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第 34 章 ...

  •   平安刚一瞧见韩丞瑾,便立马转过头去。内心惊疑不定,眼角一瞥,只见那些入了水的箱子一个接一个浮了起来,一个人冒出头来,伸手抹了一把脸,朝这边喊道:“大人,手脚都叫人捆在一处捆死了,太沉了拖不上来啊!”
      韩丞瑾道:“再下去一队,一定要活的。”
      一阵扑通声响起,不多时,便见水里捞起来一捆捆的人来。平安瞬间便将韩丞瑾忘了个干净,藏在箱子里运人,是走私还是偷渡?
      没想到有朝一日,她竟能看到这一幕。随着底下的人靠近,她又惊悚地发现,那些被捆作一团的,竟都是些六七岁到十一二岁的男童。
      待人都捞上来了,便有人朝韩丞瑾报:“禀大人,一共扔下来七口箱子,一口箱子五个人,共三十五人,都在这儿了。”那人顿了顿,抹了抹额头的汗,道:“据线报,这伙人有十五口箱子,那边,还有八口。”
      韩丞瑾道了声辛苦,便有几个随行的大夫上前去查看那些男童,片刻后,有人过来,摇头禀道:“都是被下了药的,有十二个身上带伤,已经没气了,剩下的,我等尽力而为。”
      只见韩丞瑾的脸色肉眼可见的苍白了下去,道:“多谢诸位。”言毕,招呼手下人将没气的抬到一旁,覆上了白布,众人一阵忙乱,将余下二十三个男童抱进去了。
      平安愣在原地,将后槽牙咬的咯咯作响。这便是人贩子。
      买卖人口在这个时代实属正常,只是合法的买卖,须得在官府有备案,备了案的人牙子便能通过正当途径采买人口,每采买一宗,卖方必须拿的出来户籍,人牙子凭户籍和买卖文书到官府记档,从哪里买来的,卖到哪里去了,身世如何,都要一一据实记档。但有一些穷凶极恶之人,会避开官府,四处偷抢妇女和幼童私下买卖,这些人卖出去便没了音讯,从此以后世间便再无此人。
      眼下这种档口,平安哪里还看不出来这伙人是什么来路?
      对面船上两方人马僵持不下,那边的官兵用铁索将三条船聚在一处,便听见船老大哭喊着自己不知情,嚎丧嚎得惊天动地,原本紧张的氛围竟被他嚎出滑稽之感,那黑衣男子显然是个不耐烦的,挥了挥手让人将他嘴堵了,着人送去了渡船,韩丞瑾将哆哆嗦嗦的人带去底舱,看样子是要审问。
      黑衣男子朝着紧闭的舱门走去,低声说了几句,那舱门便吱吱呀呀开了一条缝,不多时,一个浑身颤抖的女孩儿被人抵着出现在了门口,她背后露出一双通红的眼睛来。
      那人恶狠狠的道:“官爷,我等不过混口饭吃,这两艘船上还有四十个女娃,咱们做个交易如何。”
      那声音贴在女孩儿的耳朵旁边,女孩儿吓得当即哭了出来,抖着声音道:“大、大人、救、救、救、救我。”
      黑衣男子手在背后捏紧了,声音却克制得极为平淡,他说:“好啊。”
      那人不曾料到这人如此好说话,准备好的狠话一时堵在嘴里,愣了片刻才道:“大人通透,我要十条快船,这丫头我要带着,你们的弓箭够不上了,我再放了她。”
      黑衣男子道:“我总共带了六条,只能给你五条。”
      那人嘿嘿一笑,道:“既然如此,我便不要快船,这条船有三口箱子,我这便让人推下去,等船空了,我们用这条走。”
      黑衣男子沉默了,似在考虑。那人又阴森森道:“大人快些决定,我怕隔壁的兄弟等不及。”
      黑衣男子看了他一眼,目光凌冽,那人只怔愣了一瞬,又道:“大人不必这样看着我,救回了人,功劳怎么都是跑不了的。”
      平安捞出一块帕子将自己的脸遮住了,猝不及防的翻身过去,那人一紧张,手里的刀子往前送了几分,那女孩儿一声惨叫,便听她冷冷道:“救回去又如何?在你们手里过了一遭,哪家还敢收留?”
