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02 ...
-
傍晚,太阳已落山,热气消散,村子里的马路上聚集着一些拿着蒲扇乘凉的人。
比起风扇、空调吹出的风,还是大自然的清风最是让人喜爱。
突然想起要去学校报道的日子逼近,就像一个沉浸在梦中的人被突然惊醒,那种突如其来的惊吓,可想而知了。
夏宛若不太开心的声音在卧室响起:“贼老天,玩我呢!”
她对大学的情况一无所知,除了知道是苏北省,然后关于国防教育的特色学校,以及宣传片里那让人一看就喜欢的绿军装,其他一无所知。
到了这时候,拿出手机来,百度搜一搜了解一下,夏宛若看完百度百科显示的资料,有气无力的把手机往床上一甩。
报考的太远不是问题,问题是太远就需要交通工具,想到晕车的难受,夏宛若就有点咬牙切齿的战战兢兢,连面部都有点狰狞。
天知道她自己当时脑子怎么就没有想到晕车的问题,那会儿是一点一勾,轻松的很,现在就到了要承受苦果的时刻。
身子便顺势向床倒去,平静又不平静的躺着,逼着眼睛,脸上是没有任何表情,内心却是不平静。
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总之是一言难尽。
高考分数下来那会儿,填报志愿的时候,她想来想去也没有想到自己要报考什么专业,似乎是真的没有喜欢的、擅长的。
后来的选择,或许是高二看的那本连载军旅文小说太好看了,也或许是因为绿军装的吸引太过强烈。
就像是有一种冥冥之中的牵引,引导了她的一系列行为。
以及各方面的巧合碰撞在一起后的结果。
夏宛若对于命运,有一种她自己都没有发觉的固执。
坚信一切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一切的发生又是必然的,且有其发生的必要性的。
晚饭过后,夏宛若在厨房不紧不慢得洗着碗筷,想着傍晚时的事,才反应过来,她也要去学校报名了。
离大学报名的时间近了呢。
“妈,大学开学,我一个人去报名。”
夏宛若洗完碗后,去楼房卧室拿手机,出来时,在大门处停了下来,随后平静得对在看电视的夏母说了一声。
不是疑问,而是肯定的语气。
夏母眼睛盯着电视,都没带移动的,随口就回着:“你知道怎么去?”
夏宛若:“知道,到学校那边的高铁站会有学校的人来接。”
夏母:“哦,随便你。钱存卡里放好,莫丢了。”
夏宛若:“知道。”
随后也就没有随后,各自忙着各自的事。
大门处的夏宛若若无其事的去了老房子那边。
于是在别人家还在鸡飞狗跳的商量着家里要陪同几个人去大学报道的时候,夏宛若家已经很平静的决定好了。
夏宛若的父母,怎么说呢,心大是有一些,但更多的是习惯了这么一个状态。
在他们看来,给了她们学费和生活费,就是恩赐,他们就是这样做父母的。
在他们眼里,那些生活上的事,学习上的事,都是不重要且没有必要的问题。
若是和他们说什么青春期的行为,他们一句吃饱了撑的,让你哑口无言。
也许一开始他们是因为常年在外工作的缘故,不能够做到,而后来呢,大概是真的因为从来没有管过,而习惯了这样一个模式。
夏宛若不喜欢多想,却又总是忍不住多想,然而不管想不想,事实都是事实,不过是知道一些或是很多的区别。
晚上十点十分,夏宛若的手机振动了振动,名称为“三只小可爱”的□□群里,新消息在闪烁着。
何梨:我要和梅儿去深圳了,给你们说一声。
程惜如:啊,太突然了,你……
夏宛若:什么,你真的不去大学了?
何梨:嗯,不去了,录取的那个学校感觉不太好,而且光学费就是九千多,家里本来就已经欠了很多钱了,我还是不给家里增加负担了,早点挣钱也挺好的。
程惜如:怪我,光顾着看那个学校环境了,要是没填那个学校就好了,唉!
夏宛若:唉!我们三第一次填志愿,没经验,全靠自己一通乱蒙乱选,也就如此了吧。
程惜如:考的又不特别好,我是不会去问班主任或者科任老师。
夏宛若:就没想过去问,我们班主任就不是热心人,熟悉的老师,他们自己就有带班,他班学生都顾不过来吧。
程惜如:反正就感觉真的挺糟糕的。
何梨:算了,事情都过了,再说也改变不了了,我都不慌,你们担心什么。
程惜如:要不你还是和我一起去重读一个高三吧,明年再考。
夏宛若:是啊,你也去复读吧。我总感觉你这么不读了不太好,就那种说不上来的感觉,形容不出来。还是感觉要读大学会好些。
何梨:不了,复读压力太大了,万一连今年的分数都考不到呢,高三一年的开销,也是家里的负担,家里一团糟,理不清,烦,我想着还是早点挣钱,可能会好一些。
程惜如:真的感觉会很遗憾的。
何梨:车票都买了,后天18号上午的票,你们不用管我,复读就好好复读,上大学的也好好上大学,不就是不读大学吗?没什么大不了的。
夏宛若:好吧,你自己也要好好的,常联系。
程惜如:对,常联系。
何梨:会的,我下线了,要整理外出带的东西,还有我们队里的一些人,拿了一些东西来让帮忙带给他们家人。
程惜如:拜拜。
夏宛若:拜。
说的话题,气氛是真的很沉重、伤感,随着何梨的下线,程惜如和夏宛若也都没有了动静。
夏宛若知道,何梨并不是如她说的那样不在乎的,可又能怎么办?她的家庭让她没有选择的条件,而她们也帮不了她什么。
看着何梨发的那条她不读了的消息,夏宛若心底弥漫着难过,对未来的茫然,以及还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预感,现在的她还不知道那是什么,但总会有明白的那一天的。
