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浅谈《大明宫词》虚假的“女性意识”,虐女剧中如何磕出人血馒头? ...

  •   【浅谈《大明宫词》虚假的“女性意识”】

      如果有人看得习惯《大明宫词》,她的内心是非常“强大”的,“强大”到将女人的苦难习以为常,甚至是乐此不彼地观赏对女人的残忍虐待。

      本来我已经很倦怠写影评了。但是看到那么多人鼓吹《大明宫词》,甚至误解说这部剧有女性意识。所以,我还是来写了这样一篇文章。《大明宫词》重点渲染了武则天、太平公主、韦后、安乐公主纵情声色的生活,还特意突出了女人之间的残害和争斗,却极其吝啬地鲜于描绘这些政治女性的当政功绩。

      《大明宫词》的整个基调却仍是要求女人重视婚姻爱情,做个符合男尊女卑传统的女人。通过将史实上有政治野心、不拘泥于情爱的太平公主弱化成一心一意只爱薛绍、只维护李唐而无政治述求的传统女人,与有野心的武则天、韦后等女人做对比,以达到对传统女人的赞美、对标新立异的女人的贬低。

      我也见过有人举例《大明宫词》中的武则天说过所谓冒似“女性意识”的台词,可惜《大明宫词》只一味将武则天塑造成宫斗害人的负面形象,试问这样一个制造争斗的被歪曲的武则天形象怎么能说“为了终止斗争而当皇帝”,这样一个雌竞残害女人的被歪曲的武则天形象怎么能说“为了女人不能称帝而称帝”?仅仅那么一两句所谓疑似“女性意识”的言论,也不过是挂着羊头卖狗肉而已。另一方面《大明宫词》却又让武则天说出的一些自我厌弃的台词,感慨自己因权力变得孤家寡人、因权力失去做女人本分。这些都营造出一个假象,即谋求权力的女人是残忍恶毒的、也是不幸的。这绝非是对政治女性的褒扬。

      (插图1:
      武则天的台词:既然你选择了婚姻
      作为爱情的形式
      就必须学会忍耐
      我告诉你一个窍门
      尽快
      为薛绍生个孩子
      评论:说教公主在婚姻中学会忍耐
      做个生育工具
      这还是唐朝的公主吗?

      插图2:
      武则天的台词:对于女人
      没有理想抱负
      反到是个优点
      有了它
      只能使你的路途更凶险
      前程更难以预测
      我只想她
      这辈子能当个完完全全
      普普通通的女人
      评论:女人没有理想抱负,是个优点?

      插图3:
      武则天的台词:你也是女孩子呀
      女孩子要有女孩子的规矩
      就像你弘哥哥
      他还是要去马厩驯马呀
      就像是男孩子
      他理应熟谙骑术
      就像女孩子
      理应心灵手巧
      心平气和
      你现在就太不像个女孩子
      浮躁
      莽撞
      所以我才让你纫针眼儿
      评论:强调性别特质)

      其一、《大明宫词》是真虐女剧、污名化女政治家的架空历史剧,那些所谓被误认的“女性意识”无不展现了女人的堕落,那不是真正的女性意识。

      1、虐女,爱情至上,永远不会是女性意识。

      《大明宫词》编造了太平公主在第一次婚姻中受尽了委屈和暴力,薛绍因为惠娘之死对太平公主强加了很多婚内的性别暴力。

      这种阴影在薛绍死后仍持续贯穿了太平公主的一生,观众在这场虐女的扭曲恋情中感觉到的是压抑和沉闷。

      改编薛绍有前妻的设定,给太平公主的婚姻平白无故地编造了苦难。这个设定取材自太平公主的第二任丈夫武攸暨,但尽管历史上武攸暨的前妻死得不明不白,武攸暨仍然不敢像剧中篡改的薛绍形象那样对太平公主施加虐待。

      后期剧情中,太平公主又因重视私人情感被张易之玩弄于鼓掌之间,但是太平公主却没有从情感中醒悟过来,反而自轻自贱地苛责自己“背叛”了对薛绍始终如一的爱情。

      《大明宫词》有一大价值取向的扭曲:用所谓的“爱”洗白对女人的虐待。薛绍虽然发觉自己爱上了太平公主,但是因她公主的高贵身份、因还对惠娘留念就虐待她。武则天声称爱太平公主,却瞒着她给她制造了不幸的婚姻。太平公主说爱武则天,却为了维护父系皇权屡次站在武则天的对立面。

      2、将女人淫/荡化,却忽略她们的事业,永远不会是女性意识。

      剧中对武则天、韦皇后、安乐公主的描绘是淫/乱的,历史上的武则天、韦皇后、太平公主和安乐公主确实都拥有男宠,但是纵情声色绝不会是这些政治女性的生活重点。

      《大明宫词》对这些政治女性的政治功业向来只是一带而过,偶尔让她们潦草地发出几句宣言,却用博人眼球的渲染方式重点描绘了她们的私人生活。

      3、将女配淫/荡化的同时又在赞扬女主对爱情的忠贞,永远不会是女性意识。

      历史上的武则天、太平公主、韦皇后、安乐公主都是不计较私人情感、有政治理想的正派的大女人形象,但是《大明宫词》将她们人设改造而形成对立。

      《大明宫词》并没有真的鼓励女人的性解放,而是通过对比,将有政治野心的、不贞节的女人如武则天、韦皇后污蔑成迫害无辜的反面教材,同时又把主角太平公主改编成对爱情忠贞、为了保护亲人而稍微涉足政治的所谓传统好女人形象,并加以赞扬。

