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热情就热情过头,撞了南墙也不懂回头 ...
-
和她的名字一样,陆远兮从小就是个“诗情画意”的女孩子,这也是吕丫丫在认识她第三年对她的评价,至于第一印象,则是“娇小可爱”。
可能因为遗传,加之不规律的生活习惯以及挑食,她看上去比同龄孩子要娇小些。妈妈说她小时候很听话,带她出去总是坐在那里乖乖的,不说话也不闹,逢人便笑,惹得不少大人都来看这个精致的小娃娃。
这和她后来的性格完全相反,也不知道哪个基因变异了,一个疯丫头逐渐长成。吕丫丫说那是她爸爸宠的,回过头自己想想,又好像在理,只是还缺了一半,那就是朋友们也宠。
她常常觉得,后来自己的难过,可能是因为早年透支了爸爸妈妈的爱,朋友的爱。
那时候好像从来没为什么事发愁过——直到初一
——从老师的口中听到“林修也”这个名字。
没来由地,她开始了年少的愁思。
吕丫丫后来说,那就是你开窍了。
林修也是她们年级第一名,毕业多年后仍然是老师口中“我教过最好的学生”,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那会儿她还在学国画,说起来这是陆爸爸的思维——上小学后她实在太好动了,学学国画可能还可以变文静一点。
国画是学了八年,人嘛,并没有变文静。
只是笔墨纸砚之间,养成了她独特的审美,既包括美术方面,也包括喜欢的人方面。
比如这位“林修也”同学,一听名字,便联想起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嗯,很是清雅。她全然不顾人家叫林修也而不是林修竹,仅仅依靠一个“林”字,一个“修”字,就自顾自认为这是命运的一种指示和缘分。
“林修也”——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陆远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古典,清雅,多配。
行,就是求索,慢慢求索。
她很是不认可女追男隔层纱这句话,明明就是隔了十万八千里。
总结起来,就是
——勇气太过,热情太胜,心思太浅,爱意太满
——因为一个名字,追了他两年。
吕丫丫在听她这一段壮举时评价道:“MD,居然和小说一样,真是酸了。”
“是啊,那时候总以为自己是小说女主角。”陆远兮笑,直到现在,想起林修也,心中也是明媚而愉悦的。
闪光的日子,温暖的少年。
至于怎么追到的,她愿意称之为“耗尽了所有的智商”——
自己的课表从来不记得,林修也的课表,全文背诵;
只要是林修也会经过的地方,一定有她的身影,假装偶遇,不怕尴尬地问他:“啊,好巧,你怎么也在这里呀?”
和他班里的老师、同学混到熟的不行,用后来的话说,拉来尽可能多的助攻,以至于老师们只要看到她来林修也班里,都会笑着说:呦,又来串门儿啊。同学们也都发出老母亲般的笑声。
吕丫丫对她这种行为,很是不屑:“虽然很管用,但是很粗暴。唉,你要不是这张可爱的脸蛋,大概会被人当场制服吧。”
“……”陆远兮不服,“那是我的真心好不好。再说了,人家也没有明确拒绝我呀,不然我能坚持两年?”
“但人家也没怎么搭理你呀?”吕丫丫毫不留情拆穿。
这么想来,林修也在头一年半里,确实显得比较“矜持”。
她的尴尬偶遇,他基本都是礼貌一笑,然后绕着她走。
她的串门儿,他也是低头看书,不理大家的起哄。
后来有了手机,对她一天不止十几条的告白短信,一概不回,只在她问他学习上问题的时候回复。
如果换了别人,大概也就知难而退了,陆远兮却沉浸其中,吕丫丫后来评价,她总是一热情就热情过头,撞了南墙也不懂回头。
其实也不是没有过迟疑,但每次看到他就算不回应她的表白短信,也还是耐心给她讲解学习上的问题,她就更加喜欢他。
她有自己的一套逻辑:如果他喜欢我,那我自然应该坚持表白;如果他不喜欢我,他连不喜欢我都能这么耐心地帮助我学习,那也值得我追。
闭环,完美。
自我安慰起效,内心喜欢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