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毋以妾为妻。——《谷梁传》
    中国古人很早就对姬妾制度提出了异议。《易经》言:“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
    现在很多人都说,中国古代是“一夫多妻制”。这话错了,如果你当真生在古代而说这句话,一定会被人目为不守礼法之徒。中国古代,仍然是一夫一妻制,姬妾是不能算做合法配偶的,如果一定要说,那就只能是“一夫一妻多姬妾制”。
    氏族社会时期,国中有“媵制”,这是一种氏族首领才有资格实行的婚姻制度。即女儿出嫁时,岳家必须以同姓侄女辈陪嫁。陪嫁过去的姊妹或女奴,自然属于媵妾,而姊妹媵妾的身份比女奴要高,那就不必多说了。
    再往后,便正式出现了“妾”。妾在家庭中,虽然承担着生儿育女的义务,却享受不了“妻”的待遇。为什么呢?最初的原因很简单——为妻的女子,家庭出身都要高于妾。妾一般都来自卑贱低下的家庭,甚至是战败方奉献的礼品。
    因此,妻为“娶”,而妾为“纳”,娶妻时送到岳家的财物被称为“聘礼”,而纳妾时给予的财物,则被称为“买妾之资”。
    《谷梁传》:“毋为妾为妻”。就是说,妾没有资格扶正为妻,有妾无妻的男人,仍是未婚的“钻石王老五”。而嫡妻死了,丈夫哪怕姬妾满室,也是无妻的鳏夫,要另寻良家聘娶嫡妻。
    齐桓公霸诸侯葵丘会盟,为天下人立了规矩:“毋以妾为妻”。管得太宽?一点也不,春秋时期,许多贵族把宠爱的妾提升为妻,让自己喜欢的女人管了家政甚至是国政,因此造成家庭纷争。所以才有了这禁约。那时,因妾们其年轻貌美,深得丈夫宠爱,一旦生了儿子,便身价百倍,反过来排斥原配,私下侵吞家财,而搅得合府不宁。元代的杨维桢同情那些正室,认为只有结发妻子才是真心爱丈夫的,他劝人不要娶妾,他的《买妾言》说:“买妾千黄金,许身不许心;使君闻有妇,夜夜白头吟。” 小老婆不能扶正。子以母贵,小老婆一旦扶正,那谁是嫡长子就说不清了。宗周覆灭,不就是褒姒这个小老婆被扶正的结果么?于是在封建社会中,家长制度的发展,使宗族制迅速完善。宗法制规定,只有大老婆的儿子才能继承父亲的地位。嫡出与庶出区分极严。所以,妻和妾也必须严格区分。男子可以有许多老婆,但名分上的妻子只许有一个。这就是封建社会里的“一夫一妻多妾”制。
    后来,礼法明确地把妻与妾的区分定为制度,并制订过“毋以妾为妻”的盟约。封建法律也制订有男人重婚罪,但这只针对娶妻,不包括妾。男人只要有钱,娶多少个妾都不犯罪,但同时有两个正妻就违法了:
    如《唐律》:“有妻更娶妻者,徒一年。”
    《宋律》与《明律》:“若有妻更娶妻者,杖九十。”
    如违反者,除受处罚外,还要离婚,只能保留一名正妻。如果妻子死了,即使还有许多妾,男子仍可以再明媒正娶一个妻子,或从小老婆中选一个扶正,这叫“填房”,作为“填房”的妻子,其身份地位比愿结发妻子的地位要低。
    妻和妾在家庭中的身份地位是截然不同的。封建婚姻的基础是“结两姓之好”,妻子因其娘家权势的强弱,嫁到夫家后也具有一定的尊严和权利,因为她除了作为妻子外,也代表了另一个家族。妻子和她的娘家为了维护家族利益,是不允许再有第二个同等身份的女子存在的。因此,妾只能是隶属于妻子的奴隶。妻子可随时像对婢女奴仆一样使唤妾,妾必须如同敬奉主子一样侍候大老婆;妻子可以称丈夫为夫君或直呼其名,称丈夫的父母为公公婆婆。妾只能像仆从一样称丈夫的父母为老太爷、老太太;称丈夫与正妻为老爷、太太;称子女为少爷小姐。妾不能登堂入室,不能出席正式场合,甚至不能与正室及其子女同桌吃饭。妾也是不作为婚姻关系的,妾的娘家也不被夫家承认为亲家,妾死后既不入族谱,更不能入祖坟。妾一般是不敢挑战正室的权威的,如果妾犯了错误可以被夫家和正室随意处置。《国语》: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公父文伯去世,他的母亲警告他的姬妾:举行祭典有外人的时候,你们不准哭,也不准愁眉苦脸,更不准肿着眼睛给人看!可不能丢我儿子的脸,让外人说他居然与姬妾有情!
    所以当我看到老夫人说要行家礼叫骥远珞琳来的时候觉那个愉快啊,妾不能登堂入室,叫NC月行家礼表面上是给足了胖大海面子,再叫骥远珞琳这对嫡出儿女过来,NC月要奉茶行礼喊他们少爷小姐!
    对了,我想问一个,好像以前从电视看过,妾过门时好像要向正室夫人恭敬地递上藤条给正室夫人打上三下……到底是有没有这条规定呢?如果有的话,愿大不要手下留情,雁姬不在让珞琳来打好了!对于老夫人教授妻与妾根本上的不同就觉得很期待!
    PS:今天已打了分,不能再打对不起了,愿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