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5、第三十章 ...
-
第三十章 江湖13
狂风怒号中夹杂着若有若无的嘈杂声,让人难以分辨到底是从哪个方向传过来。
肮脏混浊的泥黄水里处处都是随风乱漂的堆积物,傅羽一只好先把竹排随意找个地方搁置,再拿起竹排中的一卷绳子,独身一人往前,逆风而行。
古代五人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作为穿越点,一旦他们离开这里后,傅羽一就不能随意穿越到这里,现在是他最后一次搜索——是否还有被困的百姓。
天上的雨水像是倾倒而下,使得人视线模糊。不过,他五感异常倒是能看明白眼前的一幕。
水帮建立在码头处的临时库房,由于大风大雨墙的一边倒塌,大量的江水倒灌进来。
为讨口饭吃干苦力的汉子们,也就是平时在码头干活的脚夫,被强迫过来搬运库房里的东西,他们连拒绝的资格都没有。因为一旦拒绝,以后就会没有活干,还会被打死。
十二个脚夫站在水中,肩膀上扛着木箱,一次次把箱子往小船上送。
“都给我快点,你们的命哪有这些东西贵重。”一声尖税狂暴的声音在这种天气里也显得微不足道,但是对于这批脚夫来说,无异于催命咒。
“敢让这些东西弄坏了,就扒了你们的皮。”
洪水已经淹没到脚夫们的腰部,最前面带头搬运的人昏昏沉沉地移动,每一步都是本能的动作。
风打在他身上,雨水侵泡着身上破皮破口处,他像是毫无知觉,从一开始的又冷又痛,到后面的麻木。
“都赶紧的!”站在船上的水帮打手,恶狠狠地把棍子打在这个男人身上,“今日够倒霉的,这种鬼天气还得来盯着你们。”
这个明明不到三十岁的贫穷汉子,此时看起来就像是五六十岁的老人,被一棍打中后,木箱从他肩膀上掉落到水里,很快他失去最后一点力气也倒进水中。
大武林,行侠仗义之辈比比皆是,可也存在非常多的欺凌弱小之流。
水帮作为大唬口镇最大的帮派,背靠芜湖门,为非作歹、嚣张跋扈已久,完全不把人命看在眼里。
“这一箱的损失就记在这家人身上,不好好做事,这就是下场。”
一个身影在雨帘中飞过来,在脚夫还没有下沉前,伸手捞起对方,脚夫全身僵硬冰冷,眼睛紧闭,似乎失去了生命。
傅羽一把对方放到小船上,如果能及时送到卓宣那,其实还是有救的。
他从怀里掏出陶瓷药瓶,倒出一颗药丸,扒开对方的嘴塞了进去。
湿手指头上沾了一点点药被雨水瞬间冲干净。
傅羽一环顾了下四周,这里至少还有十二个人。
现场太乱了,水帮的人一开始没有发现他,等他把人救上来,放到小船上的时候,那些打手们才吼道:“你是谁?找死!把个死人放到船上,真够晦气!!”
傅羽一直接无视对方,“所有人都到船上,飓风越来越猛,再不走这里就是你们葬身之地。”
“你算个什么东西,在这里指手画脚。”水帮的人头一回见到这么爱管闲事的人,“都给我干活,今日谁要是走,老子打断他的腿。”
说话声被风吹的不成音,就当听不清。
傅羽一二话不说把对方困绑住,再把人扔到水中,那人掉到水里呛了一下,“咳咳,你到底是谁!你这么做可是和芜湖门作对!!”
“都上来,想想你们家里的人。”傅羽一把船上的箱子推到一边,继续道,“山上的行宫允许百姓进去,你们可以去那里。”
那些脚夫实在是撑不住。
他们死了,这些人也不会给他们家里银子,还不如听这个少年人的话。
水帮打手围扑过来时,一阵暴风刮来,他们只能连连抵抗大自然,哪还有力气来找麻烦。
飓风越发猖狂,肆无忌惮地吞噬。
有第一个在傅羽一帮助下爬进船后,其他人就像是找到避风港,一窝风的挤上来。
傅羽一把另一条绳子的一头系在船头环扣里打个死结,马上拉起这群人顺着风往回走。
至于水帮的人,又关他什么时候事!
两边的杂物太多,有草有树有各种从家里冲出来的,有死猪死鸡还有......死人。
船上的人都是干惯活的,见船不好走,水中又浮着棍子就捡起来,帮傅羽一把旁边的东西稍微移开一些。
刚刚被傅羽一绑着绳子扔进水里的水帮打手,在水里泡了一段路,实在是受不住连连喊救命。
脚夫们最后还是把对方给拉上来。
身后骂声,已经听不清,留在码头边上的水帮那伙人最后走了没有,谁也不知道。
傅羽一运转内力,连他都是拼了命的护住自己,船里的人已经开始抱团,各个都用绳子系好。
途中差点翻船,要不是傅羽一顶住,一船人命就交待在这里。
也幸好是顺风,一行人总算到了山下。
行宫里有人从上面看到有小船只靠近,带着斗笠和雨衣来接他们。
傅羽一晃了下头,他隐约觉得自己可能是发烧。戴上他们递过来的斗笠,一群人往行宫走去。
他转头望向后面,只看一眼,瞳孔里便映出一片土黄洪水的悲哀色彩。
此时本就暗沉的天色,越发的昏暗。
只希望这场台风快点结束。
↓
离大唬口镇千里之外的京都,风和日丽。
自从南方传来飓风灾难,朝廷人心晃动,争吵不休,有人忧有人喜。
有忧百姓之苦,也有忧颈上人头、头顶乌纱帽。
而暗地里偷着乐的是那些时刻想要打压另一派系,想要补上那些因为此次灾难被拉下马的官位。
文武百官跪了两日,皇帝的老丈人言太师当场晕过去,又等了几个时辰,皇帝才心不甘情不愿地从极清殿里出来。
言太师被人扶进养心殿,他作好今日以死纳谏的后果。
事到如今,皇帝都没有要召见百官来商量救灾之策。
南方飓风,涝灾致死五万人!整整五万人!