直到此时此刻,夏宛若知道,何梨是真的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后来,她才明白:不管大学好与不好,但没有经历的人,总是有不同的。
一种人生的缺失与遗憾,就像没有经历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八月的清晨,是宁静而又刚刚好,被山和树包围着的村子,太阳还未照射到,偶尔一两声狗叫声响起。
没有人提前叫醒的烦恼,一觉睡到自然醒。
夏宛若醒来,打开手机,6:46,还以为会睡到9点呢,果然是想太多。
打开房门,呼吸到早晨的清新空气,伸了伸懒腰,发出一声满足的叹息。
洗漱好,从厨房灶台拿着两个热乎的馒头就往后山的林子走去了。
“呀,既然已经有两个鹅进窝了呢。”
她探头看了看鹅下蛋的地方。
凉快时做事,炎热时乘凉。所以她要回家收拾她要带去学校的箱子了,趁着自己想要动的时候。
“唉,唉,唉,我真的是想要变成风,怎么时间就这么快的到了要报名的时候了呢,真的很让人苦恼,军训啊,这次不能像高中那样逃过,也不知道坚持的下去不。”
夏宛若在卧室里边收拾箱子边抱怨着。
“日记本,两本小说,裙子,鞋,洗发水,沐浴露,香皂,肥皂,还有冬天的棉袄,毛衣。。。哎呀,真的好多要带。”
夏宛若一边念叨着要带去学校那边的东西,一边把那些东西一样又一样装进去。
24寸的大箱子,被塞的鼓鼓的,她伸手提了提,还能提起来,只是还蛮重的。
第一次出远门的她,只有一个念头,把需要的都带上,不然若是到了学校那边再发现忘带什么了,再不可能像初中、高中那样回家拿。
“唉,也不知道大学又会遇见什么,真的很不喜欢又要从头开始来适应新环境。”
夏宛若不知是抱怨还是单纯的感概。
不想要一成不变的生活,又却不适应多变的生活。就像是猫喜欢吃鱼,却不能下水。
劳累的忙碌是让人难以忍受的,时间是漫长的,但若是有更加让人难以接受的存在,那么时间的流逝就又像加了发条一样。
而在这个暑假,对于夏宛若来说,比起劳累的农活,她对于大学的新生活才更加忐忑不安,不知不觉间时间就过去了大半。
但若是让她仔细回答,她也不知道该说那一样存在让她更惨。
“未知生活环境的恐惧,与几亩地的农忙身心疲惫,真的难以对比出一个高低来,活着真的不容易。”
在情绪不太高的时候,也许只有歌声能够缓解一二。
“啦啦啦,啦啦啦,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
带吼着的奇奇怪怪的歌调,在夏家村上空飘散,安静的村子,大的声音还有回声传回。
夏宛若的嗓音,在她没有特别注意控制下,声音是真的大,尤其是在寂静的环境下。
还好今天是赶集的日子,村里人都关门关户的去集市了,不然这动静就该又是全村的人都知道了。
不管如何,夏宛若也只能够安慰自己,总是要面对新环境的,今年能够躲掉剩余的那一亩的晚玉米。
毕竟,若是如往年的暑假,刚刚放暑假的前十天差不多是没有什么需要做的。
然七月中旬一直到八月下旬,这期间都得跟着家里人忙碌农活,家里家外的忙碌,等到该做的农活都弄完了,离开学也就不远了。
夏宛若的母亲是一个很拼、很能干的人,种了很多庄稼。
会在村子周边不太远的地方时不时的打一些小工,但家里的农活也没有丢下,反而种了好几亩地和水田。
年复一年的重复,一开始的坚持、不忍心、心疼,到后面只有满心的厌烦。
在屋子里整理东西的夏宛若,整理了一会儿便又停下来点一点手机。
她初中喜欢上了看小说,白天黑夜的看那种,一看就上瘾,沉浸其中,停不下来,最后的中考当然也是惨不忍睹。
直到后来那一年,她控制着自己一年没有触碰。
直到上高中后,她没忍住又看了,但还好只是看看室友买的花火、爱格,以及偶尔看一下□□里的小说阅读,让自己不能太沉浸其中。
就在这时,她发现她从高二那一年开始追的一本军旅文小说更新了,她立马的点进去最新的章节。
犹记得小说中女主重生后和男主的遇见,一遍又一遍的看了很多编都不腻,真的是特别得她心。
看完更新的章节,看着这小说,再想到自己报考的学校,那个以国防教育为特色的学校,突然有一种早已注定的宿命感。
夏宛若盘腿就坐在了地上的凉席上,思绪又飞远了。
对于在乎的人的不舍,又对未知的生活的惧怕,也有着对可以从家逃离得远些的开心。
心上漂浮着淡淡的忧愁与忧伤。
在离家前一晚,夏宛若想到明天将出发去学校,心情格外的复杂。
晕车的恐惧以及那种离家的不舍简直快要掩埋住她,对于新环境新同学的适应,真心的很排斥。
不喜欢一成不变的生活,但她的性格却又注定只能忍受平静平稳的生活,完全矛盾的存在。
就像猫喜欢吃鱼,却不能下水,猫是天性使然,而她则是性格的定型形成注定。
夏宛若也不知道未来会如何,选择计算机专业到底会如何,反正她也没什么想要的,这样也就还好。
有一部动漫电影里的主人公说过一句话:相信奇迹的人,本身和奇迹一样了不起。
睡前,夏宛若在日记本中写道:怀抱着对美好大学生活的期待,希望不要让人失望啊。
夏宛若暗暗在心里对自己加油,要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切的经历总不会是白费的,总有其存在的意义。
希望当历经千帆归来,我们还能依旧不改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