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终到长乐 ...

  •   许明沅醒来,手抚摸着闷痛的头,感觉脑中似有一块寒铁压着,他略微转了下身子,看着床帏上的绣花竟有重影,头晕目眩。

      他深吸了一口气,面色阴沉,正要开口唤葛喜,却见身旁的燕清意拉着被子遮住半边脸,只露出一双小鹿般清澈水灵的眼睛,拘谨地看着他。

      许明沅看着她微肿的眼皮,想到昨夜她委屈的泪水,他侧过脸:“时辰尚早,再睡会儿吧。”说完,他自个儿坐起来,跃过她,下床披上外衣,推门而出。

      她见他宿醉的脸上挂着一丝怒气,连出门的背影都带着几分郁郁。不会还在为昨晚扫兴的事生气吧,放着美艳的胡姬不搭理,偏要来我这儿讨没趣,她望着窗外灰沉的天色,决心再睡一会儿。

      许明沅走到偏殿软塌上坐下,揉着太阳穴问:“如何?”

      葛喜递上一碗莲子羹,躬身答道:“咬舌自尽了。”说完,绕到身后为他捶背捏肩。

      许明沅“呵”地一声轻笑,搅着碗里的莲子,两口便喝了,胃中温热,晕眩之感略有缓解,道:“那酒里掺了什么东西。”

      捏肩的手微微一滞,葛喜有些尴尬地说:“是西疆秘药,坊间传闻会使男子焦躁纵欲……日久不能人道。”

      许明沅微愣,望着手中空碗半晌说不出话。

      他皱起眉头,瑞风眼上挑,谋权害命的见多了,还第一次有人对他出这种阴招。昨日意识模糊,头脑昏沉,幸好燕清意的肩伤挽回了他的理智。

      他轻咳了一声,道:“郡守不知情吧。”渝城郡守是个中庸之人,做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多年来从不投靠任何派系,如今年过半百了,贸然谋害许王,不合情理。

      “奴婢派人去查。”葛喜道。

      许明沅端起茶杯,看着镜中杂乱的头发,昨日之事他有些记不清了,便问道:“昨日公主可还好?”

      葛喜犹豫了片刻,道:“公主好像在院中哭了好一会儿。”见大王沉思,忙说,“公主良善,并非骄纵之人,对待奴婢这样的下人尚且很是宽厚……”

      清晨的亮光透过窗外茂密的树叶射进偏殿,照在许明沅麦色的脸庞上,他黝黑的瞳孔在阳光下微闪,他从未听葛喜夸过宫中的妃嫔,便问道:“公主很好?”

      葛喜连忙跪下道:“奴婢僭越了。”
      许明沅对着镜子抬起下巴看着新冒的胡须,食指在须上轻轻抚过,他想到她美丽的容貌和温柔的性子,待在身边既不胡闹也不聒噪,一颦一笑总是惹人怜爱。

      “王后近来在宫里可还安分?”

      葛喜答:“绣夏传来消息,太后缠绵病榻,王后日夜侍奉,并无异样。”

      “公主进宫后,让绣夏去伺候吧。她资历老,做事稳妥,能护着清意。”

      “喏。”葛喜说,“仁西王时常出入王宫。听说太后生病后,他时常带些宫外的传奇话本进宫给太后解闷。”

      许明沅挑眉,“他倒是有几年没回长乐了。”

      “是,跟着他的人递来消息,他整日遛鸟听戏,过往交好的氏族、官员也再不联系了。”

      “他若老实,孤也不想为难他,以免寒了许国老氏族的心。”他嘴上这样说,心里却想起他才继位时,许亦星勾结王后怂恿老氏族和他对着干,让他当时的处境很是艰难。他靠着南征北战的胜利,凝聚人心,通过培养亲信,分化他们的权力。

      八年努力,终于让许国上下都尊敬他了,他怎么会就这样放过许亦星,让他悠闲的当仁西王呢?

