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第二十九章 代狐受罚招禁闭 ...
-
世事沧桑,尘世多变,人世几经更朝易代,其间种种恩怨是非,情仇爱恨,并非伏羲女娲单薄之力所能全然理清掌控,这二人唯能尽心竭力而为,内中酸甜苦辣,自也难以一言尽述。人间诸事千头万绪,为了人间大众福祉,夫妻二人奔东忙西,时常聚少离多。
这年秋初的一天,凤凰山附近的一座女娲庙里来了一位落魄书生,这位书生面庞清瘦,神伤容黯,衣衫不整,刚一跪到女娲神像之前,便泪如雨下,哽咽不止。
身处娲皇宫的女娲心有感应,飞身降于庙中,将身隐于神像之后,问道:“我是人间的女娲娘娘,有什么难处,你尽管起来说话,我会尽力帮你的?”
这书生听到女娲声音,微一惊讶,随即磕头如捣蒜,说道:“女娲娘娘,你无论如何要救救我的未婚妻子啊,她性命危在旦夕,于今也唯有你能救她脱困。”
女娲问道:“你的未婚妻是哪里人,她到底遇上了何种攸关性命安危的灾难?”
这位书生长跪不起,提起一只衣袖擦了擦颊上泪花,喉头间仍有些哽咽,将事情原委和盘道出。原来,他本是江南人氏,姓李名书文,出身贫寒,自小苦读诗文,学就满腹经纶。今年夏天,他到外地拜访一位朋友,途经一座山林,未料半道上突然跳出一个面貌狰狞尖牙利爪的狼头怪,大吼着扑向他,想将他吃掉。他拼命东躲西藏,却哪里逃得过狼头怪的魔爪,将他一把压在爪下。眼看他就要丧命于狼怪凶口之中,忽然一位粉衫女子从天而降,喝止妖怪行凶,并手持宝剑,近前与妖怪搏斗。这狼头怪不敌,狼狈逃走。
李书文狼口脱险,对这位义出援手的少女自是千恩万谢,感激不已。这位豪肝义胆的少女也是个爽快人,告诉他,自己名叫王珊珊,自小父母去世,跟随一名潜隐深山的大师学习武艺和法术,练就一身驱妖除怪的本事,此次她奉师命出山,寻找几种仙药,途中无意遇到他落难,才出手援救,算不了什么。
二人一路,恰好结伴同行。李书文对这位年轻貌美心底善良的侠女王珊珊,可谓是一见钟情,而王珊珊与李书文交谈中,见他知书达礼,谈吐不俗,也萌生出几分爱慕之意。这对年轻男女偶然邂逅,互生爱恋之意,朝夕相处间,哪能遏制住彼此心头那股爱欲之情,很快耳鬓厮磨在一起,并海誓山盟,相约尽快拜堂成亲,此生此世,二人携手白首到老。
李书文顺利拜访完那位友人,又与王珊珊携手同归,途中,在一座小庙歇息。半夜,躺在李书文身边的王珊珊突然醒来,号啕大哭,告诉李书文,她并不是人身所生,而是修行千年的狐狸精所变,因贪恋人间繁华锦绣,才出来到处游玩,救下他之初,说自己从师深山大师学习武艺和法术之类的话,均是想隐瞒真实来历,但她之后爱慕李书文才华,想与他做对夫妻,确实是真心实意,而今,天兵突然下凡来抓她,她才不得不倾心相告。此刻天神已将小庙团团围住,天神们斥责她身为狐妖,竟敢与凡人偷情通婚,此举已然触犯天条,玉帝知晓后,发下旨令,必须缉拿她上天受审,她如今身陷重围,已是在劫难逃。王珊珊说完这些,又哭着说,天条异常严厉,她若上天受审,轻则会被废除法力,打回原形,重则会被押赴斩妖台处斩,落为地狱幽魂,李书文若想与她续接夫妻之份,唯有去凤凰山恳请女娲娘娘出面解救,若是晚了,只怕两人永无相见之日,更别提再续夫妻之情了。之后不过一会儿,哭喊不止的王珊珊便被一股无形之力带出庙宇,押上天空,消失在夜色中。
