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五章 ...
-
思来想去,末帝决定用自己最后的势力送琼安出宫。
当然是换个身份。
不久之后,凤仪宫起了一场大火,据说是废太子妃琼安郡主放的,灭火之后宫人们在东殿发现了一具烧焦的女尸。
身形酷似琼安郡主,腕上一对羊脂白玉三活环手镯,乃及笈之时贵妃所赠。
雕工精湛,三环活动自如,玉质莹润、光泽柔和,是世间仅有的绝品,深的郡主喜欢。
即便现在被火烧过,形貌有损,依然难以盖住它的魅力。
伤心难掩的末帝以积福为名,下旨凡是年满二十岁想要出宫的宫女都可出宫与家人团聚,假死的琼安郡主易容之后以宫女的身份出了宫。
出了京城的琼安在暗卫的接应下,先是回到了被冒名顶替的宫女的家乡,故意在当地生活了一段时间,又以远嫁的名义离开。
一路辗转,到了最终的目的地,末帝生母的家乡,永州府下的翠屏县,一个还算繁华的地方。
虽然生母早亡家乡也无甚亲眷,末帝还是在这里为母家置下了一份家业,挂在远在他乡的远亲名下,由一位受过末帝大恩的老宫人代为管理,当地人都叫他王管家。
产业不多却足够隐秘,这是在末帝刚封信王不久时置办的,除了末帝没人知道,连他自己都时常忽略。
琼安、啊不,应该是颜若颖了,以远亲子孙遗孀的身份接手,对外放出真假掺杂的消息,成功的融入了当地的生活。
比如曾经也是个读书人家的小姐,父母过世之后,叔叔为了霸占她家的家产,将她送进宫做伺候人的活计。
因为识文断字被分到了宫中藏书的观文阁当差,后来生了一场大病,差点没挺过来(真正的颜若颖没有挺过去,病死了)。病好之后正逢皇帝为死去的郡主积福,准许满足条件的宫人出宫。
什么在外面没什么亲人了,却还是想要落叶归根。回到家乡之后,发现叔叔一家将自家和霸占来的财产都败了个精光,一家人离开家乡不知道去了哪里。
经人介绍嫁给了死去的夫君,决定和夫君一起回老家,结果还没启程夫君感染风寒去世,她因太过悲伤没注意自己有了身孕,在为亡夫操持丧事的时候过度劳累不小心流了。
深感对不起夫君的她决定完成夫君生前最后的心愿,替自己的丈夫回乡等等。
真真假假,不一而足。
安定下来的颜若颖,接到京中传来的皇帝驾崩的消息之后,偷偷的痛哭了一场。
末帝死后天下大乱,中原大地烽烟四起,似乎无时无刻不在传来哪边打仗的消息。
翠屏县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很少受到战乱的波及,又有末帝留下的人手保护,颜若颖的日子过的还算平静。
事情的变故出在安家落户的第三年,颜若颖随王管家去乡下农庄查看的时候,救回了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和一个三两岁的小姑娘。
书生姓叶,名璧,字珵美,小姑娘是他的侄女,名叫叶听兰,两人是永州府隔壁新宁府人士。
从书生叶璧的口中,颜若颖得知了新宁城被一伙伪装成起义军的土匪洗劫的事。
原本算是新宁城大户的叶家遭了殃,只剩下恰好回乡拜祭父母的叶璧,和一时调皮钻进假山深处被困住的小听兰。
深感不安的颜若颖,召来了暗卫和王管家商议,虽然在几人的劝慰下暂时安下心来,还是决定收缩产业加强守卫。
另一边叶家叔侄俩在颜若颖的帮助下,在翠屏县安顿了下来,随着接触的增多,两个年轻人逐渐倾心。
在颜若颖向叶璧坦诚了过往之后,当然是“颜若颖”的经历,两个人顺理成章的走到了一起,成婚之后将叶璧的侄女叶听兰认做女儿。
也许真的是遇到了对的缘分对的人,两人成婚的第二年就有了孩子。
随着局势的发展,永州也不太平起来,众人商量过后决定搬到凤阳府。
凤阳府半面靠海半面环山,仅在两山之间有一条通往外界的通道,除非从海上绕路,只要牢牢守住山道,很难从外界攻破,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
自古以来就少有战事,在这样的时候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地方。
不久之后凤阳府秀水城便多了户姓叶的人家,和大多数逃难来的人家差不多,只有那位叶夫人,看着和寻常人家的女子有些不一样。
不过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这年头,多的是凤凰变土鸡的,也不少飞黄腾达的。
