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第13章:李家夫人 ...
-
素心倒是有些看不懂眼前这人了,有时是个正人君子的摸样,但也会做一些不太君子的行径,明明看起来也是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但做起事来却又自信果断。
“欸?姑娘怎么是这种眼神看我,难不成今日出门时脸上沾了灰”,何怀安搁下了茶杯,用袖子轻轻拭了拭面颊。
“不是的,不是的,我刚刚在想为什么公子听完我说的话,还是没有反应,依旧坐在这里喝茶,所以有些出神了”,素心有些尴尬的低下了头。
“哦,我刚刚不是说了吗,先喝茶,书可以晚些读,但茶可不能晚点喝”。
屋子里的李戈儿时不时的用余光瞟着门前的两个人,看着他们有说有笑,他又觉得眼前的书有些讨人烦了,也不再像刚开始那样认真的读了,只声音越来越小,坐在屋口甚至都听不清在读什么,但何怀安也不在意,好像真的忘了屋子里还有个学生。
“既然公子心里有数,我就不打扰了,今日夫人也要回来了,我还要先做准备呢”。
“夫人?是李夫人吗”。
“公子还能想到哪个夫人呢,在李家可就只有这一个夫人,前些日子,夫人她回了娘家,算着时间今天就该回了,公子可要想好怎么解释您的身份了”,素心倒是一副想要看戏的笑脸。
“这倒是不用担心,既然李老爷都默认了我的身份,倒时再随便搪塞过去就行了,出了事就说是李老爷要求的我干的”,何怀安也是同样的表情。
“那就不打扰公子了”
“姑娘慢走”。
院子里又没了人,何怀安晒着太阳,又准备云游天外,屋子里的李戈儿看到何怀安又闭上了眼,又想着偷跑出去,把书轻轻的放在桌上,蹑手蹑脚的向着门外走去,一步一顿的样子真是滑稽。
他见何怀安没有反应又加快了步子,正当走到院中间的时候背后传来何怀安的声音,“呦,李戈儿你这是要去哪啊,第一册记住了吗,要不要考较一番?”
李戈儿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头,转过身去,“哦,我是要去茅房”。
“在这屋后不就有吗,干嘛还要出去呢?”
“是我忘记了,我这就回去”
“这才对嘛,学书这件事就是要持之以恒,即使是上茅房也不能懈怠”,何怀安这时候才体会到自己小时候被教训时老爹他有多开心,“对了,我还有事要去书房一趟,你可不要偷懒”。
“你快些去吧”
“要叫我先生才是”
“先生,你快些去吧”,李戈儿有些不耐烦。
何怀安倒也是第一次听到别人叫他先生,虽然只是一个不怎么大的孩子,但也稍稍有些满足感。
书房离着东厢房有些远了,也难怪李家这么有钱,光是这宅子就这么大,估计一般的蟊贼可能还会在院子里迷路。
他是想来书房找些与大试有关的书,虽然在家里也看了不少,但温习一遍总是没错的,除了该有的书法行本,还有一些不太常见的经义教理,这些倒是够用了。
先找了一本法家的笔抄,多是一些未立国之前的法家杂记,反对世俗风情人礼,万事万物讲究一个法字,‘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何怀安看得有些着了迷,也没再回东厢房,就在书房一直呆到了晌午。
而在这边,李家的大门口却是热闹非凡,李夫人从娘家回来了,众多的仆人都聚到了门前,李老爷也站在门口。
这李夫人可不是什么平常人家,父亲是天北城的余家,和李家也算的上是门当户对,在从天北城搬到雨楼城来的时候李夫人可没少帮李老爷的忙。
“夫人,你可算回来了”,李老爷赶忙迎上前去,在马车旁等着。
李夫人一边扶着他的肩膀,一边四处张望,“怎么不见戈儿出来,莫不是他又出去捣乱了?”
“不是的,夫人,我又给戈儿找了个教书先生,他这会儿应该在厢房呢”,李老爷有些邀功似的挺起了胸膛。
“是吗”,李夫人有些不敢相信,“老爷不会在骗我吧,依着戈儿的性子会乖乖在房里读书?”。
“我们先进屋,我再与你细说”
一众人等抓紧了时间把马车的东西都卸进了院子,等夫人进了主屋,李老爷把下人都支走,“教书的是个年青小子,但夫人可别小瞧了他,就是他震住了戈儿”。
“戈儿就没给他捣乱?”
“哦,说起来还是借了我的方便,那小子说是咱家的亲戚,是戈儿的堂哥,我当时也没反驳就认了”。
“倒是很有胆量啊,当老爷的面都敢冒充李家的人”。
“岂止啊,他昨天还打了戈儿呢,这也是为什么戈儿为什么怕他”。
李夫人听了这话皱起了眉头,也不答话。
看见夫人皱起了眉头,李老爷又解释道,“其实他打戈儿是我就在一旁,也算是默许了,实在是昨天戈儿他太气人了”
“老爷在场他都敢如此作为,看来还真是小瞧了他”,李夫人推开门,“老爷,戈儿现在是在原来的东厢房吗”。
“嗯,一早起来我就带戈儿去了东厢房,那小子也在,估计现在正在授课吧”。
李夫人听完就带着侍女准备去东厢房,素心也跟在后面,默默的祈祷着夫人不要发火。
李戈儿倒还是假装在读书,也没想着偷跑出去,谁知道那个所谓的先生会不会又躲在哪里准备抓他个现行。
到了厢房门口的李夫人没有着急进去,远远的看到自己的儿子竟然乖乖的在读书,这着实让她吃了一惊,不过却没有在屋子里看到那个年青的教书先生,“欸,老爷,怎么不见你说的那位教书先生啊”。
李老爷有些犯难,他也不清楚,倒是后边有位跟来的丫鬟出了声,“奴婢方才送衣的时候,看见教书的先生正在书房里看书”。
“在书房看书,他不在厢房教书,却自己跑到书房看书?难得我家戈儿有这份心思,教书先生却不在”,李夫人这次倒有些生气了,“老爷,我们去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