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普评《废妃》 ...
-
普评《废妃》
出评人:客栈小妹罗
总的来看,这篇文章的风格和行文目的都很明确,就是一个字,虐。文章通篇的文风归纳起来,也只有一个字,灰。
这种风格虽也有自己的风味和特点,但通篇都如此为之,难免就容易给读者造成一种阅读上的疲劳,就好像碰上偶然的阴天会让人觉得舒爽凉快,但若是一直都是阴天呢?那么在这种天气下的人,心情可能也会逐渐变得阴郁起来。文章也是因此而显得不自然。缺少自然的疼痛感,使得此文的情调成了刻意而为之的,为虐而虐。
在我看来,对矛盾冲突的塑造,作者下笔时就有些过笼统,比如在“天牢死囚”一章里:女主被成千上百的人堵在悬崖口,可谓命悬一线千钧一发,但作者却还是要对周围一些无关的物事进行她惯用的描述,或是描述这个人的美,或是描述主角与某个人的对话,甚至在激烈的打斗当中,作者都是以一贯不紧不慢的姿态来描写。把矛盾冲突淡化,这种感觉,就好像原本天气预报说好了会来个狂风暴雨的天气,但是到了那个天气,居然又是如前几天一样的阴天,在我看来,确实是有些折损原本看文的期待值。
联系以上,第二个问题也就应运而生,那就是情节的走向。所谓故事发展,自然需要讲究一个“跌宕起伏”。小说的构架需要冲突,这冲突又需要矛盾来激化,而这矛盾的激发,亦需要一个“蓄意”的埋伏。好比你设计了一场动人心魄的地雷战,千辛万苦地给读者埋下陷阱,却忘了做如何吸引敌人前来入套的准备。这样的准备工作,可以说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废妃”为主题,写她如何在一个四面楚歌的环境下坚韧生存。作者确实是在文中设定了许多的危机,却没有运用更好的手法来引出危机。
作者对整篇文章感情气氛的渲染好像还不够精心,并不是说作者气氛渲染的不够,相反,作者在这方面很用心思。但这样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整篇文章读下来没有一篇小说应该有的起伏和松弛紧绷的调和感。简单来说,就是详略不得当。作者在内容的重要性上的分析没有做好。针对这个问题,薄言建议作者可以尝试多种方法进行所谓的“伏笔”描写。
另外,就是关于文章的真实性和能否引发读者共鸣的问题。一篇吸引人的文章有很多要素,比如离奇的情节,让人意想不到的故事发展,还有能够让人深有体会的情感故事。就某个人以为,这篇文还欠缺了一点真实性。作者写下这样一篇文章,虽为架空故事,却也在故事的后方安排了一个宫廷背景,此间故事,由于作者笔力的问题,这里头也仿佛有不小的问题。比如说,皇帝属下对于皇帝的称呼是 “主人”;皇帝身边随扈服侍的角色,露脸最多的不是太监而是影卫凌波女;对于本为妃为后复又被废,然后成为影卫的女主,在文章安排的一个大环境里又是被摆在了怎样的一个位置……这样等等一系列不妥当的细节问题。在这里,我也自认为提出这样有些剑走偏锋的问题也有可能是由于我这个人太刻板,过于较真,但是针对第一个问题,如果换用‘主上’一词就是可行的,‘主人’就过于现代了。我认为如果是死士的话,叫‘主上’而非‘陛下’之类就是可行的。
最后一点,关系到作者一开始提出的问题,那就是关于“文中人物的感情是否有迹可寻?性格是否有萌点?情节是否有读下去的欲望?”。我这里要说的是文中人物的情感问题。关于文中人物,问题和前面说的一样,就是灰调子。所谓一国之景,上至帝王臣民,小到仆役杂奴,他们个个是参与者,是演员,既然作者给他们安排了角色,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他们就该有自己的“范儿”,什么人该摆出什么样的“谱”,作者理当有所计较,倒不是要你长篇赘述,而是三言两语简单点到位。比如在“帝王阴暗”一章里,作者一开始写了寒国周边的局势,再到后来又写了大臣之间的一些有些类似于职场争斗的对话,就前面的局势描写来说,在我好像看来和主线无关,而且和后面的段子又无法很好的承接。这里就范了前面说的详略处理问题,再到后来作者对“婢女甲”“婢女乙”之类的对话描写,还有许许多多诸如杀手丫鬟乃至于前面文章中出现的就要出嫁的小郡主,这些虽是情节副线,人物相对与主角来说也只是个路人,但在我看来,作者给她们的出场安排也好还有些欠缺计较,该详细的不够详细,不该注意的偏偏下墨甚多。这样一来,就让文中的人物少了一些具象感和生动感。就好像星爷曾说的:“就算是一个龙套,他也有尊严。”一些个配角,不知作者有没有想过他们出场的意义?或者对于有些配角,作者有没有想过怎么样在努力塑造主角形象的同时,也用“简单”的三言两语让他们生动起来?因此,不管是人物性格的塑造也好,还是情节安排,行文走向也好,作者需加一些更多的血肉进去,当然这要是在语句简洁利落的情况下,好让文章变得鲜活起来。
综上所述,所有的小问题都依旧指向最初所说的文章情感基调问题。作者下笔时,对于全文的文风还要多加注意。
一家之言,还望能对作者有所帮助。若有任何疑问或反驳,欢迎与在下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