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 17 章 ...
-
三丫见大丫硬拽着她道歉,当即愈加羞愤,甚至连大丫都怨恨上了。
她被沈馨月欺负,大丫这个亲姐姐竟不帮着她,还反过来要她认错道歉?
三丫红着眼睛,一把推开大丫,“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珠花吗,谁稀罕?”
说完,三丫就哭着跑了出去。
荷香和菊香见状,立刻歇了替三丫求情的心思。
明明是三丫做错事在先,却摆出一副别人欺负她的委屈样子,真是太不要脸了!
看来她们以后得少和三丫来往!
大丫被三丫气的半死,面对三丫捅出来的烂摊子,身为长姐的她只好替三丫向沈馨月道歉。
“月月,三丫年纪还小,不太懂事,你别和她一般见识,我替她给你道歉。”
“确实是不懂事,年纪小可未必,我没记错的话她比我还大两个月呢!”
沈馨月嗤笑一声,瞧见大丫赧然的神情,不自在地绞着衣摆的双手,顿时觉得没意思。
这位大堂姐人还不错,就是性子太软和了点,况且招惹她的是三丫,与大堂姐无关。
沈馨月缓和语气道:“大丫姐不必给我道歉,又不是你做错了事。”
荷香和菊香顿时开口打圆场,紧绷而尴尬的气氛这才渐渐消弭。
因若今日之事传了出去,三丫身上背了偷盗的坏名声,不仅三丫自己毁了,还会影响沈家其他女孩日后的婚嫁,所以沈二郎免不了交代众人一番,将事情掩下。
荷香几个年龄大些的知道其中的利害,为了自身利益也不会出去乱说,至于四丫这种还不懂事的,都是哥哥姐姐怎么说他们怎么做。
等荷香他们出去后,沈二郎这才摸了摸沈馨月的头,温声道:“今天是给你办认亲宴,事情闹大了弄得大家不愉快,对你也不好。你放心,后面的事都交给二哥,有的人是该受受教训!”
沈馨月心中一暖,“二哥不必费神,这不是什么大事,我不会放在心上的,不过三丫太讨厌了,我以后都不和她玩了。”
沈二郎笑了笑:“不喜欢她以后不搭理就是了。”
三丫偷盗的事只在姐妹间泛起一丝涟漪,而后归于平静,并未闹到大人跟前去,可这却并不代表着结束。
沈二郎和沈馨月兄妹俩刚从房间里出来,大伯母杨氏这才姗姗来迟。
沈大伯早就瞧见其他几房都有人在厨房帮忙,偏他家的婆娘迟迟不见人影,大丫几个和姐妹们有说有笑地在一起玩,这种情形下他也不好单指使大丫她们去干活。
这会儿见杨氏来了,沈大伯压抑着怒气瞪了她一眼,训斥道:“还不去厨房帮忙?”
杨氏一进门就遭了自家相公的训斥,一时有些懵逼。
等瞧见大丫姐妹在一旁与荷香等人说笑,心里顿时窜起一股火来,暗骂这几个死丫头竟然没干活,难怪相公脸色不好,一见她就劈头盖脸的骂。
当着众人的面杨氏不好发作,只好寻了个有事耽误了的借口,悻悻地去厨房帮忙。
长房的几个媳妇见饭菜都快做好了,杨氏才来,免不了刺她几句。
杨氏怵沈大伯,可不怕长房的几个女人,她嘴皮子又利索,当即唇枪舌剑大战好几回合。
只可惜战到开饭前,一直处于下风,反被长房长媳杜春梅狠狠奚落了一番。
杨氏气闷不已,可是一开席,看到一桌子丰盛的肉菜,那点郁闷霎时被她抛到了脑后,只顾着抢肉吃了。
沈氏两房人在河东村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日子过的还行,但是一年也难见几次荤腥。
沈家今日的认亲宴又下了血本,上的全都是分量十足的硬菜,男桌上的人还能边喝酒边吃菜,可是女人和小孩这桌可谓是狼吞虎咽,你争我抢,筷子舞的飞快。
这顿饭大家吃的都十分满意。
饭后,众人帮着洗涮了碗勺,收拾了桌椅,打扫了庭院,这才三三两两告辞离开。
等只剩下自家人后,沈馨月这才开始发豆芽。
沈馨月想到豆芽生意本就是为了沈家能多个进项,并不打算让它占据自己的精力,所以这回她领着沈家人一块做,将要注意的地方详细说了一边,打算以后就直接放手给沈父和李氏去忙这一块。
等把黄豆清洗筛检,用清水浸泡后,这第一步算是忙完了。
李氏等人也暗暗在心里把沈馨月交代的注意事项全都记下。
沈馨月见天色还早,便拽上沈父去了村长家。
她打算买些地做试验田。
照沈馨月的想法,能有个庄子是最好的,但是她手里的那点钱,根本不够买庄子的,所以眼下只能先买点地,庄子以后再说。
沈父得知沈馨月想用卖花得的那笔钱置办田地,心里十分高兴。
田地是农户的命根子,对于农人来说,土地是他们的立身之本。
沈馨月手里有了钱,没有胡乱花用,而是想到买地,实在是明智之举。
不过田地却不是想买就能立刻买到的,村长得知沈馨月想买地的事情后,答应多帮她留意着,若是有人卖地,一定第一时间就通知她。
沈馨月也知这事急不得,谢过村长后便回去了。
此时的沈大伯家,却是一阵鸡飞狗跳。
杨氏得知沈馨月给每个姐妹都送了对精致的珠花,偏偏三丫没有,还以为沈馨月漏给了,拽着三丫就要去沈家讨要。
三丫扭扭捏捏地不愿去,气的杨氏大骂了她一通,觉得她太没用了。
那珠花一瞧就不便宜,至少要值个一两百文,她拿到后转手再卖给别人,那都是钱!
