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仲夏未央 ...
-
仲夏未央,彼时高考已结束一个多月,回收那段时光,备考期间的紧迫感让我时常窒息,但是还好有音乐和文字。
不知道你是否会和我一样,越临近测试,越是焦虑,哪怕成绩在缓慢进步,却总察觉目标鞭长莫及。
有人曾说,对自己的了解和把握常常来自需求和不幸,或者来心目中强烈的激情。
高考,对所有在这个夏天毕业的人来说,都是一场令人胆战心惊的告别仪式。
埋头苦读十二载,与无数导数大题交手,与无数英语作文争锋,与洋洋洒洒的议论文脱口而出:君子可内敛而不可懦弱。
可你真实地了解过你自己吗?
也许在某个周测的下午,因为一场日落而和一位自以为不会有任何交集的人凑在一起谈人生和原则,七月的你或许会认为那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从友谊的底线到人和人的交往,以及天花乱坠的夸耀。最后会得出什么结论?这三年来,没有青春伤痛小说里的俗套情节,没有爱恨交织缠绵悱恻的爱情,甚至没有在公共场合的优雅大方,可这段宝贵的岁月磨砺出你那颗不那么容易受伤的心。
谈起那个让你心动的人,脑海里浮跃着黄伟文的歌词,“淡淡交会过各不留下印,但是经历过最温柔共振”。
他是谁?是秋水澄澜,还是莺时碎碧?短暂时间流逝,未曾再见面的他,还一如既往地在你的回忆里遛弯儿吗?
可你要明白,或许你明白,只是怦然心动在作祟。不伪装自己,喜欢就是喜欢,不合适就是不合适,困顿自己给予别人幸福,凭什么呢?倘若爱人间横亘天壑,我也决不希望看见你走下神坛迎接我,只要我想,就可以去见你。
同窗三年,亦有过知心好友,可捱不过时间和人心的距离,最后似乎只剩下自保的方法。
人际交往间,难免发生争吵,若是对方真心待你,必定不会对你的合理建议置之不理,若是得不到反馈,也没有必要纠结于这段本该终结的关系。
还想问些什么?结束一段关系其实很残酷,毕竟共度一段美好时光,会后悔吗?也许会,但绝不是现在。十七岁的我认定的事情,当二十五岁再回首,估计都付笑谈中。
可现在的我绝不会,也不可以让自己置身于主要矛盾之外的事情中。为此我深感惭愧,此刻在我身旁的人有多少曾经被我的话多少伤害过,却依然选择留下,唯有一句“承蒙错爱”。
“一晃两三年,匆匆又夏天。”
那天是立夏后的第二天,再次察觉夏天的闷热和人心的躁动不安。我们都太着急了,迫切渴望得到一个风光无限的结果,却总是忘记眺望夏日限定的校园。我的青春快要结束了,随之而去的是懵懂无知的天真和无法和解的遗憾,我诚挚地希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走出高中,进入大学,是另外一个新的时代。我们都要相信,低落和失意是人生的必经路牌,这一趟旅程错过,也会在下一站等你的到来。
最后以卓别林的《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来结尾吧。
As I began to love myself I found that anguish and emotional suffering are only warning signs that I was living against my own truth. Today, I know, this is AUTHENTICITY.
——摘自覃思2022年高考后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