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未飘落的面纱 ...

  •   她的头发是深红色,近乎酒红色;如果出现在孩童身上有时也会被称为亚麻色。或许会令人联想起曾为西班牙公主的英格兰王后,阿拉贡的凯瑟琳。

      并非以红发闻名的凯尔特人,而是伊比利亚半岛的孩子。

      身为校长的阿不思·邓布利多记得莉莉·伊万斯初次现身时的情形:来自麻瓜的姓氏下,所掩藏之物其实相当明显,想要忽视反而比较难。她的面容以白人幼童而论相当明丽甜美,可惜除去容貌之外,这女孩的身上再无特质与甜美相关。那是一张明媚少女的脸,同时也是一张任性孩子的脸:年轻、稚嫩,充满朝气;但那上面除了朝气之外还有一种残忍,彰然地写着将不惜一切手段尝试世间万恶的决心。

      那种神情,他曾在另一张年轻的脸孔上看到过。

      应该怎么评价呢?如果说那些高年级斯莱特林学生的错误在于没有自知之明的“偏见”,那么年纪幼小的“葡萄牙人”伊万斯——尽管惯例来说会成为霍格沃茨学生的总是英国人,但毕竟决定录取名单的是无人塔中羽毛笔——毋宁说,自入学以来体现的,是一种让人怎么也无法预想会出现在一个麻瓜出身学生身上的“傲慢”。

      傲慢,以及嚣张。斯莱特林的莉莉·伊万斯给人以一种奇怪的矛盾印象:说的话有时很像大人,做事却全然是个任性的孩子。纯血家族们在数十年间孜孜不倦地鼓吹麻瓜卑劣说和麻瓜威胁论,重点在前,而非后者;因为全无魔法之人竟有能力威胁到他们的事实,与被深信的“巫师与生俱来的强大与高贵”矛盾。与此同时,麻瓜出身的巫师们则兢兢业业地试图融入巫师社会,以完全堪称模范少数族裔的忠心、认同、以及献身行为。

      年幼的莉莉·伊万斯,却坦率地鄙夷了那种臆想中的尊卑优劣。无论她是否真实是麻瓜出身,这个来自异邦的女孩子,无疑致力于身体力行地向“天真无邪”的纯血后裔们展示何为来自麻瓜世界的威胁:以毫不理智的行为,和虽无致命后果、却有致命威慑的方式。

      ——夷狄,禽兽也。

      纯血的狂信者们呼喊着。

      ——我,蛮夷也。

      陌生面孔的孩子在他们中间回答着。

      然后,奇妙的化学反应在古老的霍格沃茨城堡里发生。认为莉莉嚣张的人当然不止一人。然而面对这样一个“外来者”身份的小孩,无论那些与她接触或者说打斗过的学生,还是后来面对她的几位教授,却都没有真正产生恶感。

      格兰芬多欢迎她;斯莱特林服从她。而在面对长一辈的巫师,那种轻率然而游刃有余的风格表现得尤为明显:譬如经历校长室的诘问之时。她知道教授们不希望激化矛盾。她会诱导别人将问话向对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用另一种说法,她擅长的不是谎言编造,而是诱供和虚招。

      如果说,这些特质只会让其他教授们感到难解;那么,对于阿不思·邓布利多来说,所能联想到的形象,一定会归于一人身上——或许不只是一人,但一定有其一人。

      汤姆·马沃罗·里德尔。如果不是盖勒特·格林德沃,那么一定是斯莱特林——萨拉查·斯莱特林的后人,有着冈特家族母系的小里德尔。或称‘汤姆·里德尔二世’,或称‘黑暗君主’,或称“不可提及姓名之人”,或称‘伏地魔公爵’。

      但是。能够被拿来为她的形象来归因的“先行者”,真的,只是那位出身麻瓜孤儿院的汤姆·里德尔——又或者他已为宿敌的老友吗?