      还有王后许娴……她的心永远是向着她青梅竹马的堂兄许亦星的。这两个人只要活着,他就不能放心。

      “葛喜,派人传话回宫,将妍玉宫收拾出来。一应尽奢。”他想培养燕清意,掌管后宫事宜,把许娴的权力转移出来。再做个局,引许娴入瓮,废了她的王后之位。

      “喏。”

      ……
      离开渝城时,郡守带着一大堆金玉珍奇赠与燕清意,她望了一眼许明沅,他点了点头,她便欣然收下了。

      又往北行了三日,终于到达许国王都长乐城。长乐城建在平原之上,四面开阔。春日碧空如洗,浮云飘渺,草长莺飞,城外古树参天,绿意盎然。

      锣鼓声震天,百姓夹道欢迎许军回城,沿途山呼雀跃声不断。

      燕清意近旁看押她的士兵与百姓对望,在茫茫人海中一眼望到了家人,口中呼着亲人的名字,欢喜落泪。

      走到王宫前,葛喜将她请出马车,她见许明沅骑在马上,站在王宫正门口,扬了扬手,又见父母兄长被押出来,跪在许明沅的面前。

      她上前几步,与他们跪在一起。

      燕清意侧头看着父亲,比起上一次在燕国王宫相见时,他消瘦了许多,衣带渐宽,颧骨突起,白发丛生,他无力地跪在地上,对周围的欢呼雀跃充耳不闻。

      母亲侧着头与她对视,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花,嘴唇动了动,问她还好吗。

      她点了点头。她知道母亲这些年在后宫中并不好过,总是因父亲的胡作非为伤心,又因宠妃的放肆而生气。母亲常年吃斋念佛为儿女祈福,亡国对她来说不过是燕王的罪有应得,只要儿女安好,她便没有挂怀了。

      葛喜拿出王昭,阳光射在昭书的金丝上,反射出绚烂的光芒,他朗声宣读昭书。清意听着,昭中颂扬许王功绩,将燕国王都封为南郡。

      燕王封为易侯,与夫人世子一起赐居原襄伯府,无召不得出。嘉玉公主温淑贤德,封为贵妃,赐居妍玉宫。

      四人叩首谢恩,母亲深深地望了清意一眼,充满忧愁。哥哥亦望向她,不舍地轻呼了一声:“妹妹……”

      士兵将他们拉起来,押送去襄伯府。海沛迎上来,将燕清意扶起。

      金光铺洒在青石板上,她眼见父亲、母亲、哥哥先后迈进阴暗的马车里,她望着他们的背影,目光留恋在他们身上,此一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

      “贵妃娘娘,这边请。”海沛道,他将燕清意迎入偏门,走进王宫。

      她望着静穆高耸的宫门,心中不禁感叹,重活一世也逃不过做妾的命运。

      采枝紧紧地拉着她的手,两人对望,给彼此勇气。

      此时,两个宫装嬷嬷从一侧的宫道里疾行而来,她们打量了三人一番,对采枝说:“这位是采枝姑娘吧,请随老奴来。”

      “二位有何事?”燕清意想起许王托她寻找采枝之事,心中升起一丝不安,她紧紧地拉住采枝的手,“可否让我同去。”

      两位嬷嬷对着燕清意行礼,并不作答,又对采枝做出“请”的姿势,面色阴沉。

      “太后寻采枝有要事。”其中一位嬷嬷略显不耐,浊黄的眼珠子盯向一旁的海沛,“海沛公公,你怎么当差的?”

      海沛忙劝说:“贵妃娘娘,这两位都是太后跟前的人,寻采枝不过询问一点琐事。娘娘初入王宫,还有许多要事要忙,就别让太后烦心了吧。”

      他又看向贵妃身后的采枝,“采枝,还不快去快回,你一会儿还要伺候贵妃换伤药呢。”

      “公主,奴婢去了。”采枝说完,霎时便红了眼,她放开燕清意的手,跟着她们往另一条宫道走去,她回望公主,面上有视死忽如归之色。

      “别怕……”她望着采枝的背影,忍不住往她去的方向迈步。

      “娘娘放心,太后怎会为难一个晚辈呢。只是询问一些小事罢了。”海沛说完,指向另一个方向,“娘娘请吧。”