李书文蓦遇此事,也是不知所措,他大声呼天喊地,想招人来救,却等不到别人半丝援助,只能眼睁睁看着新结识的伴侣被隐身的天神们带走。惊痛悲伤之余,他又冷静下来思虑,觉得王珊珊虽是妖狐所变,但她美丽、善良、贤惠,实是与他共度人生的最佳人,若不能娶她为妻,也会是他此生莫大的伤憾。遂遵照未婚妻嘱托,星夜兼程,赶来凤凰山,向女娲求助。
女娲听毕,虽然同情,却也无耐,说道:“这位王珊珊真是胆大妄为,身为妖狐,明知天庭有人妖之间不能通婚的禁令,却明知故犯,有意与你私通,焉能不受上天追究?天有天规,人有人法,我虽为创世造人的人间圣母,但天地之间诸多法则定例也非我一人之力所能改变,此事究其根由,也只能怪这名妖狐逆天而行,咎由自取了。换而言之,这名妖狐与你并非一族,救人害人,多半是凭妖性随意而为,保不准哪天你与她相处间,她心生不乐,又妖性大发,吃了你,我们又何须怜悯她?李书文,我看你还是忘掉她好了,凭你的才华,我再在暗中帮你一把,让你在当今朝中得个一官半职不是难事,待功成名就,你再挑选一位美貌端庄贤淑达礼的良家女子为妻,岂不比找个妖狐为伴更好?上界天条并非我们人间可以随意更改,你还是回去好好读书和过日子好了,切莫为了一个妖狐,一意误入歧途,而耽误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李书文听女娲如此说,颇为沮丧,说道:“女娲娘娘,你未与她相处过,怎知她的品性好坏?我与她相处多日,她未曾显过一丝妖性,而是与良家女儿一般,善恶分明,情义深重,而今在我心底,她虽是妖狐所变,但早已脱离妖狐之流,与我们人族一类。人与禽兽相比,人贵在有情有义,她对我有救命之恩,又一片痴情厚意,我李书文若贪图荣华富贵,弃她安危于不顾,那我与禽兽又有何异?既然女娲娘娘无回天之力,难以救她,也只能怪我和她命薄了。我也不贪求向女娲娘娘要什么官做,就是让我做皇帝,给我搬来金山银山,若此生不能和她在一起,我也会如同行尸走肉,索然无味。此地无方,我李某也不想再叨扰下去了,这就告辞。”他心灰意冷之下,站起身来,也不行礼,扭身踉踉跄跄出了庙门,一阵哭,一阵笑,向远处走去。
女娲见李书文变得疯疯癫癫,叹道:“真是可怜天下痴情人啊!”心想,李书文不过是一时无助所致,等他哭够笑够,自会恢复原样。她飞身回转娲皇宫,到了凤凰山半腰,不经意回头望去,正巧望见那李书文走近河边,一头栽进白浪滔滔的河水之中。女娲心头暗叫不好,急忙飞过去搭救,却为时已晚,只见地府的黑白无常二兄弟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用一条拘魂链锁上李书文的魂魄,并为魂魄兜头罩了一件黑袍。
女娲落下身来,那黑白无常见到女娲娘娘突然降临,一时也是手足无措,丢开拘魂链,一齐躬身行礼。白无常问道:“女娲娘娘来此,不知有何差遣?”