是不是有点眼熟?没错,叶霁会对这些前朝往事知道的这么清楚,是因为那就是他家老祖宗的故事。
曾经天下女子艳羡的琼安郡主,太子妃姚奕青,如今只是个垂垂老矣的老妇人。
一生经历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最终归于平淡,随着年龄的增长,叶老夫人憋在心里一辈子的秘密,偶尔也想有人可以倾诉。
叶霁的出现对叶老夫人而言,不止是叶府延续的希望也是她心灵的慰藉,她可以与叶霁尽情的倾述而不用担心会被泄露。
对于自家曾祖母,叶霁是敬佩和向往的,他如果有叶老夫人一半的坚强,就不是现在身处异世的叶霁了。
九月,登高祈福,又到了秀水城特有的九华会时节,城中不少人家在准备举办赏菊会,这当中最令人期待的要数白员外。
白家以花卉生意起家,在城中有一处别院专门用来展示自家培育的花木,每年有四次会对城中百姓开放,邀众人入园赏花。
今年的春天的茶花会和夏天的牡丹花会叶霁都没去成,这次的赏菊会他还挺想去的。
说起来他也很可怜的,来到这个世界之后,除了这次去参加凤阳府的考试,平日里很少有机会出门。
即使本性是个死宅也架不住十几年待在一个地方,叶府再大能大到哪去,更何况自己主动宅和被动宅完全不一样。
叶霁的身体已经康复,这次风寒,让他硬生生的被自家老祖宗按在床上躺了大半个月,每天三顿大补汤喝的反胃,昨天终于解放了。
憋得久了就连叶霁这种天生喜静,不喜欢人多的都想出门逛逛,去花会上凑凑热闹。
想到就做,叶霁召来青荷,吩咐青荷准备明天出门要用的一应事物,自己则带着青梧前往松鹤院。
出了霜筠院沿着走廊绕过西花园,经过花园的时候隐约听见婢女小红和小翠的声音。
“听说了吗?咱们城中来了个英俊的公子呢!”是小红有点兴奋八卦的声音。
“那又怎么样,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小翠兴致缺缺的道。
“公子,要不要…”青梧上前一步在叶霁耳边轻声请示。
叶霁摇了摇头,“两个丫头的悄悄话而已,不用太过约束。”
走过花园,身后的声音越来越小,婢女的话叶霁并没有放在心上,世间千万人,大多是过客,一个偶然听到别人说过两句的人,没什么值得注意的。
隔着老远,松鹤院里的几个小丫头看到叶霁就迎来上来,问安之后一个往内堂去禀报老夫人,剩下的簇拥着叶霁送到屋外。
进了正堂,便看到叶老夫人再摆弄桌上的两株菊花。
一株花色粉白略有浅淡黄绿色,花型硕大,花瓣极为细长呈下垂状。
一株花色碧绿如玉,从外向里逐渐加深的绿色花瓣稍微的向上卷翘,花型不大,盛开的花冠形似牡丹。
看到叶霁的叶老夫人丢下刚刚还爱不释手的花儿,转头看向自己的宝贝曾孙。
“源儿啊,怎么这个时辰过来了,虽然到了暮秋,这未初的日头可还毒呢。”
说着,让身边的侍女端上备好的绿豆汤,放在叶霁手边,绿色的汤盛在刻着莲瓣纹的白釉小碗里,很是诱人。
叶霁端起小碗几口喝完,笑着说道:“还是老祖宗您这儿的人手艺好,一碗平常的绿豆汤也比别人强。您这儿的花也比别处强,我看桌上的这十丈垂帘和绿牡丹比花园里的精神那些多了。”
“你呀,今天嘴这么甜,说吧,又有什么事要求着我啊?”叶老夫人眉眼含笑的看着叶霁,每次想要做或是已经做了什么自己不许的事,就不自觉的甜言蜜语。
“哎呀,哪有,孙儿一直很乖的。”叶霁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接着说:“这不是今年城里的花会快开始了么,别家就算了,听说那白员外有新花样,今年要在他家的别院摆几座九华塔呢!”
听到九华塔,叶老夫人神情一怔,因为自家姑母生日就在九月,每年皇帝姑父都会为自家姑母摆九华塔。
九华塔,以九个珍贵品种的菊花,每一种九百九十九盆搭建九层,一共九座,四面堆积层叠而上,整体呈梯形形如宝塔。
是姑父为讨姑母欢心想出来的法子,没想到人不在了,这花样倒是传了下来。
思绪的平复只是一瞬间的事,坐在老夫人对面的叶霁并没有发现自家曾祖母的异样。
两人聊完了九华会,叶霁又被曾祖母拉着合香,时节转换,家中的香也该换了。
陪叶老夫人用过晚饭,叶霁回到自己的霜筠院,和青梧活动了会筋骨又拨弄了几下琴弦方才洗漱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