      金灿灿的阳光铺洒在前行的道路上,宫道宽敞,隐约可见宫墙后富丽堂皇的宫殿和金瓦飞檐。

      金光洒进她的眼中,她定了定心神:“日前渝城郡守赠了本宫不少金玉器玩,海沛公公喜欢什么,就挑去吧。”

      海沛小麦色的面庞上漾起一抹喜色,“贵妃娘娘太慷慨了,奴婢谢恩。”

      她淡然道,“许宫如此华丽,宫中定有很多佳丽吧。还望公公指点一番。”

      许明沅年长她八岁,继位约有八年,宫中妃嫔比起继位二载的晋沐恒,恐怕多了不止一倍。上世她耽于情爱,受晋王两年的盛宠,结仇甚多,她在无宠后又忍气吞声,不主动寻求机缘和防微杜渐……此生定要谨记教训。

      海沛说:“王后乃楚宣王之女,凤子龙孙,雍容华贵。淑妃是大王登基之时,周国畿所赐贵女,她性子古怪,不得大王喜爱,娘娘最好不要与她有交际。云婕妤是晋王送来的美姬,与王后相交甚好。”

      “多谢公公提点。”她愣了愣,“还有吗?即使是没什么宠爱的妃嫔,本宫也愿一闻来历。”

      海沛淡笑:“娘娘多虑了,宫中只这三位娘娘。”他那天瞧见了郡守送赠的豪礼,为了让嘴边的肉更丰盛些,他又低声说,“方将军的妹妹方巧一直爱慕大王。只是大王不愿将她纳入后宫。她如今在宫中担任女史,时常在太后跟前走动。”

      燕清意连忙挤出感激地笑容,说道:“谢谢公公指点。”

      那日在清泉宫晕倒醒来后,许明沅在偏殿与一位姓方的将军议事,后又将方将军留下整理燕国杂物,想来很是器重他,那么他的妹妹,既是将门之女,又爱慕许明沅,他为何不愿收她呢?难道其貌不扬吗。

      她又震惊于许明沅宫中竟然只有三位妻妾,王后,王后交好的女子云婕妤,以及淑妃。淑妃是他继位之时,周国畿所赐贵女,那时他还未背弃誓言,自然以周国为尊,没法拒绝赏赐,所以收入了后宫。

      这与他坊间传闻的荒淫好色并不相符。她猜测,先王之女与他伉俪情深,王后御夫有方。

      海沛想着很会琢磨大王心思的葛喜对贵妃的态度很是恭敬,又道,“大王对娘娘青眼相加,娘娘不用过于担心在宫中的处境,万事都有大王相护。若是遇到难处,奴婢也会尽力帮衬娘娘。”

      说着,行至妍玉宫。深红色的宫墙,暗金色宫门,宫门处站着十余人,当头的姑姑约莫三十岁年纪,着湖蓝色宫装,梨脸厚唇,从容地对燕清意行礼,将她迎入宫中,道:“奴婢绣夏,妍玉宫掌事姑姑。”

      清意打量着庭院,院中种着几棵桃花树,树旁有个八角亭,亭边赵粉迎着骄阳,花朵娇艳,亭前石板上刻鸳鸯纹。

      绣夏又指着院中众人一一介绍道:“这是平儿、圆儿,王后从宫中拨来伺候贵妃娘娘的贴身婢女。”

      清意见这两人相貌平平,年级尚小,态度十分恭敬,两人对她行礼。

      绣夏将她迎进正殿,殿中布置华美,正门对着的壁上雕一只展翅金鹤,墙上挂着秀丽的山水画,她瞧着不是凡品,窗前白瓶中插着新摘的一束桃花。

      清意在正殿的椅中坐下,宫人再次对她行礼道贺。这时,四个公公将她从燕国带来的两箱金玉器玩抬进来,她拿出银子赏给宫人们,大家都喜笑颜开,不停跪下道谢。

      清意挥手让她们各自去忙差事。她踱步到窗前书桌前坐下,见桌上的笔墨纸砚干净整洁,又见一旁书架上摆满各类书籍。

      她轻唤:“绣夏,你来。”

      绣夏立刻应声而来。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终到长乐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