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野菜 ...

  •   “爸爸,快起床!太阳出来天就热了,妈妈把饭做好了,快点啊!”一大早就被女儿从睡梦中叫醒。

      今天是周六,全家都休息,早就约好了要去踏青。

      吃过妈妈精心准备制作的面条加荷包蛋、以及吐司加果酱,又在背包里塞进去一大包为野餐准备的美食,驱车向“南香山”驶去。

      “南香山”位于广州东部,山上除人文古迹外,还有许多自然胜景如石庵、石室、瀑布、无底潭等,漫山苍绿犄黛,游人漫步其间,可尽情享受近山滴翠与远山苍茫的神奇色彩,悠然自得其乐。

      我们家离南香山不远,是我们一家时常游玩的地方,女儿最喜欢的莫过于带着她漫步于南香山周围的山脚,因为来的次数多了,所以我们每次来的主要目的并不是领略南香山的深厚历史底蕴,而是在山脚或山涧里寻找一些野菜,在餐桌上换下口味,女儿主要是享受我带着她辨认野菜及采集野菜的乐趣!

      而我则是每次都能在采集野菜的时候回忆起儿时的那些时光,每次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每次心中都会充满感慨!有时也会感到淡淡的忧伤!因为这回忆里掺杂了岁月的痕迹,使人久久不能忘怀!

      记得小时候,采野菜是我记忆中最喜欢的事情之一。

      那时候是七十年代中期,人们生活水平普遍不高!但已经刚开始摆脱吃糠咽菜的困难时期,粮食处于节省些基本够吃,副食类凭票供应的状态,所以,野菜还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

      但那时人们吃野菜可不像现在,觉得野菜是多么不可多得的美食!那时候人们吃野菜普遍会吃到“怕”。

      之所以野菜会吃到怕!是因为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早期是我们国家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再加上连绵不断的政治运动,使得人们食不果腹!野菜自然就成了好东西,但那时连粮食都不不怎么够吃,自然也就没有多余的油盐酱醋来给野菜调味的,想象一下少盐没味的野菜团子吃在嘴里会是什么感觉!所以经过那段困难生活的大人们对野菜都有些心存敬畏。

      我的父亲因为是退伍老兵,所以工资水平在当时属于比较高的一类,且父亲在部队里还有许多老战友,可以时常从部队上搞到一些副食类,所以我童年时期的生活比一般孩子要好一些!野菜在经过母亲的巧手料理后变得美味可口,所以在我记忆中野菜是可口的,美味的!以至于采野菜成为了我童年时喜欢的活动之一!

      北方的野菜与南方不同,经过整个冬天的风雪洗礼,当春天来到时,野菜从地底下开始发出新芽,绽露出春天的气息!所以北方的野菜似乎更能体现出春天的活力!

      最先露面的就是万鲜之首“荠菜”!尽管吃过无数种野生的或种植的野菜,但我仍然认定荠菜才是那个最靓的仔!

      荠菜,又名护生草、鸡腿草、清明草、银丝芥,属于十字花科草本植物,叶质脆嫩,风味鲜美,营养丰富,营养价值很高,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

      北方的山东每年3月,尽管偶尔还寒风凛冽!而在我的老家的田地里荠菜已经开始扎下根并冒出细小的嫩叶,嫩叶只有三两片,但白白嫩嫩的根却有十来厘米深!这时候的荠菜是口感最好的时候,每次我都会跟一起挖野菜的小朋友一起仔细寻找,唯恐落下一颗,直到篮子装满才肯回家。

      荠菜的做法有很多种,无论是凉拌,清炒,还是做汤,都是极为鲜美可口!

      “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这是宋代文豪苏东坡《次韵子由种菜久旱不生》中的诗句,东坡先生真的是个妙人!作为大文豪的一个他居然知道可以在麦田里找到荠菜。

      “无奈国风怨,荠荼论苦甘。”这是宋代人晁说之《谢蕴文荠菜馄饨》一诗中的句子。他们那个时候就在吃荠菜馄饨了,可见,吃货的历史是真的悠久!

      而我最喜欢的还是妈妈包的荠菜饺子,每次我都会央求妈妈多包一些,即使一顿吃不完还可以留着下顿煎着吃!那种鲜美真的是感觉没有恰当的词语可以形容!

      直到读过宋代诗人陆游的这首《食荠》诗,才觉得把吃到美味野菜的乐趣写得淋漓尽致!

      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忽忘归。
      传夸真欲嫌茶苦,自笑何时得瓠肥?

