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生是人间烟火,死是云上霞光 ...

  •   存在的四个基本事实包括:死亡、孤独、无意义和自由。这篇文我想谈谈对于死亡的思考,因为我自己从中得到很多,想分享给你们。

      一直以来,人们都习惯于避讳谈及死亡,或者干脆将之推给无所不能的神。从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对死亡充满好奇。至今仍记得那个初初了解死亡的傍晚,一个人坐在阳台上看着黄昏,想着自己有一天会死,就难过极了。

      那个时候,死亡象征的就是恐惧。我身上出了点小毛病,就单纯的以为自己要死了,也不敢跟家人说,就一个人躲起来想着自己还能活多久。父母一旦晚回家,也会乱想他们是不是在外面出了意外,就非常害怕。

      那个时候面对死亡,就只能逃避,尽可能不去谈不去想。再后来我因为生病和过多无意义的思考,陷入了虚无主义中,认为人生一切皆无意义。认为死亡近在眼前,人生只不过是死前飞速回忆一生的一抹意识罢了,整个人每天痛苦又麻木。

      我总是想象着自己死后的事情:

      我想,用不上五年,我用过的东西都会变成垃圾,被清理干净。

      用不上十年,我写过的字都会全部变成垃圾,被清理干净。

      用不上二十年,认识我的人全部相继离去,不再有人记得我是谁。

      用不上三十年,我所有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的痕迹就会全部消失,一切变得跟我来到这里之前一样。

      很可怕是吗?其实不是的。生命本来就是一场旅行,而死亡只是归往温暖而熟悉的故乡。

      死后的世界,就跟你来到之前的世界一样,你会害怕自己存在以前的世界吗?

      人生这一程,美便美在有限。美在毫无自知的沉迷其中,美在清醒的感受自己某一刻的存在。

      活的意义本就是个体对自我生命过程的深层次的全面探索,而死亡则常常在这个过程中扮演催化剂。

      对于专心参与生活的人,死亡是一件基本不需要思考的东西。他们沉浸在眼前一个个需要去完成的意义中,对于遥远的死亡视而不见。这是一种相对简单且幸福的生活方式。所以对他们而言,死亡是尽可能去避免讨论的事情。

      而另一些人,不可避免的与死亡打过交道。他们经历过病痛、意外或者失去重要的人。接近死亡会令他们对万物消亡的恐惧急剧激化,但是很快又会因为他们自发的积极思考而迅速冷却。

      曾有人开玩笑说,癌症看起来就像可以拯救神经症一样。在庞大的死亡面前,所有活着的焦虑似乎都变得微不足道。他们对自我进行了更深层的探索,通过边界体验使我们由日常模式迅速进入到本体模式,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在存在本身。

      还有一些人,因为于生活中经历了太多的痛苦与压力,以至于他们错误的理解了死亡本身。片面的把死亡当成一种逃避现实痛苦的最终途径,这是完全错误的。死亡是一件客观的事情,如冰溶于水,叶落归根。它的意义不在于形式和作用,而是在于它本身在我们生命中的存在。

      直到后来,我才发现,对于死亡的畏惧,其根本原因是在于活着时的没有意义。因为我缺少生命的参与和体验,因为我没有完成过我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没有感受过满足和充实,所以才对死亡充满恐惧。死亡的意义就是证明了活着的意义。

      我终于明白,一直以来我逃避的都不是死亡,而是生活。生命就应该参与到那些美丽的人间烟火中,去感受去经历,去创造意义和留下遗憾。即便是最终都无法得到自己追求的意义,那么即使死在路上,也好过用一片空白的人生来证明生命的虚无性。

      所以如果说生命是人间烟火的话,那么死亡就是云上的霞光。

      当你去避讳它,畏惧它时,它就是你生命尽头处的黑洞,是你头顶黑压压的乌云。但是当你真正去思考它、定义它、冲破它以后。它便的清晰起来,变成云上的万丈霞光,变成你生命中清晰存在的支撑物。使你不再轻易陷入生活的悲观和焦虑之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