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十五章 猪血 ...


  •   1940年这一年,发生了影响世界的事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这一次战争,又一次把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都卷入了其中,不过王家村的人对此不太知情,虽然李先生在那里天天念报纸,但他念的大多是过期的。

      比如世界大战是在四月份爆发的,李先生的报纸是在七月份念的。

      于是就有人问,那这仗打完了吧。

      李先生说还没有。

      问的那人点点头,也不再说什么。

      丹麦、德国……这些地方比什么来世投生对他们来说还遥远,不是他们能关心的。

      王家村对这个感兴趣的,也就是王有根了,虽然王有根对王向前说不用理会这些,可就像他琢磨杀猪木匠活儿一样,这些信息到了他脑中,他也会不自觉的琢磨,琢磨来琢磨去,就琢磨出点东西,这一天就忍不住的找到李先生:“那些洋人的国家打仗了?”

      “嗯。”

      “那那些洋人是不是要回去?”

      李先生非常惊讶。

      王有根在四邻八乡也算是名人——干什么什么行,还不用师父教,这简直是带着宿慧啊!

      也就是生不逢时,否则一定能成为像王老老太爷那样的大贤人的!

      这里的王老老太爷就是王老爷的祖宗,往上面数的话是爷爷辈还要再有个三四代。

      也就是从他这一代,王家发的家,具体是怎么回事,这么久远大家也说不太清楚了,但从过去就流传了一个故事,那就是拾粪发家。

      怎么拾粪?

      就是背个粪筐,从早拾到晚,再之后就去侍弄庄稼,那庄稼就比其他人家的长得好,别人家的一亩出三百斤的粮食,他们家的出三百五十斤、三百八十斤!

      多出来的不多,但就是发家的资本了。

      当然如果是这样,王老爷的祖上还说不上是贤人。

      他能被叫做贤,第一,是他拾了一辈子粪;

      这真是一辈子,年轻的时候老人家拾,到老了,都有多少田地了,被人叫做老爷了,还会一大早起来去拾粪。

      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就是有一个外地的年轻人,路过王家村,看到这片地长得好,感叹了一下,旁边一个拾粪老头嘿嘿一笑,说我的。

      那年轻人没有理他,走了一会儿,看见那地好,又感叹了一下,那拾粪老头又嘿嘿一笑,说我的。

      就这么从早走到晚,走了一路,但凡看到的地,但凡年轻人感叹,拾粪老头都说是自己的。

      晚上年轻人到了镇子上,同人聊闲篇,说自己遇到了个脑袋有毛病的老头,说那地都是他的,旁人就问那老头什么样子,年轻人说了,旁边人说那地真是那老头的,不是他有毛病。

      这故事也不知道真假,反正都是这么传的,不过王老爷的祖上的贤更在第二点,那就是立了一条非常有用的家规——禁赌。

      凡是他的子孙,不能沾赌的边,否则净身出户,移除家谱。

      当然,随着时间流逝,这个家规也是越来越不被遵守了——后来二老爷就同人打麻将了,但是在最初,还真的是严格执行。而也就因为这个,保障了王老爷的资产传到了这一代,就像有人说的:“吃能吃多少?喝能喝多少?养个小的随便能给多少?赌起来就没边了!”

      所以后来又有人感叹,王家这位祖宗再贤,到底不是诸葛亮刘伯温这样的人物,否则前算五百年,后算五百年,再立一个不让吃福、寿膏的家规,也没后面这些事了。

      当然,这就是人们聊闲篇。

      不过王有根能被人们同那位王姓祖宗类比,也是很厉害了。

      在普通人想来,要不是外面乱,王有根到外面做小活儿,那要挣多少钱!

      就算不去外面呢,在村子里杀猪,也能买地置产业了——那杀猪师父,特别是手艺好的杀猪师父,过的都不差!

