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杨霄芸出生在广东的一个四线城市,这边的人大多数都是操着一口粤西方言,在这边的乡村学校,能操一口流利普通话的老师,那都是凤毛麟角的存在。这也导致了,外地人过来,鸡同鸭讲的交流。也许很多人都听过这么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广东人说普通话。”
“你好,请问一下怎么去杨康敏家。”
“你从这“这读jie,第四声”里穿过,然后左拐,直走右转弯第二间瓦房就是他家了。”你会看到操着一口不流利,发音还不准确的老乡特别热心的给外地人指路。
杨霄芸从小就立志要学会普通话,学校没有这个条件,老师自己说的都是半桶水,但是老师给大家的建议就是回去看广东卫视,看央视的新闻,自己跟着读。老师教会你拼读,不会的字就查字典,多读课本,多读课外书,报纸,早读的时间,要放开声认真读。
杨霄芸是大人眼里调皮捣蛋的孩子,一个女生比一个男生都要调皮捣蛋,在村里的玩伴大多数都是男生。在外婆家又是另外一个情况,那里全都是女生。因为大家都是“外甥王”,其实这个词她们都不爱听,从那些大人嘴里说出来的这个词都不是好话。她们总爱说,你们爸妈不要你了,才把你送过来外婆家。
杨霄芸小时候,每年都会被送去外婆家玩几个月。在那里她什么都不用做,有一个很宠爱她的外公,外婆也不用还是小孩子的她干活,家里有舅舅,有小姨。她长大一点才知道,为什么外婆村里都是外甥王,而且都是女孩。
外婆那边的村子交通不算方便,到处都是田地和山岭,那个时候汽车很少,大家的出行工具都是自行车,家庭条件好一点也是摩托车。例如她大舅舅就有一辆摩托车,她回家的时候就会开摩托送她回去。她小时候计划生育很严,所以很多人都是偷生,会把大的送出去。她在外婆家也有不顺心的时候,她会想家,会想爸爸妈妈。她和小姨很难和平相处,两个人呆一块,总是吵架。她人小被欺负,也只能偷偷躲起来哭。想家的时候,也是自己一个人躲起来哭。
杨霄芸的奶奶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最大和最小的相差22岁,差了一代人的距离。杨爷爷最看重哪个儿子没有人知道,但是杨奶奶最喜欢的儿子是谁,大家都知道。杨奶奶偏心的不是老大,也不是老小,她最喜欢会读书的老二和老三。
在那个年代老二和老三都供到高中毕业,老二没有选择去小学教书,而是选择和杨爷爷学习木工的活,杨爷爷是十里八乡有名的老木匠。谁家有木工活,都会请杨爷爷过去。杨爷爷的交通工具就是以前那种二八大杠自行车,那辆车用了很多年,杨霄芸上小学都还在用。
越是被寄予众望的人,越容易让人失望,这句话就像这个家族的魔咒一样。从杨爸爸那一辈到杨霄芸以后的侄子那一辈,都有人没有逃脱这个魔咒。
杨奶奶最宠爱的两个儿子,在学业上没有可挑剔的地方,起码高中顺利毕业。但是在婚姻上,就让人大失所望。杨霄芸爸爸那一辈,除了老三长的像杨爷爷,其他兄弟姐妹都像漂亮的杨奶奶,长相都是俊男美女。
杨大伯父杨中国娶了家境好的大伯母,靠大伯母娘家发家。两个人生下三个儿子,分别是老大杨霄贤,老二杨霄汉,老三杨霄昱。杨霄贤和自己的四叔杨安就相差十岁,和姑姑杨英相差八岁,算是和叔叔一起长大。
二伯父杨中泰通过相亲认识的杨二伯母,两个人第一次相亲见面没成,一个英俊帅气,就是身高只有一米七,一个一米五都没有,长相在众人看来可以说有点丑的姑娘,在学校只呆了两年,认识了一些字。杨中泰又怎么可能看上这样一个女人,直接就拒绝了。但是杨二伯母看上了英俊有学识,家境还不错,职业也不错的杨中泰,又怎么会轻易放弃,杨奶奶赶都赶不走她,第一次上门就赖着死活不走,最后没办法,让她留下过夜,没想到她真的很大胆,半夜爬上了杨二伯父的床。热气方刚的年轻小伙,黑灯瞎火的碰上热情主动的年轻姑娘,早上醒来的一众人,简直目瞪口呆。杨奶奶差点没气晕过去,她最看重的儿子,尽然干出这种事,她是真的后悔让这个不要脸的女孩留下。一切木已成舟,只能捏着鼻子把人娶回家。
