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七章 ...

  •   兄友弟恭,只要求他这个兄长友好,可没有让二弟对他恭敬。
      想到祖父偏心的分家,大房占了一成,真是可笑,嫡出大房,分家竟只得一成,继室所出的二房,拢共八成,一叶障目的祖父,连兄弟易嫁的事情,竟也能答应,他还期待个屁!郭后虞爆了粗话,忽而觉得,心里异常畅快!
      呵呵,好一个王家二姑娘,逢高踩低攀附之人,嫁给二弟,那填房祖母竟还觉得捡了宝,一帮蠢货!
      此时的郭后虞尚且不知,刺史府的填房夫人,一万两银子,便卖了自己孙子的婚事,若郭后虞知道这个消息,心里定会高兴得飞起来!

      孙儿同意这门亲事,孙氏在郭刺史那,又多了一成硬气的理由。
      填房夫人长舒一口气,还好,儿子并不知内情,若王家以此要挟,怕是孙媳妇还未过门,儿子便跟她生了嫌隙!这样瞒着些也好,孙氏洋洋自得,日后,多了一重拿捏孙媳的胜算。
      填房夫人觉得,将此事烂在自己肚子里,反正王家也避讳此事,不会传扬出去,不然王家的名声也会一落千丈。
      只要郭刺史闷声认下这门婚事,此事就算圆满了。大公子从府上除名,二房继承刺史府,说起来,她的福气在后头呢!
      填房夫人沾沾自喜,多年的盘算,总算成了!这刺史府,日后都是二房的了。
      郭刺史之前看着王家书香门第,中意王家二姑娘,可是,王家人几次三番上门,传出些风声,兄弟易嫁的事,着实不光彩,可是,他还没点头,就传出风声,可见,王家人传出去的。

      即便此事不成,郭后进的婚事,也会受些影响,想到这,郭刺史有些松动。此时,郭刺史并不知道,他的填房夫人,早就答应了这门婚事。如不然,王家人也不会传出消息。

      郭刺史心里松动后,觉得愧对长孙,即便分家令立,可婚事上头,的确亏欠郭后虞。这才命人给郭后虞送了些东西,补偿他。
      在孙氏那里,他并没有松口,就是打着借此打压孙氏,让她收敛些。万万没想到,孙氏找他诉苦。
      孙氏哭诉,这么多年打理刺史府不容易,郭刺史深感疲惫。无尽悲凉,让郭刺史心塞却又无从发泄。又提起郭后进的婚事,被郭刺史赶了出去。郭刺史心里扎了根刺一样。

      尽管平日对郭后虞这个孙子不满甚多,但郭后虞要求除族与他划清界限,无疑在郭刺史心里插了一刀。
      当着族人们,他的颜面丢了个干净,若是早知道这逆子给自己添这么多麻烦,当初就不该让他回下来!不知道这别扭的性子随了谁?
      想到此,郭刺史想起他的发妻,那个已经死去多年的发妻。
      看着容貌温柔可人,但性子倔强。她有孕后,性情大变,别人的妻子大度,有孕后安排开脸伺候的丫头,她不仅没安排通房妾室,还严惩趁机爬上他的榻的女人。
      他半推半就贪了一晌之欢,发妻发了大怒,两人大吵一架,尽数毁了成亲以来的恩爱情份。
      尽管日后打发了那个爬床的丫头,赐了她嫁妆钱财,嫁了出去,可是,他们夫妻的感情,降到冰点,相敬如冰。

      再后来,郭刺史几番求和,最终无果,郭刺史见实在挽回不了,去她的主院的次数,日渐少了,再后来,忽然听闻长子出生。生子之时,发妻都不许人告诉他。
      生下孩子,郭刺史常去看望发妻,但是,发妻性子太倔,他每次去,发妻脸色都难看。
      后来,他邂逅了此时的填房夫人孙氏。
      因着发妻一年多不搭理自己,这教训,让郭刺史十分刻骨,他当时并不理会孙氏。
      但是,偶遇孙氏时间久了,孙氏上赶着温柔小意,让郭刺史空了许久的心,起了波澜。再后来,郭刺史对发妻的愧疚,日渐淡了,反而有意无意的亲近孙氏。