女娲道;“我在山上望见这位书生投河自尽,飞身过来,本想救他一命,没想到还是迟来一步。”
黑无常面上大显为难之色,说道:“这个书生在来此地的途中便有轻生的念头,因此,阎王爷命我们兄弟两个跟着,好不致让他死后沦为孤魂野鬼。此刻若是将这个书生魂魄放了,我们两个回去,只怕吃罪不起啊。”
白无常道:“是啊,女娲娘娘,我们两个也是奉命行事,身不由己啊。”
女娲哪有为难两个阴仙之心,说道:“生死轮回乃人间定数,我岂可擅自违背。你们两个去吧,我不会强求你们的。”
黑白无常均松了一口气。黑无常谢道:“多谢女娲娘娘体谅我们兄弟的难处。”二兄弟押解这李书文魂魄,足不踩地,凌空远去。
女娲见李书文的尸首还在河中飘着,便从河岸一棵柳树上折下一根枝条,默念法诀,倾刻间,这根枝条变成一条青龙,凌风破浪,将李书文的尸体从河中捞出,驮到岸上,青龙落地后又变成一根柳枝。女娲举目四顾,思索将这李书文尸体埋在何处,忽见河岸的芦苇丛中游出一对鸳鸯,两只鸟儿耳鬓厮磨,互相嬉戏,毫未将外人放在眼里,不由触景生情,暗道:“想当初我和伏羲哥之所以分开,还不是因那天条无情无义,这个李书文为了一个妖狐,竟然以死相随,投河自尽,可见这个妖狐并非恶俗之流,而是真的对他有情有义?人与禽兽相比,贵在有情有义,这名妖狐对这书生情深义重,我理当将她看作人间中的一员。天条虽不可违,但天庭也不能不顾及人间常情,我这就上天去为这妖狐求情,救她下界,回来再把这李书文医活,让这对有情之人终成眷属,也算我又撮合成了人间一桩美满姻缘。”
她便唤出土地神,将李书文尸首托付于他照管。
土地神说道:“女娲娘娘尽管放心,我会守候在他身边,等你回来,绝不会让他受一毫一发之损。”
妖狐生死不明,女娲也不敢耽搁,疾身飞向天宫,暗道:“也不知这个妖狐下落如何,若是她已遭受天刑惩处,那我去玉帝面前为她求情,也已经晚了。”便先飞临斩妖台,只见一根铜柱根用铁链锁着一只白狐,一位须发戟张的神将正手持双槌互击,这对神槌每互撞一下,便射出一道耀眼的闪电,劈打在白狐身上,白狐忍不住疼痛,浑身哆嗦,惨叫之声不断。女娲猜测,这个挨打的白狐定是在下界跟随李书文耳鬓厮磨又被天神抓上天的妖狐王珊珊,便落身近前,说道:“请神君手下留情,我此次上天,就是来恳求玉帝法外开恩,饶过这条妖狐性命,还望暂停行刑。”
神将已然住手,说道:“既然是女娲娘娘上天求情,我就暂且把剩下的三百七十五记电槌搁下。玉帝先前下了钧旨,打这妖狐五百记电槌,再将她贬入地狱做苦差,玉帝此时正在灵霄宝殿与群臣商议要事,女娲娘娘可前往宝殿求情,若讨得赦免之旨,我自当放还她自由,她也少受许多折磨和痛苦。”
那白狐呻吟中,目中噙泪,向女娲说道:“多谢女娲娘娘来救我。”
女娲叹了口气,说道:“你这妖狐,做事真是不计后果。”她径奔灵霄宝殿面见玉帝而去。
听值官禀报女娲求见,玉帝立即宣女娲上殿。
女娲参见了玉帝。玉帝问道:“女娲,无事不登三宝殿,你今日来此,莫非人间又遇上什么难事,要朕帮忙?”