      其中的蕨薇,就是指野菜。

      是不是可以感到中国吃货们的深度及广度,身为大文豪一把野菜都能吃出高深境界!

      但荠菜来的快去的也快!眨眼之间就会老去,失去了荠菜那特有的风味,所以荠菜的美味实际上非常短暂,现在网上售卖的所谓野荠菜及人工种植的荠菜都尝试过,但无论如何是吃不出那种真正的鲜美的!

      随着天气变暖,各种野菜纷纷开始崭露头角!

      马齿苋,又名马齿菜,五方草,叶片为绿色或红褐色,由于其中含酸类物质比较多,所以吃的时候会觉得稍有些酸味。马齿菜的药用功能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能降低血糖浓度,对糖尿病有一定的作用。

      马齿苋可以说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野菜,因为到处都有生长,所以在农村也是喂猪的常见饲料,但随处可见并不意味着它就不美味!

      它的吃法有很多种,焯过之后炒食、凉拌、做馅都可以。

      如大蒜拌马齿菜、把马齿苋用开水烫一下,攥干水分,红椒,蒜泥覆盖,用热油浇上去激发香味,就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其它如马齿菜炒鸡蛋、马齿菜馅包子、马齿菜粥等。过水后的马齿苋晒干后可以长久保存,冬天来临用水泡开后无论炖煮还是做包子,水饺也是别有风味!

      因为马齿苋的常见及生命力顽强,故有“百姓的美味”之称,真是平凡中孕育的神奇!

      灰灰菜是另外一种常见野菜,色绿、味美、鲜嫩、口感好!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现代研究发现常食灰菜,减肥瘦身效果非常明显!

      “灰条复灰条,采采何辞老”是明朝人滑浩称赞灰灰菜的诗句,灰条即灰灰菜,虽有褒奖过分之嫌!但却道出了食用灰灰菜能有一定保健功能。

      现代医学还发现灰灰菜是含有卟啉类物质的光感性植物,过多服食或接触,日晒后会引起急性光毒性炎症反应,这样就会皮肤红肿、发亮,混身刺痛、刺痒,所以灰灰菜一次食用量不宜过多,食后或接触后应避免强烈日光暴晒,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灰灰菜虽然美味,大人们却不许常吃、多吃的原因,看来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积累的丰富经验的确不可小觑!

      苦菜,学名蒲公英,又名婆婆丁,含胆碱、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婆婆丁的功能是清热解毒,消肿、利尿,具有抗菌的作用,能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利胆和保肝的作用。

      北宋大书法家、文学家黄庭坚就曾留下“北方春蔬嚼冰雪,妍暖思采南山蕨。韭苗水饼姑置之,苦菜黄鸡羹糁滑”的诗句。

      婆婆丁焯过后生吃、炒食或做汤都可以,可拌海蜇皮、炒肉丝,还能配着绿茶、甘草、蜂蜜等,调成一杯能够清热解毒、消肿的婆婆丁绿茶。但由于其味偏苦,乍入口许多人接受不了,喜欢的人却乐此不疲!

      我最喜欢的吃法就是将婆婆丁洗净后蘸酱生吃,脆嫩爽口的口感混杂淡淡的苦涩,咀嚼后又会略有回甘,好似人生经历一样似苦还甘,让人回味无穷!

      白蒿,大名叫茵陈,据《本草纲目》记载:其味苦、平、微寒,无毒。

      杜甫诗云:棘树寒云色,茵陈春藕香。因冬季地上部分枯死,春季来临又萌发出新苗,故古人称其为“茵陈”。半灌木状草本,有浓烈的香气;茎、枝初时密生灰白色或灰黄色绢质柔毛;嫩枝、嫩叶可作菜蔬食用,采集后可以用来酿制茵陈酒。

      把白蒿洗净晾干,当茶叶用,还可以解酒,对人体肝脏很有好处,有护肝补肝的作用,对身患肝炎的人,多喝白蒿水,据说效果还不错。其中更为值得一提的就是用现代科技手段从黄花蒿中制取的青蒿素,对治疗疟疾有特效。可见白蒿不仅是一种野菜,也是一味天然良药。

      蒿类有两种,一种是翠绿发青的,叫青蒿;一种是暗绿发灰的,叫灰蒿。生的白蒿,因为有比较强烈的气味,有的人觉得闻不习惯,但蒸熟后,味道就基本可以接受了了。

      白蒿可用开水焯过后凉拌,还可以拌面蒸熟蘸蒜吃,但我对于白蒿的气味不是很喜欢,所以每次采野菜的时候我对白蒿基本上都是视而不见!但有人却很喜欢,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除了这些地上长的,还有树上结的,我也不知道树上结的是否可以算是野菜,但既然是野生的,姑且算是野菜吧!