      发妻得知后,久久不言。怀孕时,心思忧虑,生完孩子后,身体亏得厉害,得知郭刺史与孙氏暧昧不清的举动,身体越发不好,三个月过去,已经连起身都难了。
      病重时,发妻将自己生病的消息瞒下,不许下人告诉郭刺史。
      发妻仿佛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开始整理自己的嫁妆单子,命人重新整理了一份,交代好后事。
      郭刺史知道发妻病重的消息时,发妻已经油尽灯枯,闭眼那日,都不许郭刺史进屋见她最后一面,死前说了一句话,“生死不见!”
      发妻含恨而终,死后,郭刺史在门口看见榻上消瘦枯槁的她,如同睡着了一般。郭刺史久久不动,他挪不动脚步,从未想过,他们夫妻,到了生死不见的地步。
      他与孙氏走近了些,但从未有逾越的举动。郭刺史看着躺在榻上的人,她去了,他满肚子的话,跟谁解释?此刻再解释,她也听不见了。

      郭刺史懊悔万分,他好糊涂,一时糊涂贪了新鲜,发妻不肯原谅,若是自己每日坚持一点挽回,或许,他们夫妻还能恢复原本恩恩爱爱,但是,满腹的话,成了泡影,再无人倾听。
      以前总觉得发妻不讲情面,不过是睡了个女人,又不是纳妾,便与他生疏了,从未想过,自己没有坚持到发妻原谅自己,便放弃了求和。
      归根结底,是他的错。
      看着在襁褓中的儿子,郭刺史甚至有些恨他,若不是怀了这小子,他与发妻,到不了那份上!那个爬他榻的丫鬟,钻不了空子。

      发妻的丧事办完,他将大公子交由奶娘打理,甚少过问。许是无颜见儿子,又或许是见着儿子,便想起发妻,总之,每每见到儿子,郭刺史的心,都会堵上半日。
      久而久之,他们父子,见面的机会,更少了。
      大儿子替刘知远征战被杀,他并没有期想中愤怒,甚至有种诡异的信赖平衡,你不原谅我,你儿子,我也不护着。
      孙氏见郭刺史死了发妻,对他更是穷追猛打,终于在郭刺史为发妻守制一年后,成了名正言顺的填房夫人,尽管成亲的时候,对着郭刺史前头夫人行了妾礼,孙氏心大,跟个死人,计较什么!

      想起以前,郭刺史的头,更疼了,他早先怎么没看出来,这孙氏又蠢又笨,脸皮贼厚!
      一连几日过去,郭刺史都在书房歇下。
      这日,听闻郭刺史又在书房歇下,孙氏决定去找郭刺史,还是去跟他说清楚比较好,日后王家的人问起来,郭刺史不知内情,一口否认,就遭糕了。
      孙氏去书房找郭刺史,推开门,里头静悄悄的,孙氏还以为郭刺史不在,猛地听见有脚步声,吓了孙氏一跳。
      见是她,郭刺史不悦,语气甚为冰冷,“你来作甚?”孙氏婉转跟郭刺史提起王府二姑娘的亲事,郭刺史心里还未做决定。想过完年,请人说和杨邠的外孙女。杨邠的外孙女,素有贤名,不知道能不能相中郭后进。
      郭刺史愤恨的说,“王家姑娘嫁哥哥不成改嫁弟弟,郭府的少爷,当这天底下没有女子不成!”
      孙氏一听,顿时觉得,自己说服郭刺史无望,索性破罐子破摔,直接跟郭刺史道,“大公子闹着分家,第二日,王家遣了人,送了一万两银票,这才堵上窟窿,反正我应了婚事,王家出手甚为阔绰,想必府中颇有底蕴,日后进哥儿也能仰仗岳家,不算委屈!”