偏这死妮子平时看着挺机灵的,怎么今日这种好事倒不知道往上凑了?
大丫见状,只好把三丫溜进沈馨月的房间,偷拿首饰,还被当场抓住的事情说了一遍。
谁知杨氏听后,不以为耻,反而更加觉得三丫没用了,做个事情手脚都不够利索,若是她利索点,能被发现?不被发现的话,随便拿几件银首饰,那还不都是钱?
骂过三丫,杨氏又开始骂沈馨月,都是自家姐妹,送件银首饰还不是应该的?
从三丫口中得知沈馨月有一盒子的金银首饰,杨氏看着手中收缴上来的珠花都觉得不够金贵了,忍不住暗骂沈馨月小气,表里不一。
她还记得沈馨月回沈家那日,口口声声说是空身回来的,没拿侯府一文钱,可是转头沈家就天天鱼肉不断,还买了头黄牛,如今连金银首饰都满满的一盒子。
杨氏可不会觉得这些都是沈馨月自己赚钱买的,只认为是沈馨月故意撒谎,藏着掖着的不想让她沾光。
她正骂着呢,谁知沈大伯忽然回来了,兜头就给了三丫一巴掌。
原来回来前,他被沈二郎叫住,找了个没人的地方说了三丫偷拿沈馨月首饰的事情。
在沈二郎看来,三丫品行不端,这是大人没教好,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这又不是他的女儿,自然是要找她爹去管教了。
沈大伯想起沈二郎话里话外都在说让他不要只顾着忙田里的事,平时要多教导孩子,当时就臊的不行,再想到前些日子二弟也来找过他,提到过教导孩子的事,他当即气的也给了杨氏一巴掌。
他好好的几个儿女,都叫这蠢妇给教养成了什么样子?
教训过杨氏和三丫后,沈大伯决定把根宝送到学堂去念书。
俗话说人从书里乖,读书不仅能识字,还能懂些圣贤道理,若是根宝有天分,说不定将来能科举做官,光耀门楣呢!
看他二弟家的几个孩子,都是念过书的,哪怕大郎三郎只识了些字,没继续念,可是村里人提起他们兄弟也是竖大拇指,至于二郎那就更不用说了,满村人谁不说他有出息!
把根宝送去学堂,让夫子去教,最好不过了!
沈家,李氏得知三丫偷窃的事情后,气愤过后,忍不住深深叹了口气。
她那位大嫂,实在不是个会教孩子的。
虽说世人都更看重儿子,可是女儿也是亲生骨血,哪能不心疼?
不过杨氏做的却太过了,因连生了四个女儿,才得了根宝这个儿子,所以就宠的跟什么似的,把孩子教的任性霸道,是非不分。
至于女儿那就跟草一样不值钱,她把女儿当家里的丫环仆人,一味地使唤她们干活,干的多吃的少。
在李氏看来,这四个丫头里,大丫沉稳却软弱,二丫木讷而寡言,三丫小心思最多,四丫则憨憨傻傻的。
李氏每每见到这四个丫头,都是既心疼又叹息,只能多对她们好一点。
可是她毕竟是婶母,又不是亲娘,即便对她们好那也是有限的。
说起来大丫今年都十七了,早就该相看人家了,可是杨氏那头却没见什么动静。
不过李氏一个当婶母的,也不好插手侄女的婚事。
虽然李氏心疼大丫几个孩子,可是因偷窃一事,她对三丫就没了好感,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认亲宴过后,春耕排上了沈家人的日程。
沈父每日带着沈大郎三兄弟下田犁地,李氏和沈馨月则负责家务,以及做饭送饭。
因今年家里买了头牛,所以犁地的活变的轻松了很多。
沈馨月赶在播种之前,拿到了做好的三脚耧车。
这日,沈父他们犁好了第一块地,准备去点种,沈馨月得知后,顿时带上三脚耧车,要跟他们一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