女娲说道:“说来不过是人间一桩小事。下界有一个叫李书文的书生与一位叫王珊珊的妖狐偶然相遇,二人相知相恋,互生情愫,想结为夫妻,不想这妖狐被天神抓到上界。这位书生为搭救他的未婚妻,不远千里赶到凤凰山,求我出面救人,我初时未允,他竟为了妖狐,投河自尽,以死相随。我念其情深义重,特地上天来恳求玉帝,望玉帝网开一面,放了这个妖狐,能让二人在下界结为百年之好,也好促成一段良缘。”
听女娲提起妖狐,玉帝有些不悦,鼻中“哼”了一声,说道:“这个妖狐,在下界变化成人形,施展妖法媚术勾引凡间良家男子苟合,还想与凡人结为夫妻,此行实为天条所不容,朕若不依律处以重刑,又何以警示那些妖魔鬼怪不能坏了天理人伦?朕这么做,也是不想让人间伦序无常,乱上加乱,女娲,你身为人间圣母,理应分清大是大非,可不要一时心软,乱了分寸,反而给人间遗祸。”
女娲说道:“玉帝此言差矣,若让这妖狐与下界书生李书文结合,怎会坏了人伦?这个妖狐修行千年,已然修成人身,而且,她心底善良,有情有义,已可算得上我人族中的一员,我已不再将她作妖狐看待,玉帝又何必非要将她当作妖狐一流,掌下不容?下界常言道,宁拆十座庙,不破一门婚,这二人一个有情,一个有义,彼此情投意合,若让这二人结为百年之好,也算顺应了人间男女常情,又有何不可?人间贵在情义在,还望玉帝体恤人间之情,格外开恩才是。”
玉帝听女娲说得轻描淡写,但在他心中,天条至高无上,任何人都不可轻易冲撞,面上不由流露出三分生气之色,说道;“妖就是妖,人就是人,二者岂能谈婚论嫁,混为一谈?女娲,你不必再强词夺理,为那妖狐求情了,天庭早就定下律令,神人妖鬼之间不能通婚,否则必受重罚,朕身为天宫之主,岂能将天条视同儿戏,随意丢弃不从?朕看你今日言语有些胡涂,就不追究你的过失了,你且退下,等你慢慢清醒过来,就会明白朕也是在为人间着想。”
女娲若一退,妖狐之危必难挽回,她岂能轻易退缩,说道:“玉帝,我今日并没有糊涂,清醒得很,我今日来到天庭为这个妖狐求情,就是认定这个妖狐没有大错,就算她有错的话,那也是出于我指使,玉帝如若执意要追,责,那也该放了妖狐,惩罚我才对。”
殿上金星见女娲将罪责往自己身上揽,忍不住出口道:“女娲,为了一个妖狐,你又何必如此?”
玉帝已然心生怒火,冷笑道;“女娲,你身为人间圣母,人间有多少大事等着你去做,你却跑到灵霄宝殿上,替这妖狐求情,还要将这违逆天条的罪责往自己身上揽,甘愿代这妖狐受罚,实在让朕有点儿不可思议。那好吧,你既然如此说,朕就遂你心愿。司法天神听令,即刻放了那妖狐,将女娲关进禁心殿,让她好好反省反省。她什么时候知道自己错了,朕再考虑赦免她。”言毕,起身离开宝座,一甩衣袖,飘身离去。
殿内一众文官武将面面相觑,一时谁都说不出话来。
过了一会儿,司法天神先向殿中一名金甲神道:“传玉帝旨意,将那妖狐放了。”金甲神应了一声,飞步出了宝殿。司法天神又向女娲道:“女娲,圣命难违,我也只好得罪你了。”
女娲道:“你是依圣令行事,我岂会怪你?你就在前带路吧。”司法天神道:“好。”在前引路,女娲在后默默跟随,两个持枪的天兵也跟了上来。
这四个人出了灵霄宝殿,驾云向东行了二十多里远,落身来到一座幽静无声门庭森严的大殿前,殿堂上方一块牌上写着“禁心殿”三个大字。
司法天神说道:“此地就是关闭神仙让人安心思过的禁心殿,你在里面好好思过,只要能早点儿悔过认错,相信玉帝会很快下旨放了你。”
女娲迈进殿门,两名天兵将大门关严锁了上,并留在殿外看守,司法天神独自离了去。
这禁心殿内光线黯淡,里面空空荡荡,唯一引人注目的便是屋北立着一块巨石,石上密密麻麻刻着许多文字,女娲走近去看,只见行文开篇如此说道:“盘古开天辟地,神皇创立天庭。从古至今,天地两界神仙妖魔精怪无数,之所以天道长存,邪不压正,乃得益于天庭之德高,众仙之齐心,天条之威严。天条,又为天庭治世之纲,诸仙行道之本,天条若不存,天庭必难存,天地必大乱。天地各方神仙须将天条牢记于心,尽心竭力秉持操守,切莫违逆而行。”此后,便是天庭制定的种种律令和规矩。
