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玉殒 ...
-
三:玉殒
“大王,郑旦喜欢您,一直,很喜欢…”
话尾惨淡的隐了不见,而夫差只是脚步顿了极短的时间,便又挺直了他宽阔的背,头也不回的向前走着,一如他一贯的作风。原来,即使是她牺牲如斯,也只是换来些他的愧疚,甚至都不是动容。夫差,大王啊,你便是这样,绝情也深情,让郑旦不能逃开却更是不舍逃开…
我缓步走到梳妆台。看着铜镜中那个模糊却不失风华的影像,思绪又一次飞扬开来。明日,我就要身赴杀场了,我知道,大王为了稳定军心,将在越军兵临城下之时,将我当着越军的面处以死刑,以鼓舞吴军的气势。那么,我死之后,夷光要怎么办?她将何去何从?是同范蠡一起归隐,还是和大王生死相随?对于这个问题,我不止一次的想过,但我从没有问过夷光,因为我知道,她也很彷徨。私心里,我还是希望她能选择大王,那样的话,大王一定会很欣慰、很满足吧。毕竟,他是那么的爱她,爱到近乎绝望,就如同我对他的爱一般。但或许,还是有不同的,因为夷光是有动摇的,而大王对我却从没有过。
至于吴越两国的将来会怎样,已不是我要去担心的了。
当数不尽的箭矢争抢着没入我身体的时候,我看到我的血喷涌了出来。那样的纯的红,不含一丝杂色,奔放热烈而又绝望,正如我对他的爱情。我抬头看向城头,不意外地看到了大王,和他身旁的夷光。夷光那样不可置信的看着血泊里的我,微笑着风华不减的我,不知会做何感想。
大王是那么的爱她,为她在宫外建起了馆娃宫,为她处死了那个机智忠诚的伍子胥。当年大王外出伐齐,恰逢夷光有孕,他虽是做好了周密的保护措施,但夷光的孩子还是在出生不久便夭折了。而这一切的矛头都指向了那个在见面第一天便破口大骂夷光“祸水”的伍子胥。但我知道,这不过是表象,这是越主除去大王左膀右臂的手段。我没有阻止,只是去见了夷光,问她这是否是她做的。夷光没有否认,她的眼中满是无奈和沉痛。我无法逼她什么,我知道夷光已不是当年那个柔弱善良又多病的需要我处处关照的妹妹了,她为了越主交代的任务,或者还为了她和范蠡的幸福,她亲手扼杀了她和大王的孩子,然后嫁祸给伍子胥。毕竟以大王对她的爱,对那未曾谋面的孩子的重视,他一定不会让伍子胥好过。在处置了他的心腹爱将之后,又力排众议的在宫外建起了馆娃宫,只为了不再让夷光被宫中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所波及。想起那时我问夷光值得吗,她的迷茫和挣扎刺痛了我。我无奈,这并不是我能操纵的事情,我也只能静静的在原地等待,等待命运的判言。
当越主率兵攻城时,满朝文武逼迫大王处死夷光,振奋士气。我知道,他舍不得。在爱情上仿若情窦初开的少年的大王是不会让自己心爱的女子受到一点伤害的,而我,也不可能看到夷光受伤。因为那是我要保护的妹妹,不论将来她何去何从,却绝不可以在这里逝去。
大王找到我,给我安插了个通敌的罪名,将要在旦日午时当着吴国士兵的面处死我。我没有反抗,安静的接受了这一切,只为了夷光,为了大王,为了我的爱,我抛弃了自己。
眼很重,意识开始抽离,我贪恋的望着那傲岸的身躯,我心中的主宰,我的挚爱。我还是止不住担心,担心夷光的处境,担心她的安危,担心大王的希冀,担心吴国的灭亡,担心越主对夷光的觊觎,担心君夫人对夷光的嫉恨,担心范蠡的“敌国破,谋臣亡”的命运……原来,我也变了,我失去了爽朗阳光的笑,失去了自信泼辣的性情,取而代之的满满的无奈和痴心,和无止境的担忧和遗憾。牺牲如斯,却仍换不到他的一瞥,他的眼里心里都住着夷光,又怎会在乎我的痴迷。
身体不自觉的下滑,双腿已不能支撑全身的重量,我跌坐在地上,看着城门处吴越两军的厮杀。我厌恶战争,厌恶有人死,厌恶被权力欲望蒙蔽双眼的人,我从没有向今天这样想念苎罗的山水,苎罗的村民,那个人杰地灵的世外仙境。但愿我死后,我的灵魂能否回归故里,安静的怀念我的恋人,细细的描摹他的眉角,他的眼眸,他的一点一滴,我三年来收藏的财富。我不要轮回,不期许下辈子与他相守。愈爱他愈怕受到伤害,倒不如独自品尝单恋相思的苦与乐,给我的爱留一片净土,不受任何事物所扰。
我拼劲全身最后一丝力气,抬头看着他,这最后一眼竟是那样的震撼。身体挡在炙热的阳光前的他,一如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景象。没有变,他的伟岸没有变,他的心思没有变,他的情义没有变,和那个我心底最珍惜的开启我的爱恋的身影重合。原来,我痴恋了三年,却改变不了任何人、任何事,悲哀汹涌而来,我疲惫的闭上眼,绽出一抹凄凉美丽的笑容。
人生若只如初见,大王,郑旦仍会爱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