      某种盘旋的幻象中,他看到莉莉·伊万斯深绿色的眼眸隐藏在火把阴影之下。她抬起头,眼神深不可测。幻象中的邓布利多没有低下头去直视那双眼睛。

      ——————————————————————————————

      绑架。洗脑。武力胁迫。药物控制。

      这就是他十一岁的小妹妹在巫师世界学会的第一件生存要事。

      东莨菪碱的效果是‘暗示’与‘服从’。如果她轻描淡写所说是真实的,那么事情开始之初的一切的确能得到解释——关于为什么分院那天斯莱特林的高年级学生会任凭训话,低年级学生却自发地成为她的盟友;关于为什么身为级长的莱斯特兰奇毫不反抗,在马尔福之后到来的阿米库斯·卡罗却难得还显得出些纯血的骨气和名望。

      但是——不。拉文克劳的西弗勒斯·斯内普告诉自己。这些东西,当然不是那个孩子经由霍格沃茨、或者说被认为是黑巫师培养基的斯莱特林学院所学到的。只能说,至多只能说,“魔性的血液会吸引魔性”罢了。因为早在之前的日子里,早在他们还身处“麻瓜”世界的日子里……

      “荆棘苹果 (thornapple)、月之花 (moonflower) 和魔鬼号角 (devil's trumpet),三者有什么区别?”某一日的黄昏时分——远在接到霍格沃茨的录取通知书之前的一日,年幼的莉莉·伊万斯单手撑着坐在窗台上,背对着漫天血红色云翳的夕阳,穿着小皮凉鞋的小腿一晃一晃地、颇有些无聊地向他问道。

      “没有区别。它们是同一种植物在不同地域的别称。它的学名是叫作大花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那时同样是小男孩的西弗勒斯·斯内普翻着书——《精神活性植物百科全书:民族药理学及其应用》,回答道。“其他的别名,还包括吉姆森草(jimsonweed),地狱之钟 (hell's bells),托古阿查 (tolguacha),凉苣苔 (locoweed),刺艾麻 (pricklyburr)……很多名字。”他皱着眉总结,“总之是在各地都被认为与神秘相关、又有很强毒性的植物。”

      “好耶——再试一次?”女孩漫不经心地继续问道,“如果我要同时提取阿托品、山莨菪碱和东莨菪碱,我应该取哪里寻找原料?”

      “洋金花、颠茄、曼陀罗花、天仙子。”男孩这次没有翻书,直接语调沉闷地回复。“地点的话,原产中美洲和亚洲的门类都有不少。”

      “那么,如果我将乌头、蝙蝠血和婴儿的脂肪加入致命茄科植物(deadly nightshade)的汁液将得到什么?”

      “《女巫之锤》会告诉你这是女巫用来酿造暗夜中使生魂离体并与身体共同飞行的【飞软膏(Flying Ointment)】的原料。实际什么都不会得到。除了会召来调查恐怖杀人事件的警察——话说你为什么要考虑这些问题?”

      “咦?”小女孩停下了晃悠着的小腿,似乎小小地惊讶了一下,“哦,你在说婴儿脂肪吗——放宽心啦,我当然不会考虑用人类婴儿的。”

      “哺乳动物也不可以!”

      “你要求好高啊老哥……”女孩恹恹地打了个哈欠,“那我要去找爬行动物收集?”

      “爬行动物也——不,等等,你到底在看什么书啊!”一向淡漠的男孩子逐渐露出了惊恐的表情。“爬行动物的话……”是你正在等破壳的蛇和小守宫?那难道不是宠物吗?

      “我看的是《蛇与彩虹》喔。一位人类学家和调查员关于魔法秘密社团的记录,很精彩的。”不满十岁的女孩子答非所问地挑挑眉,并且很无辜地亮了一下书的封皮,“对我的人品好歹也该有点信心吧,哥?不过书里确实有提到北美的女巫恐惧和海地伏都教的巫术……”

      “现代巫师所说的魔药根本不是这种恐怖的东西啦!”