      首推一指的自然是香椿了。

      古人把香椿作为一道美味。在元代,素有“北方文雄”之称的元好问曾在《溪童》诗里写下诗句:

      “溪童相对采椿芽,指拟阳坡说种瓜。想是近山营马少,青林深处有人家”。

      诗中描写美丽的春季,一群小孩子在溪边的香椿树上采摘椿芽,整个画面鲜活欲现!

      可见,古时香椿早已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珍馐美味,中医认为,香椿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功效;它的味道芳香,能起到醒脾、开胃的作用。现代营养学研究也发现,香椿含有维生素E,具有很强的抗衰老作用。

      在北方的农村,每家每户房前屋后都会种上几棵,也不用特别管理,春天来临时食其嫩芽即可,严格说只能算是半野生!

      将采摘下来的椿芽嫩枝,略微用盐腌渍,清水洗净后裹蛋糊入油锅炸制,待金黄色时出锅,因形似炸鱼,故名“春芽鱼”,入口酥脆可口,清香四溢,实为不可多得之下饭佳品。

      但椿芽的美味与荠菜类似,持续时间极为短暂!经过一次采摘后,后续长出的枝芽则香味大减,好似不是一棵树所出!因此就有奸商将形似而内在不同的过季椿芽拿来销售,使人误以为椿芽“名不副实”,实在让人气愤!

      槐花跟榆钱几乎是一前一后接踵而至,榆钱略早,两者风味相似,榆钱就是榆树的种子,因其外形如钱币,故而得名!又由于它是“余钱”的谐音,因而民间就有吃了榆钱可有“余钱”的说法,具有健脾安神,清心降火,止咳化痰,清热利水,杀虫消肿等作用。-

      将刚采下来的榆钱洗净,加入白糖,味道鲜嫩脆甜,别具风味,还可用来煮粥,榆钱粥吃起来温润滑腻,味美无比!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在吃了榆钱粥后,曾留下了“杯盘粉粥春光冷,池馆榆钱夜雨新”的诗句。

      下面这首诗则是赞扬槐花的。

      四月槐花馥郁香,玉姿雪态倍芬芳。淡如梨蕊三分雅,味比红梅一缕长。

      每忆饥肠苦荒岁,犹思果腹作珍粮。而今谁解槐魂赋,老树深恩怎报偿?

      槐花味道浓郁芳香,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润肺的功效。采摘后可以做汤、拌菜、焖饭,也可做做槐花糕、包饺子,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蒸槐花饭,将洗净的槐花加入面粉拌匀,再加入精盐、味精等调味料,拌匀后放入笼屉中蒸熟即可食用,

      我最喜欢的则是生食,将刚采摘的槐花挑选含苞待放的直接送入口中,味道香甜可口,芳香四溢,久食而不生厌,是儿时最喜欢的时令美食之一!

      其它的常见野菜还有藜蒿、刺儿菜、马兰头、柳芽、苜蓿、苋菜、野花椒芽……等等,可以说数不胜数,每一种都是各有千秋,各擅胜场!

      现今,野菜更多是被当成养生保健食品进入了人们餐桌,父亲曾说过,在他们那个年代,生活条件特别的艰苦,那个时候很多人都吃不上饭,就是在那个饥荒年代,这些野菜救人无数,人们在饥不果腹的时候,这种野菜能够为人们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让很多人都不至于因饥荒而死去。

      每次带女儿来采摘野菜的时候,也会把我曾经听到的这些话讲给她听,就是要让下一辈人知道今天的安宁富足来之不易。

      虽然南方的野菜种类与北方有很大区别,但胜在南方气候炎热,几乎没有冬季,所以野菜一年四季几乎随时都可以采到,还有一些北方见不到的种类,比如莼菜、野竹笋、鱼腥草、水芹菜、薇菜等,同样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美食。

      正如宋代词人汪晫的所作《念奴娇·谁家野菜饭炊香》

      谁家野菜饭炊香,正是江南寒食。试问春光今几许,犹有三分之一。枝上花稀,柳间莺老,是处春狼藉。新来燕子,尚传晋苑消息。应记往日西湖,万家罗绮,见满城争出。急管繁弦嘈杂处,宝马香车如织。猛省狂游,恍如昨梦,何日重寻觅。杜鹃声里,桂轮挂上空碧。

      每次吃着自己亲手采摘的野菜都会想起小时候妈妈做的野菜味道,每次都会吃出不一样的感觉,那种感觉就叫做“幸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