      这将女人的政治追求与正义性彻底对立起来,会让人误以为女人不能正义地去掌握权力,但凡有政治理想的女人都必然是处心积虑、无恶不作的狠毒女人。

      4、将男人女性化,而女人失去自身性别,永远不会是女性意识。

      《大明宫词》有一句经常被错误诠释成“女性意识”的台词就是“一个男人只要你把他放进女人的处境里,他就会变成一个女人。”

      如果把一个以取悦女人为生、不属于传统性别社会分工的男人说成是一个女人,那么被替代的“女人”这个性别符号仍是在指向处于从属地位的社会性别,这当然仍是对女性符号的贬低。

      剧中武则天说“我已经不是女人了,从政三十六年,为了选择权力,我放弃了做女人的一切属性。”这句台词也会给人营造出性别偏见,让人误以为女人一旦述求权力,就会失去自身性别,成了一个非女人。这是在异化那些打破传统争取权力的女人。这怎么能称得上女性意识呢?女性意识是会鼓励女人们以生理女的性别身份争取政治上选举与被选举权、广泛参政的权利述求。

      (插图4:
      武则天的台词:可是我已经不是女人了
      从政三十六年
      为了选择权力
      我放弃了做女人的
      一切属性
      评论:拥有权力的女人对女性身份的异化
      对自身性别的厌恶)

      5、女人之间因为男人或权力相互敌对,永远不会是女性意识。

      太平公主因母亲武则天制造了薛绍的意外,就跟武则天立场对立,又因为站在李唐所谓正统的角度,反对武则天、也反对韦皇后当政。

      《大明宫词》更是虚构了武则天、太平公主和韦皇后三名女性仅为张易之一人争风吃醋。

      6、女人对唾手可得的权力仍要拒绝,永远不会是女性意识。

      《大明宫词》改编的太平公主一直在回避权力,哪怕偶尔涉足政坛也仅仅是为了维护李唐的天下。

      最后,叶儿为太平公主争取到了登基做女帝的机会,但太平公主却严词拒绝,并声称她不拿权力当作幸福。虽说女权的权是权利的权、不是权力的权,但拥有女性意识的女性绝不会放弃拥有最高权力的机会,因为只有拥有了政治权威才能更有效地解放更多女性。

      (插图5:
      太平公主的台词:可你有没有想到
      我是否需要权力
      我是否把她当作
      最大的幸福呢
      评论:主动放弃权力
      哪怕别人奉上做女帝的机会,仍要果断推迟
      扶不起来的太平啊)

      7、已经拥有权力的女人,却期待返回家庭,做一个为悦己者容的贤妻良母,永远不会是女性意识。

      有人认为《大明宫词》的武则天作为配角,是有所谓的“女性意识”的。可惜《大明宫词》一再强调渲染武则天因为权力而不得不孤独,因为权力而失去做女人的本分。这营造出一个假象,即谋求权力的女人是生活不幸的。这很能有效地恐吓女人涉足政坛。

      (插图6:
      武则天的台词:我的儿子们害怕我
      甚至仇恨我
      因为我没有太多的时间
      和他们在一起
      我很少体验
      一个做母亲的幸福
      甚至每天早晨
      别的女人
      都在梳妆打扮的时候
      我却在冥思苦想
      为国事忧心忡忡
      评论:已经获得权力的女人
      却惋惜不能做贤妻良母,不能为悦己者容)

      其二,《大明宫词》对女性历史人物形象的改编,已经是降低了她们在史实上的进步意识,她们的历史原型甚至远远比剧中角色更有女性意识。

      1、太平公主

      真实历史上,太平公主结过两次婚,与男宠们也没有多少感情纠纷,她与男宠们的关系处于走肾不走心的模式,是个不计较私人爱情的大女人,并不是像剧中对饰演薛绍演员的角色从一而终。

      对女人贞节的苛求本就是封建观念,历史上的太平公主并不是个贞节的女人,但剧中她却被改编地更封建守旧。

      历史上的太平公主,在开元初期主动谋求权力,并非像剧中只想辅佐李隆基。

      为自己争取权力的女人本就比为了父系家族争取权力的女人更有进步意识。但在剧中,太平公主的政治野心也被抹杀了。

      2、武则天

      真实历史上,武则天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无论她的婚姻还是男宠们都只是生活的小点缀,并不会荒废政务而沉溺声色。

      《大明宫词》延续封建史书对武则天的诸多莫须有污蔑,把武则天对安定公主、李弘、贺兰氏等人的谋杀编造地绘声绘色,把武则天歪曲成一个无恶不作的狠毒女人形象。

      《大明宫词》也没有把一丁点剧情安排在武则天的政绩方面,却把武则天的活动区间局限于宫斗害女人以及与男宠们的纵情声色。

      3、韦皇后和安乐公主

      真实历史上,韦皇后突逢李显驾崩,于是在各种条件还不完备时匆忙临朝称制,结果被政变诛杀。韦皇后算是一个失败者,但她为政时却为许多贵族妇女争取到了参政机会,是一个本应受到肯定的女政治家。

      真实历史上,安乐公主是一个敢于主动谋求皇位继承权的公主。虽有两任丈夫,但她的婚姻并不是她生活的重点。

      《大明宫词》大肆渲染了韦皇后、安乐公主的荒淫无道,还编造了安乐公主因对丈夫过于钟情就毒杀了李显。

      4、一些女配角

      一些拥有温柔特质的传统女人形象,如武顺、贺兰氏、春奶娘、惠娘在剧中编造她们被有野心的女人残害,就是为了引起观众同情这些柔弱的女人,再进一步地妖魔化政治女性。

      ——南葶苈子于2023年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浅谈《大明宫词》虚假的“女性意识”,虐女剧中如何磕出人血馒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