      那人道:“女侠说的有理,既然如此,大人便让咱们带走了如何?”
      黑衣男子拧着眉看向平安,平安向前跨出一步,双手背后,一边朝黑衣男子打了一个绕后的手势,一边朝那人道:“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你们就这么带着人走了,官爷回去不好交差。”
      那人心生警惕,道:“你是什么意思?”
      平安:“总要留下些东西。”
      那人瞥了一眼渡船,道:“那些还不够么?女侠可别太贪。”
      平安哼道:“贪的是你,睁开你的狗眼好好看看!”平安飞快打完手势,也不管那人看不看得懂,又道:“不如你猜猜看,官爷们能有几分耐心?”
      不待那人说话,她又凑近了对那人说:“换做是我,便将你们杀个干净,反正人都死光了,是非功过由着我说,岂非功劳更大?”
      那人冷笑着对平安道:“出来混的,谁不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你倒不必吓我,大不了鱼死网破,船一沉,是死是活,可就全看老天爷了!”
      她不知道那个黑衣男子有没有看懂她的手势,只希望他们能机灵点,她这边分散不了太久的注意力,万一等他们反应过来,只怕当真要顺着江水飘去黄泉了。
      眼前的女孩子许是腰上抵着刀子,整个人站得笔直,将身后之人挡了个结结实实,本来还能喊救命的嘴,听了平安的话后,已经吓得说不出来了,眼瞧着就要一个白眼翻过去了,可又偏偏兀自强撑着不肯晕。
      她只好继续编:“老天爷多公允啊?万一死的是你怎么办?冒着这么大的风险,你甘愿把自己的命交给老天爷,也不肯交给自己么?”
      说到底,刀口舔血的亡命之徒更在意自己的性命,只是临危之际,不抱团求生更加危险,那人到也不见得是个讲究仁义之辈,听了平安的话,露出犹豫的神色。
      平安趁热打铁,再次走近了些,几乎用气音对那人道:“你大可以打开暗门,将箱子扔出去,底下自有人接。你又何必在意隔壁那几个?说不得,那边先一步做了决定,被放弃的,就是你了。”
      那人闻言,一双眼睛突然睁大,冒了个脑袋出来张望,平安跟着回头,果然不见适才立在身后的黑衣男子。那人惊疑不定,平安却让开了,大大方方让他看。左右船舱门矮在甲板下,他不出来,断看不见隔壁的情形。
      见不到人,四周又安静一片,那人犹豫不决,平安便往甲板上走去,作势邀请去了隔壁的黑衣男子过来说话,在船尾指挥官兵悄悄绕后准备突袭暗门的黑衣男子看着平安对着空气作揖相请,演的煞有介事。
      平安假装请来了人,那人不肯过来,她便来来回回在船舱门口跑了两趟,后来那人贩子见平安突然愣了一愣,飞快地朝这边看了一眼,随即便走了,那人隐约听见一句刻意压低了的不清不楚的声音:“……不要惊动……过去……”
      那人心中一跳,莫不是隔壁已经先他一步了?当下焦急起来,一把拨开面前的女孩子,那女孩子脚下一软,整个人朝旁边倒去,咚地一声撞在门板上,待他反应过来不对劲时,甲板上已经响起了一声清脆的剑鸣,平安一柄长剑从船舱上方斜飞下来,带着极大的力道,将那人贩子当胸穿透,剑柄抵着胸骨生生将人撞得倒退几步。