      郭刺史听孙氏喋喋不休,送了一万两银票让孙氏解燃眉之急,哪有这么巧的事,分明是王家人钻营了空子,这般算计,孙氏还觉得王府是门好亲事,拎不清的样子,气的郭刺史一脚踹过去,孙氏踉跄五六步,方才跌坐在地上。
      书房的地上,没有铺地毯,孙氏的屁股都快摔两半了,疼得她直哭。
      平日里孙氏撒娇,哭得梨花带雨,尚有几分怡静,这幅无知蠢妇的样子,哭得他心烦,郭刺史实在生不出怜惜,命人将孙氏拖出去。
      孙氏慌了,郭刺史不应此事,日后王家闹起来,进哥儿的名声就完了,即便仰仗继承刺史府的名头,贪上她这个祖母,一万两银子卖了他孙子婚事,这样的名声传出去,进哥儿定娶不到高门贵女。
      孙氏索性豁出去,跟郭刺史说,“事到如今,你不答应也得答应,若毁了这门亲,我也活不成了,不如一头吊死在刺史府门口!”
      郭刺史看孙氏耍宝的蠢样子,深深的无力感,孙氏别的手段没有,偏这吊死在自家府上门口,她还真干得出来!哪怕是做样子,郭刺史也丢不起这个人。
      郭刺史指着孙氏的鼻子,任他满腹经纶,却找不出几句骂人的话来,只上前去给了孙氏一个大嘴巴,脸沉得能滴出水来,跟孙氏说,“日后,你别后悔!”
      这是答应了,唯恐过一会儿,郭刺史反悔,孙氏赶紧保证,“我不后悔!”郭刺史见孙氏还赖在地上,等他扶起来。

      此刻已经有下人听了他的吩咐,进来拖她,当着下人的面,他明白,自己应帮扶孙氏一把,也算给了孙氏脸面,毕竟,孙子都要成亲的年纪了。
      但是,郭刺史不想给孙氏留颜面,今日踹孙氏一脚,打她一巴掌,已经是他极里压着怒火,大孙子刚刚除名,刺史府,实在不宜再传出事端,否则,哪能轻易饶过孙氏。

      郭刺史想要弄死孙氏的心都有了,孙氏不知,但孙氏知道,与王家的亲事,成了!她的把柄,没了!跟郭刺史和盘托出后,孙氏明显放松下来,婚事就算过了明路,不会节外生枝。
      刺史府的气氛,远没有孙氏想的乐观,她在自己院子里轻松愉悦,自然没有注意到,郭刺史自去了书房小住,再来过她的院子。
      刺史府鸡飞狗跳,郭后虞并不知道,若知道,大抵心情能好上几分。
      尽管郭后虞奉劝自己,不要再意不相干的人,不值当,可到底年轻气盛,压不住火气,生了大气的郭后虞,头疼了好几日,郭后虞在想,自己日后的路,该如何!
      郭六回来后,郭后虞吩咐动身,去了任上,两三千人的军营,他也能做出一番作为!
      离开之前,郭后虞想起件事,命郭六去办。

      第二日,郭六带着签好的契书,去找存悠。
      存悠听闻有人找他,看见郭六还带着里正,心里咯噔一下,听闻郭六的来意后,才放心些。

      存悠客气请郭六在院子里稍等下,存悠拉着母亲进了屋子,进了屋里,扶着母亲坐下,存悠才跟母亲明说,“当初,在总督署门口,他的主子跟我说,能救父亲。他的主子,是一百里外,新来的鱼鳞营指挥使郭将军,初来此地就职,需要十个婆子丫鬟。人生地不熟,置办奴仆格外谨慎些,在总督署门口,看重女儿有孝心,让我去他府邸做事,女儿情急之下答应了,好在,他只待三年,签的身契也是活契。”
      听闻是活契,存悠母亲才放心,“活契还好,若卖身为奴,你哥哥的科举仕途就艰难了些,有个做奴才的妹妹,恐怕到时候,无人替他作保!”母亲哭了起来,说到底,因这飞来横祸,自己娇养的女儿要为奴为婢三年。
      好在有盼头,三年,女儿归来十八,也能议亲,不算太晚。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章 第七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