      可现在世道乱,王家村旁边就有个土匪窝,虽然那土匪大多都是附近的破落户组成的,一般不找村民的别扭,可真没吃的,也会劫掠一番。

      有时候土匪之间还会打仗,这个同那个打,那个同这个打,闹的很了,还有政府军来整治他们。

      政府军说是来打土匪的,可过来扰民不说,那子弹也不认人。

      于金凤的姥姥早先就不知道是被谁打死的,反正是被抢打死的。

      三少爷不吃□□的时候跑车队,但那是车队,插个小旗,就同外面的镖局似的,一般政府军不会来打扰,土匪也不敢过来——这车队都有枪的,土匪虽然也有枪,可那枪不见得有车队的多,就算打下来,自己这边也是死伤惨重,往往还打不下来。

      反正因为乱,王有根做不成小活儿。

      而也因为乱,王有根的杀猪生意也受影响——都没有猪,他手艺再好,上哪里去杀?

      但就是这样,王有根在家里没有地的情况下还养着一家四口,没去逃荒要饭,那真不是一般的能干!

      李先生也知道这个情况,也知道王有根是个能人,就找他谈过话,但谈过之后,也就不想谈了。

      李先生说,你觉得现在这个国家咋样?

      王有根说就那样。

      李先生说你对国家有啥想法吗?

      王有根说没想法。

      李先生说大家苦呢。

      王有根说这是命。

      到这里李先生已经知道王有根是个什么人了,但还有点不死心,就又问他:“就没想变变?”

      王有根沉默了片刻,叹了口气:“那是老天爷的事。”

      李先生到底不再说什么了。

      王有根才干也许是有的,心思也许也是有的,但这人……没有想法。

      李先生有些遗憾,但他也不孤独,这镇子里、这四邻八乡,他还是有同志的,他再没想到有一天王有根会就二战的问题来同他讨论,一时间都有些怔住了,他想了想道:“你怎么会这么想?”

      王有根道:“家里人的架打大了,不都要把外面的孩子叫回来吗?”

      李先生一下就笑了:“我想着也是这样。”

      “那这些洋鬼子走了,日本……嗯走不走?”

      李先生叹了口气:“他们的主战区,在这里啊。”

      “主战区?”

      “他们在同我们打啊。”

      王有根不说话了。

      后世有一种说法,就是面对日本人,河南本土没有太多的抵抗,没有发生那种拼死大战。

      这话不能说错,十大战役中没有河南。

      但之所以会是这样,是因为这个时候的河南已经无力抵抗,花园口被炸,直接导致六千万民众受灾……

      虽然受灾并不只是河南民众,但河南民众绝对占了多数,而当时的河南,也不过五千万左右。

      当然,这个时候各方力量不足,统计一定是误差的,可是就是再过多少年,河南成了中国第一人口大省,也就是一亿人口,此时,随便也不会超过六千万。

      毫不夸张的话,此时的河南,在全面受灾。

      因为受灾,因为一直就生活在兵匪、军阀的混乱中,像王有根这样,一直就生活在乡村中的普通百姓,对日本人打过来,就没有太深刻的感觉。

      日本人不好,日本人欺负他们,但过去,他们也没少受政府军的欺负。

      前两年发那么大的水,大家饿的两眼冒绿光,政府军还来抢粮食。

      如果说政府军比日本人好在哪儿的话,大概也就是只有政府军的时候,家里的女人不用往脸上抹锅底灰练翻墙?

      王有根对这些一向是避开的——偶会想到,也很快跳开,一直到此时,他才有那么一种恍然,原来,日本人的主战区在这里,在自己的国家!

      从李先生那里回来,王有根沉默了两天,不过他的话一向不多,大家也没有太在意,就是王向前觉得他爹不太对——这两天,他爹瞪了他四次!

      王有根在外面是个体面人,在家里,特别是在对待王向前的时候,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了。

      王向前不想上学,他给他找的理由是要跟着自己学手艺。

      但王向前学手艺学的也就那么回事,要放在别的老师那里早就训斥了,王有根则一般只是摇摇头,重话都不说,更不要说瞪了。

      王向前也不怕他,这一天又被瞪,直接就问:“爹,你咋了?”

      王有根要摇头。

      “那你瞪我干啥?”

      王有根叹了口气。

      王向前莫名其妙。

      这一年快要过年的时候,王向前听到了一个词:百团大战。

      从王家集那里传来的消息是,这是共产党同鬼子打的!

      共产党这个词对于王向前属于那种有点模糊,但又听过的三个字,因为过去政府好像抓过,不过现在这不重要了,他和村里的其他人一样问出了三个字:“赢了吗?”

      王有根沉吟了片刻:“反正没有输。”

      一片欢呼。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5章 第十五章 猪血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