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历史上曾出现过这样个昙花一现的时代。

      在那个时代,有人著未经浆洗的布袍披一件飘逸荡漾的鹤氅,明明是仪表堂堂却就是爱拎一把卷了边的剑在街上对着空中的苍蝇乱砍乱伐;也有甚者流行袖裹一壶被温到恰好的酒众目睽睽下从洛阳的西明门沿着东西大道一路狂啸行散至东阳门。

      政客们热衷于对着三国遗留下的版图各怀鬼胎,却自也有人放下皇亲国戚的身段不要,和一群喝酒的狂徒整日埋醉,混迹竹林,自比前贤,而讽刺的是,两千年后的人们的记忆里,那些政客的名字成了历史表面的浮光掠影,反倒是这群荒诞不羁的酒徒出了名,而且这一出,就是几千年的风头。

      后人说起魏与晋这段历史,总会提到如此有模有样的四个字——“竹林七贤”。

      按道理,这七贤原是没什么出名的资本,因为他们既非英雄豪杰,亦未作出什么千古传颂的政绩或建树,可他们就是红了,且名噪一时如雷贯耳的程度,绝不亚于现下的F4、飞轮海等娱乐圈男子组合。

      想来是件挺奇怪的事,但是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曾有云:“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虽然这话说的不是自己,但也不得不感叹,阮籍这个人,还是有点自明之智的。

      因为魏晋正是一个如此流行男色、美貌至上的年代。古代人喜欢说德才兼备,这在人人外貌协会的魏晋却是万万行不通的。要说这个时代腐败到什么程度,就是连皇帝都无聊的要来试探自己那美貌的臣子有没有化妆。而曹操,更是这个外貌协会的开山鼻祖,某次有外国使节来访,曹操因为自卑自己长得不好看,就乔装成卫兵,让一个很美的大臣假扮成皇帝,自己站在旁边,可见他是多么在意自己的外貌。所以从皇帝到平民,从上层阶级到下层阶级,将外貌精神贯彻了一个始终。导致魏晋出名的美男的数量,要比唐宋元明清加在一起还多得去,如何晏,如夏侯玄,如潘安,如王恭等人。

      正是在这样一个美人如云的时代,竹林七贤红了,那自然有其不容小觑的市场当红竞争力,而如此,就不得不介绍其中这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嵇叔夜,人称嵇中散。

      历史上花痴嵇康的人不计其数,称赞其美貌的文字也是极为夸张。

      《世说新语》有云“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晋书》有云“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本来就已经是个人人趋之的美人,偏偏,还是曹操的孙女婿,算的上是个皇亲国戚,地位至尊。不仅于此,精笛妙琴善音律,同时,挥麈谈玄,潇洒不群,写得一手好文章,其不屑世事自由超群的魏晋风度,只要去太庙讲一次课,就会引得一班年轻的太学生集体沦为粉丝,当时的读书人都以能见嵇康一面为荣,对他的文墨视若珍宝,就和现在的小女生和偶像握次手后三天不洗手是一个道理。

      可惜当时没有什么好男儿之类的选秀节目,否则像嵇康这样又会弹琴又会写文又懂得多又长得极帅无比的半个太子党,必然是能捧个冠军回家的。

      但是,即便古代没有好男儿之类的选秀节目,把“优质国民偶像”的头衔冠名于他,也是当仁不让的。

      曾经有个叫赵至的十四岁的小男生到洛阳的太学去参观,无意碰到正在太学里写“石经古文”的嵇康,惊为天人,一见钟情,整日追着嵇康跑,后来赵至被强行带回家后,居然对嵇康相思成灾,连着好几次离家出走,狂奔数十里去找嵇康,家里人对赵至苦劝无用,给他救医扎针也没用,赵至同学每次被抓回家后又会马上离家出走去找嵇康,如此这般折腾了两年,直到十六岁那年,终于嵇康也看不下去了,收他做了弟子。

      除了像赵至这样热爱读书的小粉丝以外,还得提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最终把嵇康给害死的钟会。

