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4、第七十四章 ...


  •   乾祐帝登基时,也曾发动宫变,当时,宫里的皇子们都被乾祐帝杀了,生下皇子的妃嫔们,都绞杀在自己的宫中,那时,先帝曾替她铺过后路,她的宫里守卫森严,而且,她生下的唯一的儿子,前太子刘承嗣,因病薨逝,故而,乾祐帝宫变时,并没有袭击她的寝宫。

      乾祐帝宫变,是父子内斗,宫里虽然死伤无数,远不如现在,受到外界的侵袭,整个皇宫中,整夜都传出凄厉的哭喊声。
      乾祐帝登基后,她荣升太后。

      李太后现在回想起来,愈发觉得,先帝是知晓前太子死因的,但是,并没有对二皇子,严格惩治,而是另有打算。
      皇子们除了二皇子,剩下几人,要么年幼,要么昏庸,更没有帝王之才,先帝思量再三,勉强压着心里怒火,没有对二皇子发难。
      手足相残,作为父亲,竟然没有公允的处置,而是,权衡利弊,缄口不言。这深宫,慢慢的,将人逼得六亲不认。

      李太后下了她作为太后的第一道凤诏,立刘崇之子刘赟为帝。
      刘赟登基,昭告天下。刘赟登基后,封郭后虞为振国公。
      这一个月来,郭后虞上朝时,对刘赟恭恭敬敬,毫无僭越之举,刘赟放心许多,郭后虞并没有篡位的心思,古往今来篡位者,没有好下场!
      刘赟想收回郭后虞的兵权,又担心刚刚登基,便收回郭后虞的兵权,吃相太急了些,若如同乾祐帝当年,惹火了郭后虞,就不妙了,收回兵权一事,应徐徐图之。

      一个月后,刘赟行祭天大礼,祭天乃是大礼,礼部自刘赟登基,就开始准备,已经准备了一个月之久,到了祭天这日,天晴云清,魏仁蒲带路,天子仪仗,浩浩荡荡出了京城。
      刘孝是刘崇的心腹,刘赟进京时,特意拨给刘赟带上,叮嘱刘赟,遇事可找刘孝商议。
      出行前,刘孝命人仔细检查过天子此去祭天的舆图,点卯侍卫,大声鼓舞士气,若遇危险,当舍命保护天子。
      刘孝带一万人,替刘赟开路,刘敬海领兵一万,在銮驾后十丈外保护刘赟。

      走出京城不久,刘孝拍马上前,随行在銮驾前后,和保护刘赟的侍卫们一道,路上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护送刘赟前往天山。
      郭后虞的人,走散了队伍,有不少人挤进銮驾后头二十丈外,刘敬海带来的侍卫们其中。
      略微的动乱,将刘敬海带领的将士们,分成前后两截。
      刘孝往前走了数里,发现护卫的侍卫队伍,并没有出京时壮大,悄声禀报刘赟,刘赟命人停了銮驾,叫虎濆骑将军,过来询问。
      虎濆将军今日一直注意官道前方,唯恐有人趁天子出行袭击,没想到,竟有人敢在天子护卫中插队。

      魏仁蒲和随行祭天的朝臣们,见銮驾停下,面面相觑。
      不多会儿,侍卫禀告,郭后虞说担心天子安危,将带来的侍卫们,前后分成两股,保护圣驾。
      刘赟听后大怒,分成两股队伍保护圣驾,这是什么鬼借口,他这个帝王若在前头遭了击杀,后头跟着的侍卫们,能飞奔而来,在后头跟着,顶个屁用?

