班主任坐在教师正前方看着大家也没有管,距离高考就这么几天了,再学习再抱佛脚也没有任何意义了。
 
 下午通知大家一起去拍年级合照和班级合照,钟晴个子不高,站在老师身后的第一排,等大家都站好之后钟晴悄悄回头,看到魏俊熙就站在她后面一排的斜左侧,等到开始拍照的时候,钟晴的身子稍微往左边倾斜了一点,随着摄影师,“看镜头,3,2,1······”
 
 画面定格,大家都还是青春的模样,钟晴的脸上泛着小小的红晕,毕业照上面的他们成为了钟晴这场贫瘠暗恋里的唯一见证,但是相隔太远,钟晴即使完全倾斜过身体,也还是和魏俊熙差着一点距离。
 
 今天太热闹,这边合照,那边补妆,分别的情绪好像就被这种热闹隔开,等到大家准备放学回家,钟晴心里才有点空落落的。
 
 到了高考这一天,好像并没有老师说的那么让人紧张。
 
 带考老师们在考试点门口送学生们进去,嘴上还在不停叮嘱不要忘记准考证,审题认真点,出来不要和别人对答案,省的影响接下去几场考试的心情。不过对于钟晴自己来说,被誉为中国改变命运的一场考试和平常也没有太大区别,甚至早上时间比平常还富裕一点儿,不至于五点多就起床。她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和在学校里面月考也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身边的学生不是熟悉的脸了。
 
 考试虽然不让人紧张,但是等着公布成绩对钟晴来说绝对是煎熬了。其他同学们都像是放下了一个重担,于是开始各地旅游了,只有钟晴在家里等着结果,因为觉得结果没出来就没有心情玩。
 
 当时高三苦命学习,挑灯夜战的时候想着出了成绩和录取通知书一定要大哭一场,把所有受过的哭和压力都哭出来,但是到了真正刷出自己的成绩时,钟晴反而更加平静,她560,高了一本线5分,排在全市3000名,算是一个中上游的水平,一本和二本都可以纳入考虑范围,当然顶级一本她还是不够格的。
 
 学校出了纸质版成绩单之后就通知大家来学校认领自己的,钟晴没有约任何一个人,自己骑车小车就来拿成绩单了,拿完出来看到操场上有男生们在打球,仔细一看当中还有魏俊熙和江岗,好像就是他们年级的人,于是她又悄悄的坐在了操场旁边的长廊上,静静的看他们打球,后来有同学问她为什么还不走,她就回答说在等朋友。
 
 其实毕业典礼那天之后钟晴就再也没见过魏俊熙了,高考的时候他们也不在一个考场,这是时隔两个星期他们第一次见面,犹记得当初喜欢上魏俊熙就是因为那场篮球赛,既然这是他们最后一面了,也应该用一场篮球赛来向他告别吧。
 
 魏俊熙打球的时候还和以前一样,进球的时候就会跟同队的男生们笑一下,出汗了会拿衣服的下摆去擦,他今天没再穿校服,而是穿了一件白T恤,下面是条军绿色的短裤,配了一双nike的白鞋。估计打球踩脏了他又要接湿纸巾去慢慢擦吧,想到这钟晴就自己笑了起来。
 
 钟晴选了下午三点来学校拿成绩单,一直看男生们打篮球到五点多,感觉他们快结束了钟晴就赶紧离开了。她拿着成绩单跑出学校大门口,开锁的时候又再一次回望,魏俊熙正在翻书包里面的纸,就地蹲下开始擦鞋。
 
 汇才中学几个大字就矗立在大门上方,静静注视着来来往往的无数学生,这里没有人永远十八岁,但永远正有人十八岁,带着崭新的祈望,带着蓬勃的朝气,走进来,一腔孤勇又漫无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