      虽然历史上对钟会的评价不高,但那也是后来的事情,钟会本来其实是嵇康的粉丝一枚。曾经年轻的时候,钟会也对玄学有着旺盛的热情,是个十足的文青。他将自己的想法写了一本叫《四本论》的书,心心念念要拿给嵇康看。终于有一次,钟会鼓起了勇气,拿着写完的《四本论》走到了嵇康家门口,结果迟疑了很久,居然无法鼓起勇气去敲嵇康的家门,反而是将苦心孤诣的《四本论》给丢掉转身就跑了,俨然像是一个把情书给丢了的恋爱中的小女生。这件事情可能是被竹林七贤的另外几位给看到了,就把这件事情当作笑话讲,很快就在洛阳中流传了开。想来,钟会也是个极要面子的人,钟会的家世极好,长得也不错,也算得上是个风流贵公子了,还自诩是有些才华。原本将自己写了多年的《四本论》给丢了就已经是件很坍台的事了,如今居然被整个洛阳城知道了,钟会受到极大的刺激,性情都产生了变化。他不再留恋玄学,而是全心力倾官场,以他的才智,不久就成了司马昭眼前的大红人,官是升了一次又一次,坏事也是做了一桩又一桩。终于有一天,钟会觉得自己爬到这种位极人臣的位置,自觉在嵇康的面前再也不犯不着自卑了,于是就叫了一群党羽属下,去参观嵇康打铁。

      要说,嵇康打铁可是洛阳城每年夏天的一大盛事。每年夏天一到,洛阳城的女孩子就会蠢蠢欲动,纷纷出东阳门,去看嵇康在柳树下打铁。嵇康打铁的不一般之处就在于,嵇康哥哥总是会脱了上衣,而打铁的时候更是挥汗如雨,何况像嵇康这样美貌的人,骨肉亭匀,可观性必然是极强的,引得那些平时无缘见上嵇康一面的崇拜者,总爱挑了这个时候把嵇康打铁的那个柳树围得一个水泄不通。

      嵇康自然早已是见怪不怪,只是,引来钟会这个稀奇客倒是有些意外。

      而奇怪的是,钟会就只是在旁边一言不发的看着嵇康打铁,不上来说话,也不走,就这样傻站了好几个时辰,沉默的看着嵇康打铁。为嵇康拉风箱的向秀终于看不下去,就提醒嵇康,暗示说钟会好歹也是个大官至少也该主动去给钟会打个招呼。可想嵇康也是那种清高的人,怎么可能会把这种官阶之事放在眼里,根本就不买钟会的账。钟会没想到,事隔多年后,嵇康对自己依然是如此不冷不热的藐视态度,何况这次又是在自己带去的一帮手下面前,钟会同学又被摆了一刀,心灰意冷,终于转身打算离去。

      就在这个时候,嵇康开口对他说了话:“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钟会头也不抬,气鼓鼓的对嵇康答道:“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这大概是钟会和嵇康两人之间唯一的一次对话,话锋犀利,字字珠玑,水平亦是不相上下。

      钟会回去后越想越气,就跑去司马昭面前说了嵇康的坏话。司马昭本来就对嵇康有忌惮,听了钟会的话后,也对嵇康有了杀害之心。

      很快,嵇康因为写了封《与山巨源绝交书》,又喜欢帮朋友出头,就被诬陷下狱,拉到刑场去正法。

      嵇康死的那一天,场面也是十分壮观。

      三千太学生将刑场团团围住,不少的人都自愿跪地请命代为嵇康一死,哭昏的,挤倒的,呐喊的,场面乱成了一团。

      嵇康不愧是嵇康,在生死的关头,居然气定神闲掏出一把琴,弹出了一首旷世奇音,正是后来失传的《广陵散》。能在临死之前,还沉的住气,最后把刑场变成演奏会的,历史上,也只有嵇康这个人了。

      当然,嵇康这个人也并非是没有缺点的,他有一个缺点,就是跟他的姑父何晏一样喜欢嗑药。

      这磕的也不是普通的药,而是一种叫五石散的玩意儿,对此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指出“五石散是一种毒药。”据说吃了后,浑身发热,必须不停的行散,才能将体内的热力给驱散出来,□□虽然会暂时陷入一种莫名的苦痛之中,但精神却可以进入一种恍惚和忘我的境界里。

      由于嵇康国民偶像的影响力,五石散在魏晋就像精神鸦片一样在士大夫间风靡一时,可见偶像的影响面也未必都是正面的。

      嵇康死了的多年后,嵇康的儿子——嵇绍,长大成人入朝为官。文武百官见到嵇绍后,都对其外形赞叹不已,有人对嵇□□前的好友王戎偷偷说:“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卓然昂首,如野鹤之在鸡群。”

      结果王戎只是微微一笑。

      他抬起头望着宫殿的上空,仿若在望着一个极遥远的地方,回答道:“君未见其父耳。”

      随着这一句耐人寻味的叹句声落,嵇康本人究竟长得是何等模样?

      我们只能扼腕可惜照相机这项发明,实在是太晚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