      刘赟即刻说,“传朕口令,让刘敬海带人即刻上前来!”刘赟下的命令,还未传出去,便听见一片乱糟糟的哄闹声。
      杂乱无章的行军,绝不是崇州的人马。刘孝趴在地上,听声音,朝刘赟伸出五根手指,刘赟倒吸一口凉气,五万人马!
      郭后虞在京郊的驻军,竟然都出动了。五万大军出动,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可见早有准备。

      刘赟这时想起,郭后虞这五万大军,就在京郊驻营。刘崇带给刘赟两万兵马,现在只有半数,刘敬海还赶上来,眼下只有一万人马在跟前,恐怕压制不住郭后虞。
      刘孝能听见马蹄阵阵的杂乱声音,想必,离御驾很近了。
      刘赟拿出随身的带着的令牌,命心腹拿着,去虎濆营调军来增援。虎濆营两万人马,加上他从崇州带来的一万人,能抵挡一阵。
      若能抵挡两个时辰,京畿南的驻军大营,还可调五万兵马过来。
      刘赟心焦,仍不见虎濆营发出信号,刘赟暗道,遭了,自己虽然心里一直防备郭后虞,但是,尚未有合适的机会,收回郭后虞的兵权。

      刘赟的信使,出了仪仗队十里,便被郭后虞的人截了下来。
      刘赟看着自己出行所带的护卫军,心里发凉,他这个天子,出了京城,如同巨龙搁浅。刘赟并不知自己派出去搬救兵的信使,已经被截住。

      刘孝心里也有种不详的预感,刘敬海的人,迟迟没有跟上,不对劲。
      刘孝说,“圣上先走,待避过这一难,正巧有借口,收回郭后虞的兵权。”郭后虞竟敢在天子祭天,这样公开的场合,私自出兵。
      可恨他没有早早识破郭后虞,提早提防。
      刘赟的天子銮驾沉重,当即便弃了,骑马,带着两千多人,往前方官道飞驰而去。

      半个时辰后,乌泱泱的一批人马,朝圣驾追去,尘土飞扬,看不清共有多少人。
      刘赟从保护圣驾的兵马中,带走五千人,剩下的五千人抵挡追兵。这五千人抵挡了两炷香的功夫,便被豁开口子,郭后虞的人,火速往前追。
      此时,已经快到天山附近,官道并不宽阔,马儿们拼了命的跑,却远不如平地能施展开,不一会儿,郭后虞的人,就赶超上来。
      兵器打斗声,马儿受惊的嘶鸣声,夹杂在一起,乱哄哄的,让人越发心里没底。

      刘孝当即命三千人留下,拼死挡住郭后虞的人,两千人,护着刘赟,继续往前走。不知道跑的何处,山间有一条小路,猛不丁冒出来一批人,摇旗呐喊,回荡在山间,回音久久不散。
      摸不清对方有多少人,刘赟勒住马缰绳。
      刘赟身边的近卫们,顿时将刘赟围在里头,形成一个保护圈。

      刘赟从崇州带来的兵马,拼死护主,郭后虞的人,也没有就地斩杀刘赟的意思,故而,双方打斗,火力十足,却没有直奔斩杀刘赟而去的拼杀。
      突然,刘赟身边百米开外,起了动乱,刚刚摇旗呐喊的将士们,朝刘赟俯冲而来。刘孝当即点了一千人迎敌。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刘孝打败伏击刘赟的人马。刘赟刚要起驾,刘赟身边的近臣,魏仁蒲,反手,就拿出一柄短刃,抵住刘赟腰间。
      跟着刘赟一起逃命的,还有几个朝中文臣,其中,包括魏仁蒲,魏仁蒲此举,再一次惊讶了刘赟,一个老臣,竟有如此麻利的身手。
      魏仁蒲这个老贼,看着一副忠心老臣的样子,竟是个心里窝黑的。枉他刘赟还对此钦佩。
      魏仁蒲摸着胡须,心道,趁其不备,这才能减少伤亡,顺利将刘赟扣下,打斗久了,消息传出去,定会起麻烦。好在,刘赟到底年轻,心机不足,狠厉不够,若是刘崇坐镇京城,怕是没今日这么顺利。
      刘崇坐镇崇州,不肯来京城,是担心郭后虞带人攻占崇州,没想到,郭后虞这个后生,反而顺势,将刘赟扣下,如此一来,更省事了些 。