巨石前的地上放着一些草蒲,女娲拣了一个,盘腿坐了下来,仰面细读,诸如天神不得私自下凡,后宫不得干扰政事,神人妖鬼之间不能通婚等等,均在天条其中,而施予违法者的刑术也有雷刑、电刑、火刑、水刑、鞭刑、锺刑等之分。
女娲默读之中,只觉天条严刑峻法,异常苛刻,有些放到人间,几乎不近情理,暗道:“上界天条有如此众多不近情理之处,也难怪玉帝做事时也不近情理。可人间毕竟与天宫不同,这不近情理的天条,放在人间,无论如何不会行通。”
正默默思索天条种种无理之处时,殿门铁链忽然啷当响动,大门打开,一个脚步声走了近来,女娲回头去看,只见是金星孤身一人前来。
金星语气中颇为惋惜,说道;“女娲,为了救一个妖狐,你甘愿代她受罚,被关在这冷冷清清的禁心殿中,有话不能跟人说,想散心又不能出去走动,又是何苦?不如现在我领你到玉帝面前认个错,你就说自己已经知道错误,愿意悔改,玉帝一定会放你走。你乃人间圣母,人间有很多大事要等着你去做,他若不放你走,在群仙面前也说不过去。”
女娲说道:“下界有我伏羲哥他们在,相信他们会帮我处理好人间诸事的。人间与天宫相比,就贵在男女间可以恩恩爱爱,长相厮守,我若向玉帝认错,不但会让那个妖狐与书生李书文难得善果,只怕也会令天下所有期盼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百姓心寒。正因我身为人间圣母,就该始终体念人间常情才对,岂可为了自身一时得失,委曲求全?我想,玉帝总有一天会体会到,人间与天宫不同,天条是不能用来禁锢人间男女之情的,最终还是会放我出这禁心殿。”
金星道:“玉帝乃群仙之首,操持天宫诸事,少有闲暇到人间走动,又如何能体会得了人间那些儿女长情?你不认错,只怕他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放你出去。这样吧,你要执意替那妖狐受过,甘愿被关在这禁心殿之中,我也不能勉强。你在人间还有什么事没办妥,需要我帮忙,我一定竭力而为。等过了这一阵,玉帝消了气,我再在他面前替你求求情,尽量放你早点儿出去。”
女娲道:“那就多谢金星帮忙和美言了。”想了想,又道:“我被关在这禁心殿中出不去,看来只能有劳你了。那个投河自尽的书生李书文已魂归地府,他的尸体被凤凰山脚下一位土地神保管,劳烦你下界一趟,从地府要回李书文的魂魄,将他救活,再帮他找到那位妖狐,让这二人一番痴情厚意不会白白付出,生得善果。”
金星点头道:“此事不过是举手之劳,你放心,我会替你办妥。”
这金星离开“禁心殿”,向玉帝随便道了个托辞,便离开天宫,来到下界。金星先入地府向阎罗王索回书生李书文的魂魄,又寻到那位照管李书文尸首的土地神,见那位妖狐王珊珊已然化为人形,正趴在尸体上哭得肝肠欲裂。
土地神道:“我见这位王姑娘来到凤凰山寻人,一问,要找李书文,便带她来看李书文的尸体,她一见便抱着尸体痛哭不休,我怎么劝也劝不住。”
金星现身寻来,却也吓了那妖狐一跳,这妖狐面上挂泪,虽是悲痛万分,却仍对天庭心存几分畏惧,问道:“莫非天庭放了我,又突然反悔,派你前来,再将我抓回去不成?”
金星赶忙道:“莫怕,莫怕,我是受人间女娲娘娘之托,前来搭救你郎君性命,成全你们二人这桩美满姻缘的。”那狐女听此,方停止哭啼之声。
金星将李书文的魂魄推入尸身,又将一粒回魂丹放入书生口中,不过片刻,便见人起死回生,睁开双眼,坐了起来。
这二人经历生死离别,复又重逢,均喜极而泣。之后,又一同磕头拜谢金星与土地神。金星说道:“你们二人应该多谢人间的女娲娘娘才对,若不是她上天为你们求情,你们也难有团圆之日。”而后,足下踏着彩云,上天而去。
李书文与狐女向金星身影拜了几拜,告辞土地神,又携手来到那座娲皇庙,向女娲像恭恭敬敬地敬香、磕头,说了一番感恩之语,方一同离开。
不久,这二人在李书文的家乡拜堂成亲,夫妻二人相互敬重,恩爱无比,成为别人眼里艳羡的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