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第一章
      长安街上人潮如织,繁花锦簇,晴空万里,春风拂面,进士们打马游街,好不快活。
      状元郎苏辰骑着高头大马,面若冠玉,帽插双翅、披红戴花,喜庆极了。

      “听说这次状元郎年仅十七,就连中三元。”
      “可真真是青年才俊啊”
      “谁说不是呢”
      “听说是寒门子弟,不知会被哪家大人榜下捉婿啊”
      “那且不是双喜临门”
      “……”
      苏辰听着众人议论,面上得体,谨记先生的教诲,但是终究年幼,心里依旧愉悦万分,终于懂得了前辈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喜悦。
      “驾”,一鞭子抽在马身上,一下子跑出很远,路两旁有官兵开道,好不热闹,好不气派。
      姑娘们看见眉如远山,目似朗星的状元郎骑马来,纷纷把手里的鲜花手绢丢向苏辰,苏辰笑着收下,对着周围百姓行拱手礼。
      琼林宴上,众人还没来的开口,一个侍卫传来喜报,“禀告陛下,北方有报,顾将军大败北狄,收复景山,北湖二城,还乘胜追击夺下了北境周围的一座城池,俘获北境三皇子。”
      “好,好,好,顾卿不愧是大凉的战神,快让顾卿押送北境三皇子回长安,咱们好好招待这个北狄的三皇子。”文昱帝拊掌叫好。
      “恭喜圣上,这可是好消息,顾将军短短一年,就收复了两座城池。”
      “恭喜圣上,收复的那座北狄小城不能掉以轻心啊。”
      大臣们推杯换盏,也不忘在场新入科的进士们,一片喜气洋洋,探花郎采了一朵牡丹,献给陛下。

      文昱帝看着臣子相处和睦,笑道“状元郎日后去礼部任职,办好顾卿的庆功宴,如何?”
      “臣遵旨。”苏辰应道
      “探花郎日后便去翰林院,入文职。”
      “榜眼便去兵部任职”
      “臣遵旨。”二人齐声应。

      琼林宴结束后,苏辰还没进家门,苏父苏母迎上来,苏父欣慰的说“辰儿不愧是我的好儿子”
      “快进来说话,站在门口像什么样子”苏母笑嗔这父子二人。
      “是是,娘子说的是。”

      全家人往家里走,苏小妹开心的说到,
      “哥哥以后是不是能当大大的官了呀?”
      “乐儿休要乱说!”苏父厉声道。
      “你干什么呀,乐儿那么小,凶她做什么?”苏母维护道。
      苏父在堂屋坐下,“嗐,有些话不能随便说,稍不慎会引来杀生之祸,乐儿,以后说话前要多思考。”
      苏乐撇了撇嘴,答应下来。
      苏辰看着家人不禁笑了起来,想着远在北方的顾将军,忍不住担忧,战场枪林弹雨,北狄杀人不眨眼,也不知顾将军受伤了没。
      罢了,几年前顾将军深受重伤,好了之后武功还在,但是记忆确是半点都没了,如今即将全身归来,也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苏辰借口宴席上太累,回房间休息,苏父苏母看着儿子疲惫也有些不忍,做了一些膳食送去苏辰的房间。
      长安春日傍晚有依旧一丝袭人的寒意,看着这间书房,小巧精致,本不是苏家能够住上的,阳和县令看到苏辰连中二元,马上要进京赶考,连忙出资为苏家在京城租了三进两出的宅子。
      盛意难却,苏家不过是三代务农,最是崇敬读书人,家中收入靠务农获得,本来没有余钱送苏辰入私塾,谁知道苏辰从小就爱躲在隔壁的教书先生袁先生的窗户下听讲,没过几天,竟能把袁先生教的背下来。
      苏母连忙把苏父苏敬安叫过来,家中早已跟祖父母分家,夫妻二人琢磨了一晚上,去敬安的烟斗里烟一直没熄灭,最终两个人下定决心,如果苏辰能坚持一年,砸锅卖铁都要送辰儿上学堂。
      一年过去了,十多年过去了,苏父苏母心里欣慰又惊喜,没想到儿子这么争气,夫妻两人激动的说了半夜,实在是累了才睡过去。
      苏辰在床榻上翻转,想着琼林宴上侍卫的喜报,顾将军大败北狄,不禁为自己的好兄弟高兴。
      当年顾瑾是袁先生捡来的,已经是七八岁了,看着在乞丐堆里面亮晶晶的眼神,被欺负了用木枝跟别人打,但是孩子怎么能打的过大人,袁先生终究不忍心,把顾瑾领回家了。
      顾瑾从被领回来的时候就爱练武,每天起床都会用树枝练剑,说是曾经父亲所教,袁先生怕惹祸上身,让他不要在外人面前练。
      原本上户籍的时候,袁先生本以为小孩没有名字,但是他还记得自己的名字,还记得母亲是因为跟父亲私奔被赶出家门,最后父亲突然消失不见,母亲虽然会一些针线活,但是孤儿寡母总被欺负,最后母亲为了干活身体透支,留下了顾瑾一个人。
      他说母亲为他取名顾瑾是为了让他一辈子谨言慎行,最后闯出一片天地,弥留之际母亲曾告诉他,父亲是为了建功立业,为国尽忠,希望他能跟父亲一样,听到这里,袁先生决定用顾瑾的名字上户籍。
      苏辰小时候长的玉雪可爱,顾瑾经常爱逗他,但是别的人欺负苏辰,顾瑾是第一个不答应,上去就跟他干起来。
      一天清晨看苏辰看见顾瑾在院子里练剑,好奇道,“瑾哥哥,你在做什么呀?”
      “你怎么来的这么早。”
      “想不想飞到屋顶上去?”
      “诶?真的吗?”
      “啊——”苏辰的尖叫声把袁先生喊过来。
      “顾瑾,苏辰,你们在做什么!”
      “给我下来!老紫蜀道山!”
      “……”
      当天上课的学子竟然发现袁先生的义子在门口罚站,头垂的低低的一副丧气模样,得意门生苏辰眼眶红红的。
      “顾瑾不是最照顾苏辰了?”
      “嘘,小声点。”
      “……”

