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政治主张 ...

  •   胤禛奉康熙帝之命,处理过一些案子和事务,从中表现出他的政治主张。康熙帝时太监太监曹之璜索诈官员银两,赶打抬夫,致使官人常在官人常在的棺木落地,胤禛审判,以大不敬律将之议斩,监候特刑。到雍正三年(1723),他阅囚至曹之璜案,说“彼时因太监纳贿不法,如此类者甚多”,故置重典,“以警戒余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顺治帝淑惠妃薨后,康熙帝发现办理丧事的官员草率从事,命胤禛查办,胤禛随即奏报,这是工部和光禄寺承办的,奏请将工部尚书满笃、侍郎马进泰、内阁学士兼管光禄寺卿马良以及应该兼理此事的内务府总管赫奕、署总管事马齐议处,致使他们都得了处分。康熙四十八年(1709),胤禛随从康熙帝巡视京畿,在归途中,康熙帝责备同行的额伦岱等人结党,额伦岱以国戚自居,不知畏惧。这时,胤禛说“此等悖逆之人,何足屡烦圣怒,乱臣贼子,自有国法,若交与臣,便可即行诛戮”。

      这几个事例说明胤禛从政,严刑峻法,不徇情面,主张君主对臣下以威相制。他的奴才戴铎对此体察得非常深刻。据戴铎所说,他曾同李光地讨论储君之事,李认为:“目下诸王,八王最贤。”戴铎则说:“八王柔懦无为,不及我四王爷聪明天纵,才德兼全,且恩威并济,大有作为。”胤禩以仁义为号召,搞仁义,多主张维持现状,少生事;胤禛则与他针锋相对,以恩威并施为政纲,所谓“威”,实是讲严厉、严格,与此相联系的是要整饬积习,有所振作。胤禛与胤禩政纲不同。储位之争,具有不同政治纲领的政治派别间的斗争的性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