      船舱里躲着的几个人贩子被这一剑惊呆了,有人反应极快,当下便要抓住身边的女孩子做人盾,不料暗门外的官兵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整条船突然剧烈抖了一下,然后朝一旁倾斜,大有要翻船的架势,一时间,昏暗的船舱里乱作一团,昏迷着的女孩子们被这动静惊醒,又惊又吓,尖叫声此起彼伏。
      平安毫不犹豫冲了下去,一把抽回沉寂,几个起伏之间,几声惨叫之后,船稳当了,剩下一群女孩子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
      第一次杀人见血后,平安在角落里站了许久,沉寂是把好剑,不沾血,可她身上的沾染的血却有些显眼。她说不清此刻是个什么滋味,脑子里有一片刻的空白,不等她深入去想,黑衣男子带着官兵进来了。
      来到甲板,看到被人搬出来的尸体,平安突然有些害怕,可接下来看到那些被救出来的女孩子路过,见到仇人的尸体,竟然还会腿软,她又觉得自己好像没那么害怕了。
      于是她转身找来几张蓑衣,将那几人的尸体盖住了。
      平安回到渡船,只见另一条船的女孩子们也被救了出来,四个人贩子死了一个,另外三个被俘获,捆在了一处。
      韩丞瑾同人商议毕,见平安蒙着口鼻,不肯表露身份,心下觉得有趣。平安哪里知道她刚上船,韩丞瑾就已经看见她了。
      此次计划,他原本人手不足,在锦官城府衙借了十来个人,连着自己的几个手下算下来也不过二十余人,本来没打算请她帮忙的,谁知她侠义热血,怕暴露自己,蒙了面也要替天行道。
      于是韩大人假装没认出她,客客气气道:“多谢女侠出手相助。”
      平安绷着面子,自然不会主动想起来认识他,也客客气气回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不必言谢。”
      韩大人又道:“不知女侠接下来去哪里?可有要紧事?”
      平安:“四处游历一番,倒也没什么紧急的事情。”
      韩大人笑了笑,道:“还好不耽误事。我们眼下要先押送这一干人等回锦官城,女侠若是方便,可否替我们做个证人?”
      的确倒是不耽误什么,可这么大的动静,她还是不要参合的好,当下冷硬地一口回绝了:“不方便。”想了想好像有些过于生硬,又加了一句:“我只是路见不平,再说了,江湖有规矩,我不并不想和官府打交道。”
      韩丞瑾低头微微一笑,再抬眼时眼里竟是一片温柔之色,平安吓了一跳,心道这韩丞瑾吃错药了么?
      “官府与江湖。到底怎样才算是逾矩?”韩丞瑾提了一个问题。
      平安答不出来。
      他又道:“若说替官府做事便是逾矩,那么女侠方才所作所为,已经逾矩了。”
      平安反驳道:“不过是拔刀相助而已,大人不要肆意曲解我的本意。就算今日没有官兵在场,我也会出手相助,秉的不过是一颗侠义之心。”
      “本官并无他意,只是无论身处何地,所行之事都是于天下有益,又何须拘泥于立场不同呢?”