这还只是官方统算,那些没有登记在表的,那些全家都失踪后没有人上报的...... 可都未算在内!
“陛下,这是大灾啊!”言太师痛哭哀号,“晋国百年来,从未有过的大难。”
当年他为扶皇帝上位,什么手段没使过?
先王最疼爱的皇子能被逼出宫,都有言家在幕后操作的关系。
言太师是想让言氏一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这也是在晋国繁荣昌盛的情况下。
晋国这十五年来如被蚂蚁筑穴挖空,国若不复存在,言家又谈何光耀明媚,争那世上第一世家之称。
皇帝盘膝坐在软塌上,闭着眼睛,语气淡漠,“太师,此乃天灾。”
“陛下,天灾是上苍对世人的警示和惩罚。”言太师站不稳,后面的应大人连忙扶住他,才勉强撑住。
皇帝不痛不痒地问:“那依太师之意,眼下何解?”
言太师听之,心中郁闷难解地叹了口气。若真是修仙,为何会冷漠至此,仙人不是更该怜悯世人,以百姓苍生为己任?
此次飓风因果账最后又会算到谁人头上?
“如今只能救灾赠灾。”
“此事让军机处全权定夺。”
皇帝嫌言太师事多,打扰他修炼,“太师年事已高,可要好好安享晚年,这朝廷之上的事就交给后生们去办。”
“...谨遵圣命。”
言太师闭了闭眼,缓缓地弯下腰。皇帝已经沉迷,再难以清醒,归根结底,都是旁边这位国师之罪。
似是有口血梗在喉间,他侧身对国师道,“国师身为仙人,为何不能测算出此灾,钦天监为何没有测出来。”
本站在最后面的钦天监陈大人,不得不站出来,他颤抖着声音道:“禀告陛下,下官早早就上报,请陛下彻查。”
说完这话,又觉得不妥,但此时他已经没有胆量再次出声,连忙跪下来磕头。
陈大人是国师一派,言太师眉头紧皱,心中有一丝不好的预感。
国师道:“陛下,让人找下奏折吧。”
那奏折至今还压在案板上,大太监找出奏折后,胆颤心惊地递给了皇帝。
皇帝并没有睁开眼睛看下奏折的意思,“国师可有此一算?”
国师不重不轻道:“天机不可泄露。”
“陛下,唯有罪己诏方能平人怨恨!”一直在旁边不哼声,让言太师当出头鸟的王阁老,寻到时机,立马接口。
自古以来,天灾人祸,罪己诏。
“罪己诏?”身穿明黄色龙服的大晋国皇帝终于睁开眼睛,“国师,罪己诏是否对修仙有碍。”
“古往今来,唯有陛下寻到修仙的机遇,”国师道:“无前人参照,不过也从未听说过仙人会有污点。”
皇帝流露出一丝着急之色,“国师可有回转之法?”
“护一方百姓乃官之责。”国道又道:“为官者自然要替陛下分忧,南方洪灾当然要定罪。”
有解决之法就好,皇帝松口气,“江南总督是何人?”
一旁大太监道:“禀陛下,是金大人。”
“太师,此事交由你来。”
言太师道:“是,陛下。”
国师道:“陛下乃九五至尊,金大人若是只罚不足以平民怨,恐不利于陛下成仙。”
“金家满门抄宰,重量不够,就诛九族。给百姓一个交待,这事就这样。”皇帝不耐烦道。
言太师急急地替金氏一族求情,“陛下请三思,金大人之罪,罪不达满门。”
表面上是替金家请情,实际上也是替言家找个势均力敌对手,自古以来,皇帝喜欢玩平衡之术。
没有金家在前面挡着,言氏一族就会极其危险。
而且眼前这位白衣男子,虽被封为国师,言太师却并不相信他,这并非是为权而争的敌意。
事实上,国师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这个人完全无视世间规则。
“朕还要修炼,闲杂事让军机处处理。”
言太师全身发寒。
金氏是大族,九族至少有上万人,几个字就定这些人的生死。
堂堂一国之君,如此儿戏!
言太师再多的感慨都转为叹息,和一个心思不在朝野之上的至尊者交谈,实在是让人心寒。
今日是金氏,下次是否是言氏?
皇帝还要修炼,众人纷纷地退出养心殿。
在门外候着的百官,见几位大人从殿里出来各个脸色不妙,越发的不敢询问。
.......
国师负手一步步走向廊台,廊边景色美不胜收。
皇宫中的花开得越娇嫩,凋谢时越凄凉。
若晋国还有两百年的国运,他也会让它在二十年间慢慢地、自然地改变。
这世道越乱越好,世道一乱,死中必有生。
他被困此一小方世界几百年,既然没有生机,于天斗上一斗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