      关于那一天的记忆在模糊中消散结束。最终他是否听到小妹解释这些药剂的原因呢?时间并没过去太久,如果想要回忆的话,按理说应当能够做到吧——然而,事实就是无法做到。他们两人毕竟都是年幼的巫师;而巫师,应当不仅仅是能够挥动魔杖,而是能够成就“不可思议之事”的人类才对。

      然后——时光向后推去。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南美洲大陆,幼小的女孩听任自己的一身天赋在令人迷惑的地域与岁月中相当随意地生长:她在很短的时间内经历、且得到了一些属于命运的馈赠,或者说,错过和失去了另外一些。她的性情在某种程度上因由这些经历而改变,然而那种关乎善恶的奇特天性终究留存。

      然后。男孩和女孩接到了本该处于大洋彼岸的、英联邦国家巫师世界充满梦幻的录取通知书。而他,与她同岁的西弗勒斯·斯内普,就这样陪同——是的,事实上只是为了陪同——她,终于成为了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学生。

      尽管短短半个月之中,他已越来越多地开始怀疑,这种将“过往”与“未来”同巫师世界相关联的选择,无论对自己、对她,还是对巫师们兢兢业业守卫了几个世纪的遗世独立的魔法社会,可能都是个错误。

      她进入了斯莱特林。她成为了斯莱特林。她……【占有】了,斯莱特林。

      ————————————————————

      莉莉·伊万斯的校园生活,在此后回到了正轨。

      无论如何,自幼生活在动荡的拉丁美洲,因家庭影响而从经营军火买卖、到组建军阀、再到维持军政府无不涉猎,本身又是巫师的女孩子,了解一些世俗所惊骇的奇异之物,并没有任何奇怪可言。

      东莨菪碱。又名【魔鬼的呼吸(Devil’s Breath)】,在西方世界的现代医学兴起之前,就早已是广为人知的致幻和麻醉剂。虽然名列二十世纪的精神药物名录之中,却也反倒是在“麻瓜”的巫术传说中颇为闻名遐迩的一类。

      它被认为是某些国家安全秘密警察用作“真相血清”的审讯用品,又或南美黒帮用以绑架、杀戮或抢劫的普遍辅助手段。更古老的传说中,或者说宗教裁判所的记录中,却是欧洲施行黑魔法的女巫们沉溺于恐怖狂宴(sabbath)所用的异端魔法药膏的主成分。

      十一岁的麻瓜孩子,在进入霍格沃茨的第一个晚上,利用药物,洗脑控制了纯血的斯莱特林——这是一种假说,而且很遗憾,并不是一种可以用作呈堂供证的招供。如果事情属实,尽管没有证据留存,这种行为的确已比夺魂咒更恶劣。但是、话说回来,人类的所谓意志之所以成立,其基础应当是记忆吧。仅仅夺魂咒的话……相比魔法部逆转偶发事件小组人手运用熟练的“一忘皆空”和记忆操纵来说,真的是什么更加不可饶恕的手段吗?

      来自“异邦”与“外界”的莉莉·伊万斯不认为如此。也因此,幼小的红发女巫坦荡且心安理得地继续着在霍格沃茨的娱乐活动。因为绝不接受要服从,故而主动去征服和成为领袖;因为绝不接受低人一等,故而抢先攫取特权的力量;因为绝不接受被压迫,所以率先压制他人。这种丛林斗争式的恶意生存法则,难道不是必要和理所应当的?

      ——答案当然是“否”。正确的答案。可是女巫为何要追求正确呢?

      故此。既已摒弃了这种“正确”的莉莉·伊万斯,在斯莱特林学院生活得非常愉快。只要表现出没有畏惧,那么畏惧的就是他人。再加上一些只有自己、或者同样“来自”麻瓜世界的表兄知晓的,仅存于彼时彼刻的某种天时地利,她成为了蛇之花园中被敬畏的新生的魔王。

      ——然而,即便“女巫”并没有必须要追求正确的理由,知晓【正义】这一概念在世人眼中正确的、凡俗的定义,并且随时将其放置于触手可及的距离用以警醒自己,依旧是必要的。

      故此。仍然渴望着这种“正确”的莉莉·伊万斯,绝不能够容忍失去来自西弗勒斯·斯内普的羁绊。并非出于兄妹之情或者对于童年玩伴的留恋,也不是因为同为巫师的男孩是将她带入这个世界的引路人。而是因为,他的意志在事实上代表着“正义”——

      那是年幼的魔女既不愿意、也不打算去追求,却无法置之不理的正义。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未飘落的面纱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