      平安:“是啊,官府有官府之道,江湖有江湖之路,何须拘泥。”
      两人之间有片刻的沉默。
      韩丞瑾并非想要拉拢平安为官府做事,此前轻云门之事闹得沸沸扬扬,官家对江湖人士的偏见和忌惮更甚,羽林军中半数的将士夹在其间,两头受气,偏偏陛下如今猜疑之心日趋严重,他刚回京便被调任京畿卫副统领,说得好听些是陛下委以京防重任,说得不好听些,便是从陛下近卫被贬去守城门。
      京畿卫副统领比金吾卫长史有实权,但偏偏他只是副统领,京畿卫与金吾卫又向来互相看不顺眼,京畿卫看金吾卫是一群乌合之众,金吾卫看京畿卫是一群少爷兵,韩丞瑾到任后,处处受掣肘,适逢京城里闹出了拐卖人口致死事件,京兆尹府安顺了几十年,一时无从下手,无头苍蝇死似的四处乱碰,被一群都察院老头子一道折子捅到了陛下面前。
      陛下龙颜大怒,天子脚下出了命案,京兆尹连嫌犯都没找出一个,很是发了一通脾气。朝臣们借机互相攻讦,最后扯来扯去,也不知是谁站出来,说那些人贩子都是外地流来的,京兆尹查不到实属意料之内,不如派个钦差暗中查访云云。
      陛下听朝臣们吵了一个上午,就这一句还算是人话,可一问到派谁去,底下又吵开了,左右不过是你推他他推你,盛怒之下,又有人想起了韩丞瑾,便以韩副统领在江湖颇有人缘为由,将这皮球踢给了他。
      韩丞瑾莫名其妙接了圣旨,京畿卫的统领故意使绊子,只给了他七个人,理由是人太多了易打草惊蛇,无奈之下,韩丞瑾只得硬着头皮低调行事,好不容易追查到一伙流窜作案的人贩子,追到锦官城还是靠着手下人的面子才借到十几个府衙官兵。
      眼下他急于修复各方势力之间的关系,原想着平安是飞云阁的人,若能借飞云阁的势力缓和一下江湖与官府的关系再好不过,却不想平安言语之间对醴州之事耿耿于怀,他倒是不好再提。
      “姑娘说的对。只是经由醴州之事,眼下各地查得甚严,若是江湖与官府当真从此对立下去,怕是要掀起波澜。”考量在三,他只能委婉道出其中厉害。
      平安闻言,果真认真考虑起来,末了,她道:“世间之事自有规律,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好比天下大势,朝代更迭,岂是你我能够左右的?若是将来外敌来犯,江湖儿女必然不会袖手旁观,可若是内部争斗,谁是谁非,也只有史官那支笔能做评判罢了。”
      她这话说得淡然,韩丞瑾却是惊讶不已,想想飞云阁数百年屹立不倒,确然不曾听说与庙堂之中有所参和。
      韩丞瑾缓缓道:“世间之事自有规律,这话不假,但若人人都置身事外,谁又来保证边疆安稳,民生向好?国力衰竭,四方虎视眈眈,天下又哪里来的安稳之所,容得下江湖胜景?”
      平安却是笑了,她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韩丞瑾一双眼睛瞬间明亮起来。又听平安话头一转:“我听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天家尚且如此,何况百姓?退一步讲,不涉庙堂便是置身事外吗?庙堂又能容多少人呢。士农工商,人人各守其道,难道不是最好的结果吗?”
      “庙堂之事我不太懂,可我只问你:在大人们的眼里,整天种地的老农民于国于家,竟没有半点贡献?披星戴月奔走各国之间带起商贸繁荣的商户,竟都是低贱之人吗?”
      “江湖百家,家有务农的几何?族中经商的几何?投戎的又几何?大人当真清楚吗?”
      问到最后,平安深吸一口气,道:“我知道大人胸中自有沟壑,只是,有些事情无需强求。”
      韩丞瑾一时哑然。看着平安转身寻了清水擦洗衣服上的血迹,那背影纤纤,一时竟叫他迷了眼。回味起那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竟然品出了别样的意味。
      “那就是云九?”那黑衣男子走过来,看着平安的背影道:“飞云阁出手,这可是难寻的机缘。”
      韩丞瑾却是摇头,道:“不过是一个路过的侠义之士。”
      黑衣男子挑眉,又听他说:“霁华,不入锦官城了,换了船直接回京,替我谢过知府大人。”
      萧霁华看了他一眼道:“舅舅指不定都摆好庆功宴了,你这个时候说不去?”
      “过了年,万寿节便要到了。”
      风马牛不相及的对话,萧霁华不说话了。陛下亲政五十三载,先太子仁厚却没能躲过党争,眼下储君未立,风波正盛,满朝上下都在选边站位。
      他想:这个时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4章 第 34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