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鳄鱼手记 ...

  •   大概是受台湾歌手影响吧,一说起台湾,我脑海中瞬间浮现的是骑着单车冲下坡,风把白色校服吹得鼓胀的少年们,配上精准欢快的鼓点声,夏天气息扑面而来。

      但情歌里呈现出来青春洋溢,终究和作者笔下不太一样。

      读这本书前,我不知道邱妙津是谁,打开这本书也仅是因为书名吸引我。

      《鳄鱼手记》作者笔下的“我”,自弃自厌,颓丧为难,渴望爱又害怕爱,在察觉对方的爱太过热烈,无法回应时,无论对方如何哀求,还是毅然决然选择和对方分手,逃离这一切。

      只因她们都是女孩。

      邱妙津的文字有种潮湿的颓丧感,像泛着青苔气息的雨。

      说实话,很青春疼痛,能从文字中感觉到作者的高度敏感。

      书里邱妙津用“鳄鱼”这个隐喻,道出了当时同/性相爱这个不被社会承认的处境有多难。

      “鳄鱼”为了提防被发现,他们缝制像人的紧身衣,装成正常人的样子生活,混迹在人群里,听大众,社会研究他们的喜好,可能出现的场所,谈论鳄鱼如何如何。

      最后一章关于鳄鱼的报道,鳄鱼出现在大众视野,看似感谢说了很多大众为了找它做的努力,最后画面切换到海边,鳄鱼坐在木盆里,澡盆边缘插着火炬,一直都停在画面的小指头突然推向澡盆,澡盆缓缓漂向深海,突然整个盆都起火,镜头逐渐向前移近,屏幕上一片火海……

      这是全文最让我共情的地方。

      仿佛看到这么一个人,她站在大众厌弃不解目光中,站在大众的指指点点中,推着唯一的救生筏一步步踏入深海。

      鳄鱼说:“是不是我消失了,大家就会继续喜欢我。”

      我知道会有人共情不到,毕竟现在社会对于同/性已经有了足够的包容性,可时间往回退回三十年,还会有人觉得当时的处境不难吗?

      即使现在,也多的是无法理解歇斯底里的父母。

      这条路,依旧很难。

      *

      1996、97、98年,是台湾同/志运动风起云涌的美好时代,96年邱妙津的《蒙马特遗书》上市,这本书在当时同/志圈反响热烈,文字串联起一只又一只的鳄鱼,它们为了自由,为了理解而聚在一起,可惜邱妙津看不到了,她于1995年在巴黎自尽身亡。

      她推着救生筏离开了。

      “我无话可说,祝你们幸福快乐。”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4章 鳄鱼手记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