      散学后袁先生特意留下两人,教诲顾瑾以后不能随便把人至于危险中,安抚苏辰。小孩儿的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被吓了以后反而越来越粘着瑾哥哥。
      不论是幼时还是大一些,顾瑾都不爱看那些文绉绉的诗词,唯一愿意安安心心看的书便是兵法,还好袁先生跟县城里的书肆的掌柜是老相识,能够把兵书借过来给顾瑾看,两个小人一起在袁先生的书房度过了好几个春夏秋冬。
      诗词歌赋虽然顾瑾不爱看,但是突击效果非常好,苏辰考中解元那一年,顾瑾也考上了,纵然名次不高,袁先生还是非常开心。
      苏父苏母带着苏辰提着一条肉,一篮子十几个鸡蛋,到袁先生家里来感谢袁先生,苏父见到袁先生开门,
      “袁先生,真的很感谢你对苏辰的教学,我们是庄稼人,但是袁先生有什么事情都可以找我们,这些聊表心意,希望先生不嫌弃。”
      苏父弯腰行拱手礼,袁先生连忙说,“哪里哪里,教书育人都是我袁某应该做的,来来来,请进来坐。”
      苏母苏辰跟在后面,“来,请上座”
      “使不得啊袁先生,我一介草民,怎么能上座。”苏父连忙推辞。
      “您莫要客气,辰儿已经是解元了,您可是秀才爹。”
      苏父拗不过袁先生,转念也想,辰儿也争气,拘谨的坐了下来,“那好吧。”
      “如今辰儿跟瑾儿都考中了秀才,不如让他们俩人进县城里学习如何,阳和县令已经开设学堂,像辰儿这样的学子可以免费入住学习。”袁先生跟苏父苏母商量道。
      苏父听见这话思索片刻,“这样也好,两个孩子之间也有照应。”
      “袁某也是这样想的,想我袁志钧最得意的学子就是辰儿跟瑾儿,是最盼着他们能出人头地了,可惜瑾儿心思不在学业上”
      苏辰听着袁先生说未来的路途,寻找瑾哥哥在哪里,袁先生看他四处张望,不禁笑道,“瑾儿已经先去县城置办东西去了,估摸天黑之前能够回来。”
      两人进学堂时苏辰不过十二三岁,顾瑾已经十六七岁,袁先生还是放心让顾瑾一个人去县城的。
      俩人在县城共同生活了几年年,袁先生为了方便顾瑾更好的练武,特意租了一处房子供人俩生活,
      最后北狄打过来了,到处都在征兵,苏辰当时已经考上秀才,家中不需要出人当兵,袁先生家中也是,但是顾瑾一心想去当兵出人头地,保家卫国,完成母亲的遗愿。
      两家人心中纵然有万般不舍,也不能阻挡孩子往前保家卫国的脚步,给顾瑾准备好干粮衣服,送他去征兵处。
      看着顾瑾要走,苏辰很舍不得,要是论舍不得顾瑾去当兵,苏辰能排第一,顾瑾出门前,“就不能不去吗?”
      “你还小,努力上进,我们终有相逢,别担心。”顾瑾笑着说道。
      顾瑾进入军队后,就没了消息,书信也没有一封,最后一次听到的消息是县城大小茶楼都在说顾瑾成为了大将军的故事,宛如战神转世,直捣黄龙,讲的故事经过添油加醋惊险刺激。
      不管多危险的情况在顾将军的带领下都会转危为安,以少胜多,突击敌军,讲的让人热血沸腾,苏辰为好兄弟感到骄傲,也感到担心,这么危险的地方。但是也不禁担心,会不会只是同名的。
      来京城之前,袁先生特意叮嘱,看看顾瑾怎么样了,看看这个战神是不是瑾儿。
      瑾哥哥,现在还好吗?
      这个顾将军,是哥哥吗?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