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9、阴晴 ...

  •   深秋时节,颖儿便入了东宫。太子纳良媛,本无大礼,但他为表心意,仍然布置一番,设了家宴,又求陛下恩准我一同前去东宫贺喜。
      我多年不见颖儿,再见之时,却是她执妾礼,三跪九叩,拜见太子与太子妃。其实东宫已有萧良娣并几名侍妾,虽听闻太子妃贤淑,今日又有我能为她增些颜面,可未来这东宫的日子,料想也不轻松。
      我心中暗叹,徐家的两个女儿命运竟如此相似。十年前我懵懂初成,便被一纸诏书召入宫中,而今日颖儿尚在闺中,却又被一纸诏书赐给了太子。
      太子体贴,眼看酒宴过半,便唤了颖儿至身边,又借口更衣离席,带了颖儿到侧殿之中与我见面。
      “姐姐……”颖儿未卸浓妆,一下子扑在了我的怀里。
      我拥着颖儿,知她已不是当年我离宫之时的小女孩,疼惜地嗔怪,“好妹妹,如今已长大了,又嫁作人妇,言行要端庄,不可这般随性。”
      “嗯。我知道……可是见了姐姐,便想起从前小的时候。只是刚刚我才发现,那是多久以前的事了。”
      我抚着颖儿还显稚嫩的脸颊,“是啊,一晃数年,你已出落得这么标致。是姐姐不好,身在宫中,都没有好好照顾你。”
      “姐姐……别这么说。”颖儿依旧伏在我怀里,柔声说着,“阿娘时常说起姐姐的不易,齐聃也是因着姐姐受宠,才能在东宫伴读。姐姐永远是我的好姐姐,我希望姐姐能好好的……”
      “姐姐很好,别担心。”我不禁涌起许多感动,久不见家人了,满腹的话竟不知从何说起。当我触到颖儿那代表妃妾身份的钗环发髻,又是一阵心酸。
      “倒是你,原本想替你挑个合心意的夫君,能得平淡幸福,谁料你也会是入宫的命运。”
      “姐姐,东宫这么多人。我怕。”她的眼神我懂,原本是受宠的幼女,一朝离家侍奉他人,怎能不怕呢?
      我握着颖儿的手,安慰道,“颖儿莫怕,日子总要过下去。只是我入宫时并无皇后,我亦不需在常礼之外逢迎嫔妃。可东宫不同,既有正室,又有宠妾,你的确比我要难得多……”
      “所以姐姐,我怕我做不好。也怕太子不会帮我,不会对我好……”
      “太子仁善。将心比心,你若用心服侍,他自然也会好好待你。不过,个中滋味,还要你自个儿慢慢体会才好。只需谨记要放宽心,能静心,凡事忍让,一切都会好的。”
      颖儿点点头,也许她此时还不知这些话的分量。一个东宫宫女忽然进来,行礼道,“充容,太子妃请徐良媛至前厅去,再见见众人。”
      我向颖儿递了眼色。她遂起身,恭敬地应是。又快步来到堂中站定,深深屈膝向我行礼,按规矩称呼道,“充容稍坐,妾身告退。”
      “去吧……”这称呼听着竟是那般刺耳,我感觉自己的心要碎了一样。
      我目送颖儿离去。她几次想要回头望我,因那宫女紧跟在身后,只好径直向前,不敢耽搁。我只有长叹,这是她必须要走的路,我全然无能为力。
      夜晚,我自然难眠,披衣起身,唤了丹云点起灯烛。除了惦念颖儿,还有母亲的家书,正是今日在东宫时颖儿悄悄递给我的。
      母亲的信上无它,千叮万嘱仍是子嗣之事。她帮不上忙,却有万千心急无奈,信上所言甚重,大意便是若我再不能把握机会,便是一辈子再无机缘。
      可哪有这么容易?我能想象母亲的期盼和无助。可我又能如何?如今宫中又添三四位新人,陛下更是有些时日不曾召我。于是辗转反侧,竟亲眼看着蜡炬成灰,不知不觉就到了天明。
      过了几日,御医照例前来诊脉。他搭着我的脉息,过了一会儿,竟一下子惊得站了起来。
      “怎么了?”我从未见过御医如此失礼,好奇地问道。
      “充容!臣恭喜充容!这些日子的调理见了效果,从脉息上看,充容的母体几乎复原得差不多了。”御医高兴地拱手,言道。
      “真的?御医确定所言为真?”我更是吃了一惊,连忙再问。
      “当然为真!真是奇迹啊!可见皇天不负苦心人,充容静待好消息即可。”
      “这可太好了!多谢御医!”我喜出望外,也不忘叮嘱御医,“切不可声张,心中有数即可。我不想引人注意,也不想再有什么差池,倒让陛下失望。”
      “是,臣懂得,充容放心就是。”御医眉开眼笑,起身告退。丹云和青玉也连忙上来恭喜,我只得再叮嘱她们切不可喜形于色。
      这真是意料之外的好事。我知道大概是承乾那药起了作用。也罢了,终究是希望又一次燃起,这么多日的煎熬,我也实在欣慰不是徒劳。
      陛下近来十分看重《晋书》的重修,亲自撰写几篇文论,倒不曾再提起过颖儿的事。直到他最得意的《陆机传论》提笔落成,才终于有了些闲暇的功夫。
      “陛下,这篇《陆机传论》臣妾已经拜读过了。”一个秋意甚浓的午后,我在甘露殿与陛下品茶,当然要好好谈论这篇文章。
