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五章 第五节(暗杀) ...
-
每天早朝过后,皇宫外的金吾卫才开始换防,大将军李维得到命令,渤海国(作者注:长春,延吉一带)大王高武的弟弟,高义王子为了躲避哥哥追杀,从安东都护府(作者注;北京西南)赶到京都告御状。他带着部下,在皇宫仗舍等待王子的马车到来。
昨天晚上高义的马车就到了京都城外,城门已关,他和随从们只得在驿站休息一晚。馆驿的值班管事,眼见一位八尺身高,气度不凡的公子来到驿馆,便知他不是一般人,再听说公子明天就要拜见皇帝,忙把楼上最好的一间套房给了他。
躺在驿站舒适的大床上,高义无法入眠。十年前作为质子在京都呆了几年,他亲眼见证了帝国的强大与富足,哥哥这次攻打帝国属地—黑水莫邪(作者注:俄罗斯外东部)。他在营帐中两度修书给哥哥,高丽屯兵三十万都被帝国铁骑,一夜荡平。我们才多少人,不是以卵击石吗?
自己率领的军队按兵不动,却招来高武的追杀,他只得带领几名贴身护卫逃到了安东都护府。可行踪还是被暴露,哥这次是铁了心,要将自己处死。
这一夜,高义睡得迷迷糊糊,等贴身护卫敲门时,他才刚睡熟。护卫帮他穿好衣袍,驿站专用牛车也已备好。京都此刻已经入秋,高义将大袍外,斗篷的帽子罩在自己的头上。
护卫们神情紧张,围着这俩牛车走向皇宫。众人眼望皇城高大城墙与宫门,都长舒了一口气。终于安全了。
突然,从一条不大的街道,冲出一头体型硕大的公牛,顶着巨大的犄角向着高义的牛车撞了过来,护卫们还没反应过来,牛车瞬间被撞的侧翻。不知从那里窜出七,八个平民打扮,手握短刀的男人,对着车厢就是一阵乱砍,侍卫们这才反应过来,一场混战就在众目睽睽之下,鲜血与残肢乱飞。
李维正在仗舍和部下讨论,今天接待安排。一个守卫冲了进来:“将军不好了,皇城外打起来了。”
李维提起长刀,跃上白马,副将们紧紧跟随。可这帮金吾卫赶到行刺现场,躯体还完整的活人,一个没有。倒在地上的血人,全都只有出气份。驿站专用车厢,支离破碎的倾倒在地,有个人样的血人一动不动埋在里面。巡街道的金吾卫巡使,带着众手下也赶了回来,他们擒住了两个全身是血的男人。
李维跳下白马,抓住其中一名男人领口:“你们是谁派来的?”
那人笑着没吭声,那笑意好似对金吾卫行动的迟缓,一脸嘲讽。李维放开他,走到车厢血人前,板正那人的脸。十年前他和高义是有过交往,那时王子才十五,六岁,个子很高,一对细长凤眼配上直鼻,完全是渤海当地人模样。车厢里的死人却不是,李维愣了一下,嘴角上扬:“把这两个杂种扔进京兆府地牢,把还未死的人送进医馆。”
刚才还嘲笑他们的男子,面目惊恐的盯着李维。突然大声叫道:“不会的.....不会的!我看他出的房间。”
李维瞥了那人一眼,跃上白马。他自信,帝国军队教出的学生,不会蠢到有暗柱在周围都不知道。
李维回宫后,提刀站在皇城朱雀门外,傲气十足的环视周围。过来片刻,一位草民打扮的男人拉着一平板车从远处走来,走到李维面前,侍卫挥手驱赶。平板车上躺着的,一位衣着邋遢的花脸人,下了车:“十年不见,李将军不认识我了?”
李维大喜,上前一个熊抱:“还好!还好!我就知道你不会死。”
宫里认真批阅文件的锦宗,也被惊动了。面对衣着不雅的高义,叩拜大礼结束,给了小伙子一个温暖的拥抱。锦宗最希望高义能继承渤海国王位,可他是庶出。作为帝国皇帝,也不好明面上,去干扰属国的内政。
高义拱手道:“我哥决定攻打黑水莫邪,我不愿意跟从,他将我兵权收回,几次置于我死地”
锦宗拍了拍高义结实肩膀:“安东都府已经密函上报,情况我都知道了。却没想高武敢在京都刺杀于你,我定要帮你讨回这公道。”
高义立即跪拜:“恳请圣上,给我一支五千人骑兵,我要打回去。”
锦宗也有自己的考虑,毕竟高武目前还没有攻打黑水莫邪,也没有冒犯帝国边境。现在给高义一支骑兵,等同帝国主动挑起战争。此外,阴历已经九月,渤海国也开始下雪。帝国的后勤补给没有准备好,这仗是打不赢的。
锦宗安慰道:“我已经让鸿胪寺(作者注:接待外宾的机构)安排,你在京都所有的衣食住行。你先安心住下,等高武后续动作再说。”
李维道:“高王子的随从大多在宫外战死,巡使只抓到了两名刺客。如何处置请圣上定夺。”
锦宗回道:“你就在金吾卫里选几名,身手不错的侍卫,跟随高义。他在鸿胪寺安置好住所前,就到你家暂住。至于刺客嘛!让京兆府按律处置。
锦宗又对高总管道:“马上宣左右丞相进宫商议。”
十几天后,几千里外的渤海国首都上京,高武正和大臣们商议,如何应对京都刺杀失败,带来的后果。帝国使者递交的诏书明确表态,为帮助兄弟和好,高义将无限期居住京都。严重警告渤海国,如果先挑起战争攻打黑水莫邪,帝国将不保证渤海国的安全。
高武看完诏书咬牙切齿,帝国皇帝摆明是要扶持弟弟,时机一到取代自己。他对大臣们说道:“这是我家事,帝国指手画脚是欺我国没人吗?”
宰相盖舒文道:“我们先派一支水军试试,如果帝国碍于入冬寒冷,不愿作战,我们就一举拿下黑水莫邪”众臣附议。
高武大声道:“大国示人以诚信,现公然包庇我国逃犯,这仗必打。”
几天后,登州(今山东北部沿岸)刺史万泰,深夜在府中安睡。府外锣声大作,他披衣走出房间,天空已经被大火映成橙红色。一名年长侍卫单跪道:“登州已大乱,请刺史从暗道离开。”
万泰扶起侍卫:“你先护我妻儿离开,我去府衙看看”
等到东方天空大亮,万泰的尸体被悬挂府衙外,渤海国的战旗挂在他旁边。消息传到京都,举国震惊。锦宗急调十万大军赶赴登州,可惜天时不助帝国,登州地区突降大雪,等大军赶到登州地界,已冻死过万。
锦宗只得八百里加急,宣召李法善大法师进京面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