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0、80 ...
-
撑船来到观音寺下,上岸又到寺里借了马,骑马回到长平,天蒙蒙亮,城门刚开,两人于是骑马进了城,不敢进宫,也不敢回水府,两人等在在水之珺上朝必经之路上,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里避风,估计水之珺快上朝了,水奕云不停的向外张望,果然不一会儿,水之珺的骄子就过来了,水奕云窜出去,小声叫了一声:“爹!”
骄夫一看是少爷,赶紧要落骄,水奕云叫他们把骄子停到边上来,水之珺下骄看到一身僧袍的水奕云,吃惊地道:“你不是跟皇上去池州了吗,怎么……怎么出家了?”
“嘘,没事,爹爹莫急,一会儿进宫再讲。”水奕云叫古长风出来上骄,并吩咐骄夫,“快送皇上进宫。”
骄夫赶紧抬了骄子走了。水奕云把水之珺拉到角落里,小声道:“一会儿皇上会派马车来接咱们进宫的。爹冷不冷?”
“不冷。”水之珺都吓得一身汗了,哪里还会觉得冷呢。
过了片刻,马车就来接他们了,进了宫,水奕云对父亲说道:“您先上朝去吧,下了朝来云光宫,我再跟您讲。”
水之珺忐忑的上朝去了,水奕云来到云光宫,古长风已经宣了太医来正在包扎伤口,太医说伤口本来不大,不过因为受冻并经冷水泡,有些发炎,又是冬天伤口本来就不易愈合,所以需要过一段日子才会好。古长风又叫太医把整个胳膊都包扎上,然后用绷带把胳膊挂在脖子上。
太医走后,水奕云道:“没那么严重的,你这是干嘛?”
古长风笑道:“这样,我父皇就不会派一堆女人来伺候我了。”
水奕云道:“你这样子,才需要人照顾呢!”
古长风道:“咱们身边大部分人都不在,再来一堆陌生人,我受不了。”
“呀,厨子也在船上,你吩咐人做饭了吗?”
“我这宫里,没什么人可吩咐了,都在船上。”
“我派人去把我母亲和若斯接来吧。”
“好哇,好哇!”
***
杨婉一听说骄夫说大清早水奕云在胡同的角落里穿个僧袍等着,饭也没的吃,就哭了:“我苦命的儿子啊!”赶紧找了几身水奕云冬天的衣服,带着她刚做熟的早饭和丁若斯一起坐马车进宫,丁若斯把小蝶和小豆豆交给珠儿照看。
还没出门,就看到天一和火岭回来了,天一一见到若斯就问:“夫人,皇上和丞相回来了吗?”
丁若斯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说:“回来了,在宫里呢,我们正打算进宫呢,一起去吧。”
进宫以后,天一看到皇上和丞相没有大事,才放心,于是上前禀告:“我们和古平已经汇合了,两边的刺客抓了二十二人,死了一百五十八人,逃了的也不少。我们的人一共四十五人,牺牲四人,步月、玉兰等人都从下游救上来了。”
古长风道:“嗯,抓住的人严加审问。”
天一继续道:“是!我和古平商量了,他带一些人在京州池州交界一带继续查刺客,皇上身边的人都回来伺候,要不然皇上身边也没个体己的人。我和火岭先回来了,步月等人都冻的不轻,在观音寺里休养几天再回来。”
“好,到时派人去接他们,用马车把他们接进宫,别被人发现,我们回宫的事要保密。”
水奕云问道:“那些刺客什么来历,问出了一些吗?”
火岭道:“他们咬紧牙关不说,我们来的时候,古平正给他们用刑呢,说再不说就押到池州府去用大刑。”
古长风道:“你们一夜赶路辛苦了,先去休息休息吧。”
“谢皇上,臣等告退。”
古昌宗还是下了朝听水之珺说,才知道古长风已经回来的,听说他受伤了,赶紧过来探望。丁若斯知道下朝了,就去宫门口等父亲。
丁允之看到女儿在这里很是奇怪,丁若斯并不把皇上回宫的事告诉父亲,只说道:“太上皇叫我进宫帮皇上选妃呢,我要在宫里住一段日子,小蝶和小豆豆没人照看,我不放心,你去水府把他们带回去,让我娘照看着吧。”
“喔,好。”丁允之早就知道丁若斯有收养这两个孩子之意,一向把他们当作心头肉自己带,不让别人插手,现在难得她没时间,丁允之自然愿意把孩子带回家享受享受天伦之乐,“我这就去把孩子接回家,你娘会好好照看他们的,你放心在宫里做事吧。”
办好这件事,丁若斯才回到云光宫。
再说古昌宗看到儿子受了这么严重的伤,又怀疑是古长祈所为,不禁大骂道:“这个逆子!”又对古长风道,“儿啊,你什么事也不用管,就在宫里好好养伤,赶紧把身体养好是最重要的。”
古长风听到父亲这么关心他,就觉得自己装受伤严重有些过意不去,但一想到父亲下那么猛药让他对不起水奕云,歉意就又小了些。古长风道:“我让古平留在那边查呢,一有结果,他会迅速回报。”
“好、好,古平办事还是挺牢靠的。”古昌宗知道儿子一夜也没休息好,叫他好好休息就离开了。
过了十来天,古长风的伤才彻底好了,但古昌宗来看他的时候,他还是绑上绷带,假装还没好的样子。步月等人都接回来了,云光宫里热闹了不少,之前古长风与水奕云的饭菜一直都是杨婉和丁若斯亲自打理,不让别人插手,步月和玉兰等人回来之后,杨婉才回家了。
古平也有消息了,古平查到刺客确实是古长祈的人,古长祈在大陆留了一千余人的精锐部队,其中有上百他招募、培养了很久的死士,此次正是精心策划要致古长风于死地的,所以倾巢出动参与这次刺杀行动,他们选择了三个不同的地点投放火船,以防第一撞不成功,每个地点两岸、四周又都埋伏了人,这第一处地点埋伏的人最多,共五百多人。因为埋伏的分散,所有有些埋伏点的人根本没有机会交锋,全身而退了。
古长风得意的笑道:“古长祈啊,你要在芦苇处也埋伏了人,那里不就成我的葬身之地了吗?天算地算,你少算了一步啊!”
水奕云也奇怪道:“为什么他不在江里埋伏些人呢?要是有些小船冲出来,咱们早就玩完了。”
“可能以为江水那么凉,那个地方江面又窄,我一定会上岸的,所以在岸上埋伏总没错的。他没有想到我要和没有武功的你在一起,就没上岸,呵呵,而且他也没有考察考察,江中还有一个芦苇滩呢,当然他也不可能实地考察。”
“呀,你说,他会不会已经潜回了大陆,亲自指挥了这场行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