      魏仁蒲扣下刘赟,刘孝当即愣住,他刚刚击退叛军,刘赟怎被辖制住?
      刘孝投鼠忌器,虽说眼下,他们崇州的人占据上风,可刘赟性命捏在魏仁蒲手中,他不敢死命抵抗。
      刘赟的人马,个个傻眼了,主子被擒,还打什么?
      刘孝让手下人放弃抵抗,空气中弥漫着的杀意,顿时消散。

      被扣下,刘赟才明白,郭后虞迎他入京称帝,不过是权宜之计。
      刘赟担心,郭后虞以他为质,向父王索要条件,不管是粮草或者土地,刘赟都不想便宜了郭后虞。郭后虞狡诈无比,定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勒索父王。
      眼下,父王远在崇州,即刻发兵京城,也解不了他被困,他们父子十分被动。郭后虞留着他的性命,吩咐属下不可动粗,可见,郭后虞不敢彻底撕破脸面。
      与其拼死反抗,损兵折将,不如暂时静观其变,等跟父王通过信,再做打算。

      今日扣住刘赟,郭后虞并没有露面,刘赟心里咒骂郭后虞,这是怕担上不臣之心的罪名,明明行不义指使,偏要顾及自己名声,装出一副不知情的样子,给谁看?
      郭后虞这厮,早就存了不轨之心,他错以为自己登基后,得了兵权,只要郭后虞只要本本分分,他保郭后虞一辈子荣华富贵,并不为难,刘赟一直以为,是乾祐帝胡乱猜忌郭后虞篡位,苦苦相逼,郭后虞不得不反,现在才明白,郭后虞果真有篡位之心。

      若郭后虞能听见刘赟心里的话,定要反驳一声,乾祐帝猜忌郭后虞时,那时,郭后虞并没有篡位之心,但是,不破不立,郭后虞被逼到绝境,逐渐壮大后,才有的野心。
      虽然刘赟没有猜忌郭后虞之举,可绝不会任由郭后虞继续掌管军权,历代没有军权的帝王,都不硬气。
      郭后虞的势力,已经足以支撑他篡位之举。这就是传说中的,有心插柳柳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

      刘赟放弃顽抗,很识时务,减少了伤亡,郭后虞倒是觉得,刘赟这孩子,被刘崇护着,尚且不知道人心险恶。
      若从一方诸侯来说,刘赟是个不错的人,以仁治天下,百姓们倒是能跟着过上安稳日子。

      郭后虞拨了一处皇庄,给刘赟暂住,刘赟暂时退一步,搬了进去。刘孝想办法,送消息去崇州。刘赟等人搬入皇庄安置好,第三日,魏仁蒲在朝堂上奏议,废刘赟为山阴公。
      刘赟身为皇室中人,登基后,毫无政绩,一不为民,二不为国,只顾着安排崇州跟随来的人,一味的袒护崇州人,不堪担起一国之君的重担。
      这话,实在牵强,刘赟登基刚刚一个月,哪来的政绩可谈。但是,不管怎么样,废帝的提议,引起郭后虞旧部的拥护,这天下,本就该郭后虞执掌。
      迎刘赟入京,不过是缓兵之计,为了郭后虞的大军,顺利通过崇州。

      废帝的奏议,朝堂上大多数人同意,就这样,郭后虞被属下拥簇着,当即称帝。
      底下欢呼一片,郭后虞做了皇帝,底下跟着出生入死的将士们,总算成了吃皇粮的人,不用整日担心,成为乱臣贼子,株连家人。

      郭后虞称帝的消息,过了好几日,才传到刘赟处。
      刘赟虽然被扣押着,但他仍以为,大局,还掌握在刘家人手中,父王虽远,但郭后虞投鼠忌器,父王崇州的兵马,也不是吃素的。
      识时务者为俊杰,大丈夫能屈能伸,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刘赟此刻,还未意识到,从他被扣这一刻起,就失去了掌控。
      他自认,郭后虞不敢,跟他们父子翻脸。崇州虽离京城远,但崇州大军全力开拨,直奔京城,对于郭后虞来说,何尝不是灭顶之灾。