也是因为这件事让杨爷爷和杨奶奶丢进了脸面,曾经最喜欢的儿子,也受媳妇牵连,一家人包括孩子都不受待见,就算杨二伯母第一胎就是男孩,这在村里是可以扬眉吐气的事,杨奶奶也一样不待见。也就前面生了儿子杨霄志,后面四个都是妹妹,老二杨晓玲,老三杨晓燕,老四杨晓丹,老五十几岁的时候已溺水身亡。这个事也不是一件可以保守的秘密,附近的邻居都知道这件丑闻,杨霄芸长大后也知道了。有邻居告诉她,她妈妈也告诉她,让她引以为戒。女人永远不要轻贱自己,让别人看轻。
三伯父杨中民的相亲对象,第一次见面就看中,然后就直接商量结婚的事。一个月的时间从见面到结婚,结婚算是第三次见面。杨中民也是因为老四杨安要结婚,他又是哥哥,所以婚事就比较匆忙。
老三和老四是前后脚结婚,就刚好差一个月的时间。杨妈妈结婚第二年就生下了杨霄芸,而她三伯母的肚子还是没有动静。没有孩子的农村新媳妇,特别是自己前后脚进门的妯娌还生下了第一个孩子。她们那边有一个说法,夫妻结婚要是没有孩子,就会去抱养一个女婴,这样就会带来弟弟妹妹。她堂妹杨纤纤出生三天就被抱回杨家,生日和杨霄芸的亲妹杨晴芸就相差三天。五年后堂弟来到这个家,是被他亲生父母卖给了杨中民的岳母,也就是堂弟杨霄郎的外婆,刚满月就被他外婆抱到了杨中民家,成了杨中民的小儿子。
杨姑姑也是在两个哥哥娶媳妇那一年嫁到付家村,大女儿付婷雪和杨霄芸岁数相差不到半年。杨霄芸农历出生在1993年12月,新历确是1994年1月,按照新历,其实是和表妹同一年,只不过在农村都习惯用农历年,所以她是大一岁的姐姐。
杨霄芸的外公生了四个孩子,杨妈妈是老大,名叫刘诗怡。大舅刘广亮,娶老婆月亮(月亮是小名,大名姚妹姝),大儿子刘宸宇比杨霄远(杨霄远是杨霄芸的弟弟,比她小四岁,杨晴芸比杨霄芸小两岁。)都要大两个月,小儿子刘宸宙。小姨刘诗宁排行第三,嫁夫林瑞清,生下两男,大儿取名林泽野,小儿取名林子安。小舅刘广阳,娶妻郑菲娜,大女儿刘一冰,二女儿刘雪依,小儿子刘宸辰。
杨霄芸的出生,最高兴的除了她爸妈就是外公外婆一家。她爷爷奶奶那个时候,已经有四个孙子四个孙女。所以无论她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都注定很难得到重视。她爸妈起码是这样认为,她出生也是杨妈妈自己带,杨奶奶负责只负责做月子餐,杨霄芸换下来的尿片,她奶奶都是不洗,直接拿出去晾干再给她包上,如果是拉屎了,就直接泡盆里,等杨爸爸有空再洗。杨爸爸也不想洗,如果拉的是尿,他也是学杨奶奶的操作,拉屎的就太脏了,不洗干净晾干没法用。
杨霄芸长大后听到这些,都要怀疑自己从小到大爱生病,是不是有这些神操作的缘故。发烧感冒对于杨霄芸就是日常,如果几个月不感冒发烧,她都要感谢神明了。
杨霄芸从小是村里很多女孩羡慕的对象,她有零花钱,爸妈不会因为她是女孩子,就区别对待。她有很多漂亮的小衣服和鞋子,夏天时不时就可以吃上冰棍,冰棍还是妈妈另外给买,不用花自己的零花钱。
杨霄芸八个月就会走路,一岁多词汇量已经很丰富,而且嘴甜,哄得家里人都很喜欢她,就连已经很多孙子孙女的爷爷奶奶,都忍不住去喜欢她。附近的邻居家那些大哥哥大姐姐就特别喜欢她,长的白白嫩嫩,嘴巴又像抹了蜜一样,很会撒娇卖萌。这些都是长大后,从妈妈和其他长辈,哥哥姐姐们口中得知。
其实童年时候的杨霄芸刚开始是很幸福,但是家里孩子多了,父母的爱就会减少。小孩子都很敏感,特别是爸爸长期在外务工,家里只有妈妈带三个孩子,孩子年龄又差别不大的时候。
小霄芸那个时候还不懂得失宠这个词,但是她知道妈妈对她的关心少了。以前都是围着她转的妈妈开始关心妹妹和弟弟,她一点都不喜欢弟弟妹妹。
“霄芸,这是你弟弟妹妹,以后在外面要保护他们知道吗”
“我不知道,为什么还要有弟弟妹妹,就我一个还不够吗。”
“说什么傻话,有弟弟妹妹陪你一起玩还不好吗。”
“不好,我有杰杰陪我一起吗”
杰杰就是小霄芸的竹马,杨永杰。竹马家大姐叫杨雪芙,二哥杨佑敏,三姐杨雪蕾。
“你以后长大就会明白,妈妈为什么要生弟弟妹妹陪你玩了。”
刘诗怡肯定是要生一个男孩,要不是怕养不起,她都还想要第四个,凑两个好字。第一胎生了女儿她的压力很大,在农村传统家庭,没有儿子是要被人指着脊梁看不起。
小霄芸不明白,为什么就一定要有弟弟妹妹。刘诗怡看着小豆丁大的女儿,也不指望她很快就可以接受,事情总得一步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