      陛下心情爽朗,一面端起茶盏,一面笑道,“那便说说看。”
      “陛下将陆机一生的文赋成就尽收文中,他也有幸,三百年后竟能得陛下这样的知己。”我先开了个头,看他饶有兴味地样子,才放了心,接着说了下去。
      “臣妾自小喜读陆机的《文赋》,知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也读过他仿写杨雄的《演连珠》,裁章置句,理新文敏。唯一不喜的却是陆机的诗赋,辞采华丽,诗风繁缛。臣妾有时虽也难逃窠臼,但内心里却总是想要避一避的。
      今日读过陛下此文,方知臣妾从前浅薄,原来陆机之作不止是《文心雕龙》里所称的‘咸有佳篇’,而是‘文藻宏丽,冠乎终古’。”
      陛下见我说得在理,倒是激发起了他的谈性,“说得不错。陆机的诗文,要有些见识之人才能看到深远。寻常人言‘辞藻华丽’,但在朕看来,却是‘词深而雅,义博而显’。除此之外,还有‘言论慷慨、叠意回舒,不同旁人。”
      “所以陛下称陆机为‘百代文宗,一人而已。’这可是绝世的赞誉。”
      “是啊,他担得起。朕希望大唐的诗文不拘一格,莫要拘于六朝文风,但也不需全然摒弃。文章气象,既能‘千条析理、一绪连文’,又能藻瞻精工、华美绮丽,有何不好?是大才方所能也。故盛世之治,岂止是疆土?不止于民生,更在于文儒礼乐。”
      我听了陛下的话,涌起一阵钦佩。近来,陛下也多纠缠于宫闱之事,许久不曾听到他的宏论。这方才几句,我便好像一下子又被陛下收服地妥帖。
      “臣妾受教了。陛下有如此心胸,包容宽大,独步今时,才是真正的慷慨宏丽。臣妾期盼着能见数年以后的大唐诗文,将是何等美妙的胜景。”
      陛下听了,开怀起来,“说得好。惠儿,朕和你都期盼着那日,看到学子、士人们佳作频出,百花齐放。到时候,你便天天陪朕挑选天下的精妙文章,该多好啊。”
      “嗯!陛下这么一说,臣妾有些迫不及待……”我也会心一笑,发自内心地感到愉悦。
      陛下顺手揽住我的腰身,忽然在我耳边小声说道,“惠儿,先不说这个。御医都告诉朕了,朕很欣慰!总算一片苦心没有白费。你不知道,朕多少还是有这个心结的。这下子总算放下了。”
      “陛下……”我见他提起这个,一下子就红了脸,说道,“从前的事陛下就莫要再提了。若不经此劫,臣妾怎知自己在陛下心中能有这样的不同?是陛下安了臣妾的心,无论如何,此生都不算虚度了。”
      陛下点了点头,“好,惠儿,你总是能宽慰体谅朕。这些日子朕就多宠着你,好不好?”
      我陪笑道,“陛下还是遵循旧例得好。来日方长,还是不拘让哪个妹妹一同助得陛下的天命才是正理儿。”
      说到这儿,陛下倒调笑了起来,“说起新人,朕还是有些遗憾啊。比起颖儿,总不十全十美。”
      我听了,暗叹幸好那日有李治襄助,但嘴上仍然哄着他,“刚才陛下还说要多宠臣妾,若妹妹也入宫,臣妾又必得大度,要臣妾可怎么好?”
      陛下的目光一瞥,笑得爽朗,“惠儿年岁日长,怎么倒比刚入宫时还多出些醋意来?可不像你平时的样子啊。”
      不知怎的,听了他这话,我倒觉得十足的亲切甜蜜。原本是哄他的,那千般依恋竟在一瞬间全部涌上心头,倒比平日更加动情,“臣妾也不知道,偏是如今心里更是舍也舍不得陛下了……”
      一月,两月,三月,我与三四位新人皆得御医的精心照拂,可几番侍寝过后,却仍无一人能为陛下分忧。
      眼见寒冬将至,曾经的欣喜期盼似乎不再。此事毕竟隐于内宫,不便提起,而前朝近日却也不乏一些小小的波澜,引得陛下的心头渐渐漫起阴云。
      萧瑀,桀骜耿直,时常与群臣争辩,还曾向陛下检告房玄龄有“朋党之嫌”。陛下不听,便称有足疾而罢朝,或至朝堂而不入见。陛下忍无可忍,下手诏历数其罪,除其封,改为商周刺史。本是前朝贵戚,又是自武德年间起就支持陛下的功臣,如今削封贬逐,未得轻恕。
      房玄龄,已是须发灰白,因过问宫中东北角新修殿宇的事惹怒了陛下,遣其归家。褚遂良进言,说“贞观选贤立政,人臣之勤,玄龄为最,断不可轻易弃数十年之勋旧。”陛下方才醒悟,召其还宫。
      还有高士廉,卧病多时,恐不长久。陛下听闻后焦急不已,日日遣了宫中御医诊脉问安,每日都要听得御医回禀之后方才踏实。又与太子、无忌说起梦到长孙皇后,感慨如今无论后宫还是前朝,没有一件事情令他舒心。
      林林总总,陛下的心情亦是时常起落,那丹药也越服越多。我知道,朝中之事尽在陛下掌控之下,他的一喜一怒,总归是由着他的脾性。可这天命之事,归根结底,还是我们这些女子无能,让陛下失望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9章 阴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