      崇州的人马,兵强马壮,跟郭后虞大军相比,绝不逊色。因乾祐帝生前,想要来崇州求助,让刘赟有了底气,误以为,郭后虞只是一时得势,毕竟,刘氏乃正统皇族。

      刘赟没经历过生死拼杀,少年骨子里,还未刻上狠厉,可惜了,刘崇培养的儿子,最出色的一个儿子,没有机会成为一代明君,陨落了挺可惜的。
      郭后虞长叹,他这一生,多少坎坷,年少时,比刘赟不易多,别说舒服的活着,每日能见到太阳,都觉得自己赚了一日。
      这世上,悲悯何其之多,最不能心软!多死刘赟一个,在人海中,毫不起眼。
      郭后虞看着外头明晃晃的月色,心里闪过一个念头。

      他争天下,不仅仅是一己私欲,他势必让百姓们丰衣足食,过上好日子。他吃过苦,最清楚活在最底层的百姓,需要什么!

      刘赟带来的人马,暂时退到看押他的皇庄。皇庄占地广,住几千人,没问题。
      每日吃食,有人按时送来,皇庄内,不许人随意走动。
      刘赟的屋外,他的心腹日夜守护,怕有人偷袭,如此等了好几日,都没动静。
      刘赟一直让人打探消息,他认为,郭后虞扣押他,定是要跟父王谈条件,过不了几日,就会放了他。可是,等来等去,没有等到郭后虞,送信勒索父王。

      几日过去,一点动静没有,刘赟不禁有些心急。
      挠心挠肺的焦灼,让刘赟心烦,院里杂乱的脚步声,探听消息的侍卫回来了!
      刘赟心里一喜,定是父王来消息了。
      侍卫禀告,“郭后虞这个逆贼,三日前,登基称帝了!”
      得知郭后虞称帝,刘赟大吃一惊,他有种不好的预感,郭后虞胆敢称帝,不怕天下人唾骂,想必,已经做好破釜沉舟的准备了。
      虽说篡位者,历来没有好下场。但眼下,刘赟的处境,着实尴尬。
      郭后虞雀占鸠巢,该千刀万剐!

      心里骂郭后虞一万遍也不解恨。
      刘赟被困,心里一直有底气,故而,心里却不恐慌,可如今,郭后虞称帝,他这个废帝,怕是活不了了。
      不管郭后虞有没有能力打败崇州兵马,此刻,刘赟的处境,十分危险。
      刘赟感到无能为力的挫败感,刘赟方才知道,自己从崇州带来的两万人马,是郭后虞刻意截开的。落在天子仪仗队伍后,刘敬海的那一万人马,说是接到刘赟口谕,刘崇即将进京,命这一万人马,出城五十里相迎,以示尊重,这才迟迟没有赶上来。

      假传刘赟口谕,郭后虞什么样的损招都能想出来。刘崇亲临京城,目睹儿子祭天,也在意料之中,这一万人马,看见帝王仪仗,先停下来,唯恐途中出事,等了一刻钟,等来的却是刘赟口谕。
      郭后虞早就算好了,祭天的行程,来回四日行程,朝臣们都知晓。也因此,刘赟作为帝王,四天不露面,朝臣们不会胡乱猜测。

      天子仪仗队伍中并没有骚乱,刘敬海见到传信者手持刘赟兵符,信以为真,接了口谕,命人原地修整两刻钟。
      两刻钟后,刘敬海见帝王仪仗缓缓启程,并无收到出现意外的信号,命一万人往回去,去了京郊南,五十里外,迎接刘崇。
      就这样,凭着一个假的兵符,截住了刘赟一半人马。

      不仅如此,刘赟发现,他从崇州带来的侍卫,本来一万人,打斗中死伤了三千多,如今,只剩六千多人。
      父王给他准备的两万人手,现在所剩不到三成。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4章 第七十四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